?有機食品很貴,通常要比非有機食品貴一倍以上,那么為什么要多花錢買有機食品?人們給出的答案主要是以下三點:
·有機食品更健康。
·有機食品更安全。
·有機食品保護環境。
關于有機食品和非有機食品營養成分比較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少數研究表明有機食品含有效成分多。2012年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37項涉及水果、蔬菜、谷類、肉類、奶、蛋的此類研究進行了整體分析,發現有機食品與非有機食品在營養成分上沒有什么差別,能找到的差別只有有機食品含磷水平稍高,在雞肉和牛奶中有機食品的Omega-3脂肪酸含量高一點。這項分析綜合整理了之前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排除了各種影響因素,證明所謂有機食品更健康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
有機食品并不等于天然食品,有機食品同樣經過加工處理。很多人認為有機食品更好吃是一種心理效應,食品的味道主要由新鮮程度來決定的。無論有機還是非有機,新鮮的食品會比不新鮮的食品好吃。
其實從有機食品的歷史上看,這種東西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更健康的。1920年之前,全世界的食品都是有機的。化學品用于農業種植后,歐洲的一些農民出于守舊等原因,堅持不用化學品,這就是有機業的雛形。二戰后期開始戰時技術民用,農業生產快速非有機化,直到1962年雷切爾·卡森的《寂靜的春天》問世,講述了生態破壞,特別是DDT的使用,引起巨大反響,也使得有機業擺脫了抱殘守缺的形象,以更安全的姿態搖身一變成為現代有機業。
現代有機業的出現,并不是要生產出比非有機更健康的東西,而是要避免非有機食品的害處,這就是有機食品的招聘菜:更安全。回答什么是有機食品,不如回答什么不是有機食品,因為有機食品的定義就在“不”字上:不用化肥、不用農藥、不用轉基因作物、不用抗生素、不用生長激素、不做放射處理。這幾個“不”字純從安全的角度出發,不涉及營養成分。
有機食品的安全形象很深入人心,但近年來的一些試驗結果開始質疑這個說法。2002年,對美國農業部等機構農藥殘留量檢測數據分析表明,有機食品在這方面的確比非有機食品安全,71%的非有機食品有農藥殘留,只有13%的有機食品有農藥殘留,而且有機食品所含農藥只有非有機食品的1/3。
這項分析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果是有機食品并非100%不含農藥,也就是說有機食品中有一部分不符合有機的定義。對此的解釋有四點,1,環境污染,種有機食品的土壤過去種過非有機食品。2,被附近非有機食品噴灑的農藥污染。3,標記錯了。4,假冒。
上面提到的斯坦福大學的綜合分析也同時分析了安全性,發現有機食品比非有機食品的農藥殘留量少30%,也就是說經過10年,有機食品中的農藥殘留上升了。之后加拿大的官方檢測結果發現45.8%的有機食品有農藥殘留。有機業對此的解釋依舊是污染造成的,但根本站不住腳,因為太普遍的,最高的如葡萄達到77%,說明很大比例的有機食品一樣使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也難免。
斯坦福大學的綜合分析發現,盡管非有機食品農藥殘留高于有機食品,但其含量沒有超標。從安全的角度,有機食品在農藥方面沒有太大的安全優勢。
此外,因為不用化肥,有機業使用農家肥,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2011年5-6月,來自德國一家有機農場的認證有機食品導致一場波及16個國家的大腸桿菌O104:H4流行,3950人得病,53人死亡,數百名幸存者必須終生腎透析。去年6月,美國Townsend農場的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的冷凍有機抗氧化混合莓導致甲型肝炎流行,在10個州造成162人得甲肝。
這兩次嚴重安全事故的源頭都來自有機業使用人的糞便。
在美國,通常會用動物糞便,而且經過處理,但是在很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主要使用人類糞便,加上處理不利,很有可能引起傳染病流行。中國的情況正是如此。
就算真的做到100%有機,還有其他問題,其一是由于難以控制病蟲害,可能導致伏馬毒素含量過高,有可能引起胎兒神經管缺陷。
有機食品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在監管上,由于有機食品價格昂貴,出現了很多假冒的有機食品,也出現有機農民偷偷用農藥的現象。在藥品監管都漏洞重重的今天,有機食品監管基本上處于自覺的情況,因此市場上有機食品中很大部分不能算有機食品,讓消費者花了冤枉錢。
對于有機食品的研究尤其是安全性研究做得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在中國,有機食品的相關研究基本停留在軟文的基礎上。
這樣看來,有機食品的唯一優勢是在保護環境上。對于這一點,其質疑之一是有機食品能否解決溫飽?起碼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答案是否定的。其二是有機食品因此少用農藥而對環境提供的保護究竟有多大效果?因為有機食品是一種效率低下的農業生產方式,對能源的浪費比非有機食品厲害,這樣間接地多破壞環境。兩者正負相抵之后,也許有機食品更破壞環境。其三是有機食品并不適用于所有國家。
最后這條尤其符合中國的國情,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很多,整體上食品很不安全,在此基礎上搞出的有機食品,將會同樣是不安全的食品。中國的食品造假非常厲害,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的有機食品在造假上也非常厲害,很難買到真正的有機食品。中國也很難滿足有機食品的標準,就拿土壤來說,中國的土壤因為反復耕種,很難保證沒有被農藥和其他化學品污染,種出來的東西就不能保證有機。有機農業的規模小,對于食品安全來說,既難質控也難監管。中國的人口壓力使得糧食已經嚴重依賴進口,如果推廣有機業,就更無法自給自足。因此中國農業應該先努力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然后再考慮是否有機。
從農藥的角度,經過幾十年的實踐,有機并不是解決辦法,轉基因從產量、價格、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占據優勢,成為有機業的最大敵人,轉基因之爭也因此有很強的商業味道。
有機食品,聽起來很美,其實真的沒有什么。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