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是種很有魅力的動物,它們有龐大的軀體,充滿魅力的叫聲,還會排出營養豐富的糞便。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鯨的尿液和糞便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向海洋生態系統中釋放氮元素和鐵離子。這些營養元素可以加速浮游生物生長,進一步喂飽海中的魚類。
“鯨會在食物充沛的高緯度地區覓食,但是交配要在食物不是那么充沛的低緯度地區,比如說,有的鯨在阿拉斯加覓食,繁殖期就游到夏威夷——鯨很少會在夏威夷地區覓食——但是他們會在夏威夷排糞撒尿,”研究組者之一的Joe Roman說,“就這樣,他們把養料輸送到了這些系統中。”
你也可以把鯨當成海洋生態系統的發動機,他們在深海覓食,又在海面排泄排遺,這樣,營養豐富地區的營養物質就被帶到了營養貧乏的地區,鯨的作用可以說就是一臺營養泵,傳輸距離可以達到幾千英里。
但是,捕鯨業讓鯨的數量大大降低,自然界的營養泵就無法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每年,為了獲取鯨脂和鯨肉,人類要屠殺2000多頭各類鯨魚。從80年代至今,人類已經屠殺了30000頭鯨。這個數字看似不多,不過考慮到鯨的壽命非常長,繁殖周期相對較慢,這個數字對于鯨來說是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不過,也有好消息,那就是鯨的數量總體上正在恢復。相比今天,幾百年前和幾十年前的捕鯨業更為猖獗,隨著鯨數量的上升,它們作為海洋生態系統營養泵的作用也會恢復,其它魚類的數量也會相應增加。這對漁民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大多數漁民都擔心鯨魚吃光了魚,減少他們的捕撈量。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于論證了雖然鯨的確會吃魚,但是另一方面鯨也能通過向浮游植物釋放營養物質,間接提高魚類的產量,”俄勒岡大學哈特菲爾德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的Jim Ruzicka說,“鯨既能提高漁業的凈收益,還能提高未來的漁業收成。”
鯨的死對自然界也是意義重大的一件事,尤其是鯨魚體內巨大的碳儲量。在海底,約有60種海洋生物只靠著吃鯨魚沉入海底的尸體生存。
(編譯:王大發財;via treehugger)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