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喪失理性時,想想多巴胺的問題?

    在平時生活中留意一下不難發現,有這樣一些人:喜歡購物的人不斷地購物,很多是根本用不到的東西;愛看書的人不斷收集資料,遠超過他一生的閱讀量;喜歡吃零食的人不停地吃零食,明明知道對身體沒有好處;愛看電視的人在夜里遲遲不愿離開電視機,可能并沒有真正想看的節目;迷戀網游和社交網站的人,其實未必真的喜歡那些“練級”和“偷菜”的重復操作。   

    這些人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對人體的情感和行為都有著巨大影響的神經遞質——多巴胺。

    多巴胺是由大腦前額皮質分泌的一種化學物質,也許它的名字你并不熟悉,對它的分子式更加陌生,但你對它的感覺必然是非常熟悉。它能給人帶來渴望、興奮和期待這類美好的感受。所謂愛情,也正是由腦內大量多巴胺分泌而產生的感覺。不夸張地說,人生的大量行為都受多巴胺的指揮,都是為了獲得更多更持久的多巴胺的刺激而做出。  

    在實驗室中,小白鼠為了獲得持續的多巴胺刺激,可以忍受各種痛苦,廢寢忘食,甚至直到把自己被活活餓死。在小說《呼嘯山莊》中描述的反派希斯克利夫最后的情形,實際也是為了滿足多巴胺的持續刺激而無暇吃飯,把自己活活餓死的。   

    多巴胺對人體具有如此強大的控制能力,它到底是怎么發揮作用的呢?

    多巴胺是如何為我們工作的?   

    當大腦預見到某種行為會帶來利益的時候,它就會分泌多巴胺,讓人體感到渴望和期待。一旦人體產生這種感受,就會去積極地執行這種行動。在長期的進化中,大腦通過這種方式來控制整個機體去以爭取利益,在自然界殘酷的生存環境中競爭獲勝。   

    大腦非常理性,它相信即使暫時出現行為的結果不令人滿意,但是若能持續遵照長期進化所獲得的見解行事,終究會獲得利益。這一套機制非常成功,至少在人類步入現代文明世界以前是這樣的。

    在原始社會,營養豐富的食物是非常罕見的,一旦得到就應當盡量多吃,這顯然是非常有益的策略。因為下次再獲得食物的時間難以預料,如果僅僅因為感到飽了就停止進食,就太不明智了。而在原始社會的生存條件下,對于男性來說,與異性交配的機會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女性的身體對男性來說,有很大吸引力。哪怕僅僅是看到,都會帶來大量多巴胺的刺激,因為如果有更多的機會看到女性的裸體,一般來說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交配機會。 

    除了食物和性之外,物資、書籍和信息,在人類進化歷史的大部分時間中都是非常短缺的。所以即使暫時用不到,一旦得到就先收集起來,一般來說都會是明智的決定。   

    被多巴胺激勵的行為會在將來得到獎勵,人體對此堅定地信奉并根據情況全力執行。這就是多巴胺的作用——對獎勵的承諾,所以多巴胺也被稱為人體的獎勵中心。不過,多巴胺的能力還遠不止于此。

    智能也可以被重新編碼?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一旦你認識了多巴胺,你就能明白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好德,那只是人們在后天的社會生活中產生的行為傾向,多半是假好;而好色,那可是有著強大的多巴胺獎勵系統支持的本能傾向,那才是真好。不過,孔子這句話同時也告訴我們,人們是可以把“好德”培養成“好色”那樣的真“好”的,其中的秘訣就在于對多巴胺分泌機制的重新編碼。 

    由于大腦前額皮質具有高度智能,它可以在生活過程中學習到新的事物,認識和了解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新事物,記住它們可能帶來的獎勵,并對多巴胺的分泌機制重新編碼。能夠獲得這些事物的行為就會得到多巴胺的激勵。我們注意到,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學習起來往往更有動力,學習過程對他們來說也更加愉快而少有壓力。這是因為大腦注意到取得好成績會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這種表揚會令自己感覺良好。于是大腦認為這是一種獲得獎勵的機會,它可以把“努力學習”與“多巴胺的分泌”聯系起來。讓人在學習過程中真心地感到興奮而有樂趣。  

    對于成績好的學生來說,這種聯系可以自發形成。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自覺地做這件事,那就是所謂“培養學習興趣”。而其中的機制就是找到把“學習過程”與“多巴胺的分泌”聯系起來的方法,人與人也許不同,但總是有辦法的。

    多巴胺會僵化地指揮我們攪亂生活?

    多巴胺作為的大腦的一種分泌物質,本是為了人類的利益服務,增加人類在生存競爭中的的優勢。不過,現代人類生活在一個與以往大不相同的世界,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與人類大腦長期進化時所處的環境有著一些明顯的差別。這些差別導致很多對于原始人的生存非常有效的生理設計,放在復雜的現代社會卻不能給我們繼續帶來利益,甚至帶來危害。  

    在進入現代信息社會后,人類在百萬年的進化史中第一次面臨著營養過剩、物資過剩、信息過剩的問題。大腦的原始經驗大都難以直接應用到這個社會。身處現代社會的人類如果還是簡單地依賴原始多巴胺的指揮來行動,就會造成類似貪食、購物狂、信息強迫癥等這樣的行為偏差。

    除了物資等的極大豐富之外,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也并非我們的大腦所熟悉的環境。即使是大腦那種自發地把行為獎勵和多巴胺關聯的重新編碼能力,也難以直接幫助我們在復雜而多變的現代社會中找到正確的方向。   

    所有這些新的情況,都對現代人類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

    如何做到心智的成熟?

    如果我們能夠面對復雜現代社會的考驗,我們就可以發展出判斷力、意志力等新的技能,讓我們從心智上成熟起來,幫助我們在更加復雜的社會環境中立足。心智成熟的人,應當能夠做到孔子所說的成人的基本標準——見利思義。其中的“利”就是多巴胺對我們的激勵方向,而所謂“義”就是去思考它背后的聯系。  

    首先,我們應當在感到多巴胺對我們施加影響的同時,了解其背后形成的原因,了解那種渴望、興奮、期待的背后究竟是什么,用智慧去分析那些原因是否真的值得我們那么興奮地去努力爭取。其次,我們還可以學會主動利用多巴胺的這種可重新編碼的激勵性質,來幫助我們修正自身的不良愛好,培養好習慣。能做到這一點,就能逐步達到孔子所說的成人的高標準了——臧武仲之智,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   

    多巴胺能為我們帶來渴望、興奮和期待這類美好的感受,但你不要被它變成購物狂、收藏癖、吃貨、電視迷或網蟲哦!

    • 發表于 2014-10-14 00:00
    • 閱讀 ( 101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