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恐高癥、幽閉恐懼癥一類的恐懼癥人們都很熟悉,可是還有一些千奇百怪的恐懼癥人們聞所未聞。不過,描述其癥狀,許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過一些體驗。可以說,人生在世,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不斷克服恐懼的過程。
1.密集物恐懼癥

雖然醫學上尚沒有正式把密集物恐懼癥定義為一種心理疾病,但許多人都會有這種體驗,即對密集排列的東西如蓮蓬、蜂窩,畫滿螞蟻的紙,放大的毛孔等產生生理反應,如頭皮發麻、全身發癢、頭暈惡心。其中最令人恐懼的一種情形是有凹陷、孔洞的密集物體,比如這個蓮蓬圖,許多人都反映,看到它就有一種摳洞的欲望。
2.尖物恐懼癥
剪刀、菜刀、針甚至是筆尖、圓規,對于尖物恐懼癥患者來說都是可怕的東西。尖物恐懼癥患者之所以對尖銳物體感到恐懼,不敢接觸尖銳物體,一方面是害怕自己被刺傷,另一方面是擔心自己會拿它們來傷人。
3.小丑恐懼癥

小丑恐懼癥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被人提及,隨后成為恐怖小說和電影常用的素材。小丑恐懼癥通常出現在兒童中,嚴重的話這種恐懼會持續到成年。小丑本該是讓人開心的,可是為什么有人對它感到恐懼呢?也許就像一個患有小丑恐懼癥的名人、美國影星約翰尼·德普所說的,“小丑臉上用油彩畫出的微笑,使我不知道他們是真的高興還是要咬我的臉”。
4.過街恐懼癥
有些人害怕穿越街道、公路等交通要道,總覺得這會對自己的生命造成威脅,哪怕實際根本不存在這種威脅。這種恐懼癥包含有幾種類型,有的害怕寬闊的馬路,有的則害怕穿過街道上的任何地方,甚至是有紅綠燈的路口。這種恐懼癥與對汽車的恐懼不是一回事。
5.無手機恐懼癥
研究人員幾年前發現并命名了一種新的恐懼癥——無手機恐懼癥,又稱為“手機依賴癥”或是“無手機焦慮癥”。患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對手機產生很強的依賴心理,若手機不在身邊就會產生焦慮癥狀,手機信號中斷或者手機電池沒電也令其感到不安。一些性格比較孤僻、自卑,缺乏自信的人,通常希望通過手機來減輕自己的孤獨感或者獲取重要信息,一旦失去這種聯系最容易心理不適,癥狀也體現得最明顯。
6.玩偶恐懼癥

患者可能對某種類型(不一定是“鬼娃”)或所有的玩偶感到恐懼,之所以害怕玩偶,可能是因為玩偶跟人很像,從而使人的大腦產生混淆,搞不懂它到底是靜止不動的物體還是活生生的東西。
7.電話恐懼癥
有些人為手機不在身邊感到焦慮,還有些人一聽到電話鈴聲就會緊張。這些人可能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時是正常的,但卻害怕進行電話交流,其中原因可能是電話交流人面對的是“未知”,可控因素不多。電話恐懼癥患者有的害怕接電話,有的害怕打電話,有的則兩者兼具。患者恐懼的不是電話本身,而是對電話內容產生不好的臆想,或是害怕被拒絕。
8.肚臍恐懼癥
肚臍恐懼癥患者不敢觸摸別人的肚臍,也不敢讓別人觸摸自己的肚臍。這種恐懼往往是因為患者在頭腦中將肚臍與臍帶和母親的子宮聯系在一起。有的患者只要一看到或者一想到肚臍就會感到恐懼。
9.顏色恐懼癥
每個人喜愛的顏色都不盡相同,但特別害怕某一種顏色則很少見,但也不是沒有。顏色恐懼癥是指患者看到某種顏色而想起了自己不愿意想起的事或人從而產生了恐懼,一般是后天形成的。比如,患有紫色恐懼癥的人看到紫色可能會頭暈;患有黃色恐懼癥的人懼怕所有黃顏色的東西,嚴重的甚至會被“黃色”這個詞所嚇到。
10.鏡子恐懼癥
鏡子恐懼癥涉及對鏡子的病態恐懼和害怕看到鏡中的自己兩方面。電影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片段,一個人站在鏡子前,突然一張怪異的臉出現在鏡中,連觀眾都嚇得大驚失色。有些人害怕看見或是聯想到這種情形,就對鏡子產生了恐懼。還有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女性,她們覺得外貌不如人時就會害怕照鏡子。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