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盤點“治霾神器”:哪些高科技能驅散霧霾?

    盡管連日的大風天氣吹散了春末積沉的霧霾,仍驅散不了人們對于PM2.5的憂慮。

    李克強總理3月底在沈陽鐵西區遠大科技創業園考察時,也對企業自主研發的PM2.5過濾、脫硫脫硝設備非常關注,鼓勵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盡快推廣應用新技術,一方面治理霧霾天氣,同時帶動發展環保產業,一舉兩得。

    5月3日,蘭州東方紅廣場的兩臺治霾“水炮”亮相,再次引發了全國關注。

    【治霾水炮】

    2014年5月3日,在蘭州東方紅廣場,兩臺軍綠色炮筒式的機器引得民眾圍觀。從安裝該設備的公司了解到,這種治理霧霾的高射遠程風送式噴霧機,可將自來水霧化并噴出600米遠的水霧,對霧霾、粉塵比較大的施工場地都有除塵及降溫的作用。

    【高空霧化噴淋系統】

    李恒是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2013屆畢業生。他大三時發明的工地“治霾神器”——高空霧化噴淋系統,被納入政府2014年“1號文件”,面向全市推廣。

    在塔吊上安裝噴頭,在高空形成飄飛的水霧,吸附空氣中的灰塵顆粒和雜質,起到降塵作用。噴淋一段時間后,可以潤濕地面,又能有效壓塵防止重新揚起,甚至還能為人工增雨起到輔助作用。

    在他提出申請后,城建委委托建設科學技術委員會對該項目進行評定。檢測發現,在風速低于二級的情況下,高空噴淋可使工地大氣中的顆粒物濃度降低84%。專家組認定,該技術成果屬國內首創,對施工現場壓塵、降塵效果良好,并建議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納入武漢市綠色與安全文明施工內容中。

    【遠距離噴霧降塵車】

    2013年底,在西安市出現了一種治污減霾的神器——遠距離噴霧降塵車。遠遠看上去像是一輛大卡車,但不同在于高高聳立著的像炮筒一樣的噴霧裝備。高達60米的噴射高度,80米的噴射半徑,連續40分鐘噴霧作業能力,讓它更像是一個移動加濕器。

    這個裝置也叫霧炮,據測算,一輛車單臺單次能達到霧化的面積約四個足球場那么大,有三萬多平方米。如果一輛滿載水源的噴霧降塵車,可以滿足6公里的道路噴霧降塵作業。

    和普通灑水車噴出的水流相比,這種水霧顆粒極為細小,達到了微米級,它的吸附力也增加了3倍,耗水量卻降低了70%,遭遇霧霾天氣、PM2.5空氣質量嚴重超標時,可隨意選擇一個區域進行液霧降塵,達到清潔凈化空氣的效果。

    【霧霾空氣凈化系統】

    馮嘉睿是北京師范大學株洲附屬學校一名7年級學生,他發明的這套系統利用渾濁空氣比新鮮空氣重的原理,能夠將霧霾過濾。目前,該系統已被選送參加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

    馮嘉睿的“霧霾空氣凈化系統”看起來比較簡單,這套系統就裝在住房、辦公室、學校等建筑物上。只要按下一個按鈕,這套系統就會不停地工作。房子外面掛著一個類似鼓風機的東西,第一道程序主要是將空氣中顆粒污染物吸附;隨后,通過第一層過濾的空氣還要經過一層填充了碳化物的過濾層,才能夠經過管道進入房屋。最后,進入房屋上空的空氣沒有被人吸入前,還要經過第三次過濾,這一層的材料和大家戴的口罩差不多,作用是消滅空氣的“頑固壞分子”。也就是說,戶外的空氣進入屋內,要經過三道過濾。新鮮空氣進屋子后,屋內渾濁的空氣當然要盡快排出去。因此,房子兩個窗戶上,分別裝有一個類似排風扇的裝置。利用渾濁空氣比新鮮空氣重的原理,將這些濁氣排出。

    【柔翼無人機】

    3月8日,由中航工業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柔翼無人機人工消霧試驗在湖北沙市機場成功完成。新華社

    柔翼無人機是以沖壓翼傘為機翼提供升力的低速無人機,由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中航工業航宇公司研制,其主要用途是消除霧霾。柔翼無人機在2014年2月26日在襄北試驗基地試飛成功。2014年3月,柔翼無人機進行了首輪消霧試驗。

    在飛機的性能上,柔翼無人機與固定翼無人機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一是有效載荷大,由于采用大面積沖壓翼傘提供的更大升力,相對同等起飛重量的固定翼無人機,其有效載荷約是固定翼飛機的3倍,可以攜帶更多的催化劑進行作業;二是安全可靠,柔翼無人機本身具有滑翔緩降功能,即使在動力發生故障,發動機停機無動力的情況下,也可依靠翼傘緩緩滑翔降落,不會對設備和地面人員造成損傷;三是飛行時間長,一次加油可以留空3小時以上;四是操作簡單,50米距離拖曳即可起飛,空中作業姿態調整方便,降落平穩;五是成本低廉,初略估算,柔翼無人機的采購成本和維護成本是同量級固定翼無人機或無人直升機的1/3—1/5,使用成本是其1/10,平時也不需要進行復雜的維護保養工作。

    【那些治霾技術拯救了的企業與城市】

    事實上,治霾技術還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行業的起死回生、城市的管理建設,中外許多企業和城市的發展事例就印證了這一點。

