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美國人是沒有身份證的嗎?那美國人為什么沒有統一的身份證呢?他們平時又是用什么來“證明”自己的身份呢?
統一身份證,是美國近百年來隱私風波的中心話題之一。

在美國歷史上,聯邦政府從來沒有發放過全國統一的身份證件。但在現實生活中,有3個證件,不同程度起到了身份證的作用。一是駕駛證。二是護照。三是社會安全號。羅斯福新政期間,他為了建立社會保障系統,提出為每一個有工作的人員,建立一個社會安全賬號。設想一出,立刻遭到了“隱私派”激烈反對。最后,羅斯福向國會妥協并保證:這個號碼僅僅用于社會保險,一定不會用于身份標識的領域,并且會被保密,這個提案才最終在國會通過。社會安全號碼由9位數字組成,前三位數字和申請所在地的郵政編碼有關,最后四位數按數序排列,中間兩位數是組合數字,分奇數和偶數組合。到美國留學、工作或訪問的中國人,首先要申請一個社會安全號碼,然后才能申請任何其他證件。

在美國,駕駛執照類似于準身份證。對于成年人來說,駕駛執照通常扮演著身份證的角色。無論是買汽車、辦保險,還是到銀行開戶頭、炒股票,都要出示駕駛執照。由于駕駛執照是唯一隨身攜帶的有照片的身份文件,因此,如果沒有駕駛執照,就會感到極大的不便。不過,美國是聯邦國家,每州的駕駛執照都不相同,從一個州搬到另一個州居住,必須更換駕駛執照。因此在美國,唯一伴隨終身的就是社會安全號碼。
當然,聯邦政府未嘗不想建立全國統一的身份證件。問題的關鍵在于:國會不同意。國會的問題又在于:大部分老百姓不答應。
社會安全號有何好處?
采用社會安全號有很多好處。簡單地說:一是沒有重號,一人一個;二是便于配套管理,如與收入、保險、繳稅、醫療、開戶等聯系起來,可以在社會保障號下級建立很多的鏈接,可以預防腐敗;三是沒有地域限制,沒有城鄉、大中城市差別,去哪里工作、生活、學習都是一樣的,也不會出現限制外地人購房、購車、高考的情況。

因為沒有戶口限制,美國公民可以自由遷徙。有報道稱,美國人平均4年多就要搬一次家,一生要搬十幾次。美國人遷移的原因很多:某地方環境好、某地稅收少、某地貸款利息低、某個地方稱心的商店餐館多等等,都是遷徙搬家的理由。公民搬家到一個新地方,不需要申請批準或辦戶口手續,將自動地成為那里的居民,擁有該地的選舉權和其他政治參與權,享受當地的社會福利待遇。即使是租住的房子,只要住下來,當地政府會主動找到你,請你行使權利。如做選民登記,做陪審團候選資格登記等。選舉時,候選人的競選班子會向你送達資料,尋求你的支持和選票。當大城市人口變多,那里的住房和物價就會提高,進入的門檻就會越來越高。企業便會選擇到新的成本低的地區去發展,如此就會把人流引到新的地區。
而中國是采用身份證制度和戶籍制度。16歲以上的公民都要辦理身份證,而且出行要隨身攜帶,很多地方都需要填寫身份證號碼。也因為身份證會暴露個人年齡、地址等個人隱私,與稅收、收入等等也沒有掛鉤,甚至會出現假身份證。所以說我們的身份證是獨立的、個體的,沒有統一、信息化管理。中國戶籍制度是政府對中國大陸的中國公民實施的、以戶為單位的人口管理制度。戶籍表明了自然人在本地生活的合法性。長期以來,我國人口管理方針的制定與實施均建基于此項制度。這種做法在建國初期曾起到積極作用,但隨著近來城鄉交流的日益廣泛,該制度已引起愈來愈廣泛的爭議。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