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門穴: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間。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腰動脈后支及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腰神經后支內側支。本家兒治虛損腰痛,遺尿,泄瀉,遺精,陽痿,早泄,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胎屢墜,汗不出等;可以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門穴上,先順時針壓揉10次,再逆時針壓揉10次,反復壓揉40次。
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本家兒治腰痛、腎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神減退等。 按摩腎俞穴降血壓。對峙按摩、擊打、照射腎俞穴,增添腎臟的血流量,改善腎功能。每日臨睡前,坐于床邊垂足解衣,閉氣,舌抵上腭,目視頭頂,兩手摩擦雙腎俞穴,每次10~15分鐘。每日散步時,雙手握空拳,邊走邊擊打雙腎俞穴,每次擊打30~50次。
腰陽關穴:在脊柱區,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線上,約以髂脊相平,本家兒治腰骶痛苦悲傷,下肢痿痹,月經不調、赤白帶劣等配偶科病證,可每日以拳尖置于腰陽關穴上,頻頻按揉50次即可。
腰眼穴:在人體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擺布3—4寸的凹陷處,本家兒治腰疼,中醫認為,腰眼穴位于腎臟地點部位。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腰眼處,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用掌搓腰眼和從頭至尾閭,不僅可以疏浚帶脈和強壯腰脊,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感化。可以兩手握拳,用拇指掌指關節緊按腰眼,作扭轉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脹為宜。
委中穴:委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膝后區,腘橫紋的中點,在腘窩正中,本家兒治腰及下肢病證;腹痛,急性吐瀉;小便晦氣,遺尿,可雙手對搓至熱,以兩手同時捏揉,一分鐘即可。
腰痛穴: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間,當腕橫紋與掌指關節中點處,一手兩穴,本家兒治腰部軟組織毀傷,椎間盤脫出,強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不明原因的各類腰痛,每次采用拇指按揉50次即可。
申脈穴:別號陽蹺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蹺。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腸神經和外踝動脈網,有補陽益氣、疏浚溝通水濕之功能,建議泡熱水最佳,再輔以按摩即可。
太溪穴,是足少陰原穴。其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本家兒治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咽喉腫痛,齒痛,耳聾,耳鳴,氣喘,胸痛咯血,消牽蘿補屋,月經不調,掉眠,健忘,遺精,利用拇指與食指捏住頻頻揉捏50次擺布即可。
此教程經供參考。
穴位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