    【從瀕臨倒閉到收入過億的中國企業】

    幾年前山東國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還是一個因為經營不善,時刻處于破產邊緣的外包公司。置之死地而后生,這家公司敏銳地從當下的霧霾天氣中捕捉到了商機。由于中國霧霾天氣日益嚴重,政府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對于重污染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不斷提高,山東國舜抓住“治霾”這一機遇,同科研機構合作開發了提高脫硫能力的新技術,最終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公司轉身成為一個掌握治霾核心技術、年收入過億的環保企業。

    【通用公司減排裝置拯救洛杉磯】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嚴重的空氣污染,讓洛杉磯這個“車輪上的城市”不得不在控制汽車排放技術上做文章,經過一系列的技術研發,通用汽車公司將一種減排裝置——曲軸箱凈化器安裝在該公司為加州生產的小轎車上,此舉減少了25%的污染物排放量。這種新技術的發展為美國打造了一批世界領先的尾氣凈化器生產廠商,也讓美國掌握了尾氣凈化器的核心生產技術。

    【治污帶動日本北九州經濟】

    以鋼鐵為支柱產業的日本北九州,在上個世紀由于污染嚴重,致使許多民眾患上哮喘病。在此背景下,當地工廠迅速反應,通過調整能源結構,開發、利用氫能源,建造太陽能發電廠,在豐富自身的產業結構,建設新興產業的同時,不僅為當地節省了大量能源,而且帶動當地的GDP在20年間增長了4倍。現如今的北九州,已將環保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曾經的“死海”九州市已經吸引了100多種魚類和貝類在這里生息。

    【治霾讓德國魯爾工業區“重見天日”】

    40多年前,德國魯爾工業區污染嚴重,致使整個德國霧霾嚴重,飽受酸雨、農業減產之苦。在意識到空氣污染帶來的嚴重影響后,魯爾工業區的重工業企業開始加裝脫硫、脫氦裝置,同時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高科技產業,研發出零污染發電廠技術,將燃燒煤炭時產生的污染氣體降低到零。經過一系列的治理,包括魯爾工業區在內的德國多數地區已實現了青山綠水,空氣清新,生態經濟發展也居于世界領先水平。

    【可再生能源讓倫敦和“霧都”說再見】

    上世紀50年代,倫敦霧靄重重釀成災難,英國人自此痛定思痛大力整治環境,使用可再生能源,打造生態社會。在整治環境的過程中,倫敦的重工業企業放棄使用煤炭,轉而發展風力、太陽能等綠色可再生能源。不僅僅是工廠,英國的房屋、超市等也通過自備生物質發電機、循環利用雨水等方式打造低碳環境,基本實現零排放。今天的倫敦,綠色經濟產業是目前為數不多的經濟增長領域之一,創造了眾多就業崗位,今天的倫敦以及英國最終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并重。

    【國外治霾:技術和立法并進】

    事實上,國外治霾之路同樣布滿荊棘,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經驗,例如,“洛杉磯光霧事件”發生后的許多治理經驗就值得中國借鑒。光霧發生時,空氣顏色都會發生變化,有時煙霧呈微白色,有時顯黃褐色,煙霧會招致眼睛疼痛和流淚,還會導致死亡。光霧嚴重時,需要到洛杉磯城外采集新鮮空氣來呼吸。但通過多年的治理,洛杉磯出現霧霾的天數已經越來越少。

    洛杉磯采用的方法,既不是禁車,也不是限車,因為美國是一個車輪上的國家,而洛杉磯依靠汽車的程度更甚于美國的其他城市。

    最終,洛杉磯從減少車輛排污入手。1960年,通用汽車公司宣布,一種減排裝置——曲軸箱凈化器將安裝在1961年該公司為加州生產的小轎車上。雖然安裝后僅能清除25%的碳氫化合物排量,但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值得一提的是,洛杉磯最主要的措施是鼓勵人們使用共乘車道,此措施早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之前就實施了,直到今天還在有效使用。其做法是,將高速公路的最快一條左方車道改為共乘車道,只有兩人或者三人以上共用一輛車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單人開車使用共乘車道要罰款271美元。這條快車道比其他道路更快,而且可以通達洛杉磯市中心任何地方。另外,洛杉磯市政府還專設一個辦公室,撥出專用800免費號碼,任何想要共乘車的人,無論是提供車輛還是自己想搭乘他人車輛,都可以打這個電話,由交通局的專業人員負責為共乘者配對。

    與此同時,美國開始為治霾工作進行立法。但早期的法案主要是擴展了聯邦政府在環保方面的職能,因為沒有制定檢測標準和強制措施,最終失敗。

    直到1970年,美國出臺了新版《清潔空氣法》。該法授予聯邦政府空氣污染治理主導權,規定了州實施政策,建立了全美統一的空氣質量標準。此外,美國還成立了環境保護署。這一“法”一“署”的強力結合,終結了聯邦空氣污染法律執行不力、缺乏對違法者的有效懲罰、各州為發展經濟無視環境的混亂局面,成為美國空氣真正走向清潔的拐點。

    對洛杉磯而言,治理大氣污染同樣是一場利益的博弈,遭遇各方阻力,包括汽車公司和石油公司,此外還有不作為的個別政府和立法者。而《清潔空氣法案》的實施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洛杉磯治霾初見成效。

    2007年,洛杉磯才終于撥霾見日。這一年,整個洛杉磯地區真正達到了清潔空氣的標準,并實現了交通不再擁堵。

    • 發表于 2014-05-09 00:00
    • 閱讀 ( 164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