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享受于手機支付帶來的種種便利,購物、打車、繳納水電費,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在手指的游走中輕易地完成。然而,由于手機支付涉及到金錢的交易,因此其安全問題分外敏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那么,手機支付到底安全嗎?
手機支付屬于電子支付的延伸和擴展,為了保障電子支付的安全,現在通常采用多因素認證的方式:支付口令+短信校驗碼/UKEY/動態口令。但是,由于手機自身的一些特點,傳統電子支付的安全手段并不能完全移植到手機支付中:
1)相比于PC,手機要小巧的多,因此更容易丟失
2)短信校驗碼的常規手段在這里已經失效,手機短信無法為手機支付提供額外的安全性,它們依賴于共同的安全基礎:手機安全
3)由于手機便攜輕便的特點,難以引入額外的硬件設備來保障安全,如UKEY能夠很好地在PC上保障電子支付的安全,但并不適用于手機端
4)由于手機資源受限的特點,內存、電量等都非常寶貴,因此難以部署功能強大的防御體系
5)手機支付的環境遠比傳統電子支付復雜:無線移動網絡,內容更容易被監聽;應用類型更為豐富,安裝更容易;缺少普適的安全基礎(例如:NFC還不普及),缺少可信的支付環境
6)口令更容易泄露,例如:通過屏幕上留下的痕跡猜測圖形口令和數字口令,或者偷看口令的輸入過程從而獲悉口令
7)更容易定位攻擊目標和實施針對特定目標的攻擊,甚至危及被攻擊目標的人身安全。
綜上所述,相比于電子支付,手機支付更易遭受攻擊,同時已有的安全保障手段并不如電子支付成熟。手機支付安全不是單一節點的安全,需要多個環節配合:
1)管理部門制定手機支付標準:支付限額、支付過程、多因素認證和支付安全保障體系,明確支付過程中的安全責任和賠償原則。
2)手機支付軟件提供商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設計支付流程,向公眾明確其所采用的安全措施,并通過相關管理部門的安全審查。
3)手機制造商為手機支付提供硬件支持。
4)手機支付用戶提高安全意識,清楚認識到手機支付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脅,并盡力避免風險。
總的來說,目前手機還不是很成熟,安全性有待進一步考驗,因此體驗手機支付的用戶應該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遵循如下原則,才能夠比較放心地享受手機支付帶來的種種便利:
1) 保護好自己的手機不要遺失(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其實很難…);手機遺失之后,第一時間掛失,凍結或者解除相關業務。
2)手機盡可能不要越獄和Root。
3) 不要隨意下載和安裝未知來源的應用,這些操作盡量在官方網站或者可信的第三方市場進行,同時選擇那些經過認證的應用。
4)不要隨意點擊未知的鏈接,尤其不要掃描未知的二維碼,現在通過二維碼傳播病毒和木馬的攻擊越來越多。
5)安裝并及時更新安全軟件和相關補丁。
6)使用不容易被猜測的口令,并時常更換。
7)注意口令使用的安全,防止被偷窺,如果手機屏幕上留下痕跡要及時清理。
8)不要連接陌生的Wifi,它們有可能是黑客設置的陷阱。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