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蘋果5S金色版本一經上市便備受關注,“土豪金”往往要比黑、銀色兩個版本的5S貴上一些,讓我們不得不認同:顏色可以影響價格這一觀點。
很多汽車廠家為了也瞄準“土豪金”這一商機,紛紛推出了金色涂裝的配色,甚至推出了需要加價才能買到的“限量版”車型。殊不知,汽車并不是手機,金色易買不易賣。

車身顏色個性=非主流
很多車企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紛紛推出了諸如:開羅金、巴倫西亞橙、馬拉喀什棕、炫彩黃等等極具個性的顏色。還會有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定制化服務,混搭、撞色等等流行與服飾上的潮流配色也紛紛被涂裝于量產車之上。甚至有車主買到車后,用改色等等方法將車身噴涂成自己喜歡的顏色。
殊不知,這些“非主流”的“個性”顏色無法受到準備購買二手車消費者的青睞與認同。同一款車,作為二手車出售時,轉讓價格往往會因“主流”或“非主流“顏色而產生不小的差異。
“大眾色”多為“主流”
標配顏色作為廠家為消費者提供的原廠顏色,在銷售過程中往往統一售價。而選裝顏色作為“訂制“產品,往往需要消費者為“個性”而加價購買。原廠車型一般將黑、白、銀作為標配顏色,這三種顏色具有不易褪色、涂裝車型保有量大、易配色修理等等優點而被更多的消費者選擇。
上文中提到的“非主流”顏色很多不僅需要加價選裝,若發生車身剮蹭,配色則成了大難題。更重要的是,作為“保有量”決定價格的二手車市場,即便是保值率很高的車型,因為“非主流”的車身配色,也依然賣不了一個相對高的價格。
“主流”中的“戰斗流”又是什么?
倘若在幾年前,問題的答案一定是黑色,不過現在可真的不一定了。家用車作為新車市場中的主力群,白色車型的銷售比重逐年提高,進而成為主流車身顏色中的“戰斗流”。以“神車“高爾夫6為例,白色車型不僅訂單量很大,甚至有一車難求需要加價才能夠買的案例。
二手車市場中受到新車銷售的影響,白色車型的價格也要比多年前的主流黑/灰色車型貴一些。以二手車市場中保值率、銷量很大的捷達為例,同款車型,白色要比其他顏色貴上兩千元左右。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奧迪A4L、豐田RAV4、寶馬3系等等新舊車輛銷售市場的主力車型中。
當然,對于那些并不是急于購車的消費者,可在購車前觀望中意車型不同顏色的銷量。或到二手車交易市場中了解中意車型各個顏色的價格差異。熱銷顏色往往意味著該車的保值率會更高些。
個性與共性就真的不能共存么?
答案是否定的。在全社會都倡導“個性化”的今天,及時車身顏色對保值率會有一定影響,但過分的追求共性肯定是不對的。因此,我們倡導“理性”的“個性化”。
隨著汽車裝飾行業的發展,車輛改色已經從多年前的“整噴”演變成了如今更加方便、美觀、迎合需求且靈活改變的貼膜。選擇用不可恢復的手段對車身進行改色,往往會在轉讓車輛時遭遇車價大打折扣的情況。
選擇一家正規、專業且售后有保障的裝飾店進行貼膜,即可滿足車主的個性化需求,又可以在有朝一日轉讓車輛時收獲一個更“主流”的轉讓價格。在這里需要提醒您的是,車身貼膜改色固然可行,但在施工完畢后一定要到所在車管所進行車身顏色變更登記。
順心、放心、合法的貼膜裝飾就是將個性和共性統一起來的有效途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