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本話題來源于百度知道與央視《生活早參考》聯合制作的生活大求真欄目。本文由百度知道核心網友,沙漠也長草 整理發布。
說起人造雞蛋,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有點倒胃口,可是由美國舊金山一家公司研發的人造雞蛋最近卻光明正大地擺在了超市的貨架上。這種人造雞蛋是由黃豆等豆類提取的蛋白質合成的,可以取代傳統雞蛋,是瓶裝的液體,口感接近真的雞蛋。但這終究是光明正大標注的,并且是瓶裝液體,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造雞蛋”,那到底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造雞蛋呢?
2013年11月的一天,小麗在家門口的某個超市買了一袋雞蛋,像平常一樣煮熟之后給女兒吃,然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平常非常喜歡吃雞蛋的女兒卻不肯吃蛋黃。小麗這時才仔細看了一下這個雞蛋,她竟然發現這個雞蛋彈性很大,一不小心沒拿住掉到了桌子上竟然彈了起來,這樣的雞蛋她怎么敢給女兒吃呢。
這個有彈力的雞蛋真是人造雞蛋嗎?
湖南省會同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任科員朱寶利對此一直是將信將疑,一次出差的時候,他竟然發現了專門培訓假雞蛋技術的小廣告,為了弄清楚事實,他參加了這個費用為600元的培訓班。朱寶利親眼看到蛋清和蛋黃做出來了,但是以他的經驗,他不相信蛋殼能做得和真的一樣,但是做的人說如果要等蛋殼出來就需要等2個小時,這時候他讓朱寶利下樓吃飯,誰知道就在吃飯回來的時候雞蛋竟然做好了。這個雞蛋煮熟后敲開,和真雞蛋差不多。盡管朱寶利看到煮過的雞蛋和真的雞蛋一模一樣,但是他仍舊不甘心眼前的這個雞蛋就是剛才做的那個假雞蛋,于是他就叫上教他技術的人一起吃飯,酒過三巡后,終于從所謂的技術人員的嘴里套出了實話,原來并沒有真正的假雞蛋制作技術,而是技術人員利用培訓者吃飯的機會掉包把正在做的假雞蛋換成的真雞蛋,所謂的培訓假雞蛋技術實際上是以此為幌子騙取培訓費而已。
既然沒有這種制作假雞蛋的成熟技術,那小麗買到的蛋黃彈性很強的雞蛋究竟是真是假呢?
專家做了一個化學分析,通過和真雞蛋成分的對比圖來判斷這個彈性雞蛋的真假。實驗過程是分別提取兩個蛋黃的相同位置做紅外光譜分析,如果說成分是接近或者一樣曲線基本吻合就可以判斷兩個物質90%以上的可能性是同一物質。從紅外分析結果來看,有問題的雞蛋和真雞蛋的蛋黃成分化學成分非常相似。
至此基本可以斷定這種彈性很強的雞蛋不是人造雞蛋,那這個雞蛋畢竟能彈起來,不同于普通雞蛋,能彈起來的雞蛋問題出在哪了呢?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農業部家禽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副主任徐桂云做了專門的實驗。實驗的過程是把雞蛋放在冰箱里,冰箱的溫度調到零下7攝氏度,然后需要放置1個星期左右。這個實驗是要把沒有凍過的雞蛋黃和凍過的雞蛋黃分別在1米的高度自由落體,看看它們之間彈性的差別。通過這個實驗可以看到普通的蛋黃第三次落下就碎了,而凍過的蛋黃最高能彈到二十五六厘米。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什么老百姓會買到這種能夠彈起來的雞蛋呢?
徐桂云教授介紹,出現這個問題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春節前后,夏天卻極少,所以我們就想到了因為春節的時候有兩個特殊的情況,一個是春節前可能就是養雞戶把這些雞蛋存放的時間長一點,因為他為了到春節的時候賣一個好價錢,再一個就是那個時候溫度低。
綜上所述,能彈起來的雞蛋并不是人造雞蛋,它就是由于低溫儲存所引起的一種正常現象。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