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越貴的東西越有人買?

    按照價值規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越貴,買的人就越少,反之則越多。但現實生活并不完全如此。一位百貨大樓的銷售經理說:“一件裘皮大衣標價4000元錢,擺了一年多,無人問津,而一件質地跟它差不多,標價20000元的大衣,卻有人買”。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觀察到這種現象。越貴的東西反倒越有人買,價值規律怎么就“失靈”了呢?

    一分價錢一分貨

    根據價值規律,商品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該商品的價值。一般人們會傾向于認為價格越高,商品的質量和品質會越好。當無法從其他方面來判斷商品的品質時,人們通常都會以價格來判斷,覺得買貴的總不會錯吧!另外有錢人多傾向于“買貴”。有錢人在購買商品時會對價格因素考慮得較少,而更多考慮的是商品的價值。


    凡勃倫效應

    凡勃侖認為:有錢人總是希望以一種能夠顯示他們財富的方式進行消費,因為在充滿金錢的文化中顯示財富就意味著權勢、地位、榮譽和成功。同時,凡勃侖還認為:較為貧困的人的消費方式也包含了浪費的、炫耀性消費的因素,因為他們對生活的看法是由占支配地位的有閑階級強加給他們的。因此,“貴”的物品不僅產生內在效用,同時還產生炫耀性消費效用,后者與價格直接相關。從這個角度來說,貴的商品與廉價的商品不同,除了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外,還顯示了一種消費的社會等級效應。網絡上鋪天蓋地的炫富,曬名車、名表、名包……因為在其他的事情上無法展現出自己的價值,無法獲得他人的關注,就通過價格昂貴的物品來標榜自己的價值。在某個時期,出現的“暴發戶”現象就是一種體現。

    從眾心理

    “中學生賣腎為買IPhone”這樣的新聞也屢見不鮮,明明沒有達到那個水平的消費能力也一定要購買,這就是從眾心理在作怪。“因為全班同學都在用Iphone,如果自己不用的話,會覺得丟臉。”“別人都用好的,我也得用好的”類似的從眾心理也是促使只買貴現象出現的一個原因。

    當然有些人確實是有錢,覺得不買貴的就對不起自己!

    • 發表于 2014-07-23 00:00
    • 閱讀 ( 75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