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地面埋伏還是空中截擊?是什么擊落馬航客機?

    7月17日一架馬航編號MH17的777型客機在烏克蘭境內墜毀,據稱該客機并非機械故障而是被“擊落”所致,并給出擊落該機的武器猜測為俄制BUK-M1防空導彈(北約代號薩姆17灰熊),該型導彈是一種中程地對空導彈最大的射高15000米,使用雷達制導原理,70公斤破片殺傷戰斗部,命中概率88%。對于像客機這樣的高空低速大體型目標單發命中率可接近100%,就從數據上看山毛櫸確實具備擊落馬航MH17的可能性,但是若深入分析便能發現,實際上所謂山毛櫸擊落客機并非是最理想的推斷。

    讓我們拋開先入為主的假象,仔細分析看看最有可能擊落這架民航的到底是什么。

    jia01.png?

    這是一張網上流傳的馬航飛機被擊中起火的圖片(圖片來源為電視新聞)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起火點為飛機右側發動機起火,雖然圖片不是很清楚,但是看起來其他部位并沒有收到巨大破壞,而山毛櫸是由地面雷達制導,攻擊部位一般為雷達反射面最大的部位,從理論上講科技機腹反射雷達波較強烈,導彈攻擊應該為機身部位,能直接攻擊到發動機不能說沒有可能,但是相比一些專門攻擊紅外目標的來說概率確實不高。

    相反作為紅外制導空空導彈特別是格斗彈基本都以飛機發動機紅外熱源為目標進行制導,比起地對空導彈來說空空紅外制導彈更有可能是擊落這架飛機的致命武器。例如俄制R-73 7型空對空導彈為紅外引導導彈,且射程較遠都可在10-30公里范圍內發射并攻擊目標。

    ?jia02.png?

    jia03.png

    有多家媒體報道馬航mh17在飛行的最后階段并未按照預定飛行航道,而是“抄近路”走了一天新的航道,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分析有可能是是為了節省燃料因此飛行員擅自改變航道進入烏克蘭“危險空域”飛行,按照軍事常識來看,一架飛機偏離航道后,被雷達捕捉到后,軍事單位首先會對其進行呼叫,并警告其以偏離航道,隨后戰機起飛開始迎進來犯飛機,而地面導彈攔截是在來犯飛機突破空中攔截之后才開始發射導彈攔截,如該機是被山毛櫸導彈擊落,顯然不可能是戰機攔截失敗,而跳過戰機攔截直接地面導彈攻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作為迎擊任務,顯然需要接近目標以便確認,然后獲得發射指令后攻擊,在這種距離顯然是紅外制導導彈的攻擊距離。實際上在歷史上前蘇聯也多次有戰機擊落民航客機的先例

    例如1983年韓國大航航空客機波音747-230B誤入蘇聯領空被蘇15擊落事件,還有1978年大韓航空波音707-321B在飛行從巴黎到漢城的圖中誤入蘇聯領空被蘇15擊落事件等,都能看出,在攔截誤入領空等事件上,作為第一波迎擊力量的都為戰機,若馬航MH17是被地面導彈擊落,那空軍難道在“坐視”馬航飛機偏離航道嗎?

    綜上來看相較于馬航被“山毛櫸”地對空導彈擊落來看,更有可能是被戰機發射的空空紅外導彈擊中,至于理由也很簡單,客機偏離預定航道,在這個俄烏關系緊張,加之又有美國“911”事件先例的情況下被是視為有可能有恐怖分子劫機試圖進行恐怖活動也是說得通的。

    因此相對于馬航被地面防空導彈“山毛櫸”擊落的說法,更加接近真相的或許是被某國的戰機擊落吧。

    (作者:牛昊)

    • 發表于 2014-07-18 00:00
    • 閱讀 ( 89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