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效應"指的是股市在12月底大幅下挫,但在1月的前幾周大幅反彈,在這段時間里,小公司的復蘇速度比大公司快得多。投資專家將小公司股票稱為小盤股,而大公司股票稱為大盤股或大盤股。1月份的效應主要適用于小盤股或中盤股...
"一月效應"指的是股市在12月底大幅下挫,但在1月的前幾周大幅反彈,在這段時間里,小公司的復蘇速度比大公司快得多。投資專家將小公司股票稱為小盤股,而大公司股票稱為大盤股或大盤股。1月份的效應主要適用于小盤股或中盤股,因為大盤股12月很少有人拋售,總體上比較穩定。

零售商通常會經歷一月份的逆轉效應,因為在假日購物季過后,銷售額大幅下降股東通常會面臨一種稱為資本利得稅的特殊稅種。這種稅主要是根據股東在12月底的財務狀況而征收的。因此,許多小盤股股東在尋找避免對非盈利股票征稅的方法。如果股東能在明年開始前拋售這些股票,他們的資本利得稅應該更低。這在歷史上導致了12月最后一周的大規模拋售上世紀80年代,精明的投資經紀商注意到12月的拋售趨勢,并開始研究其后果。他們發現許多股東在1月的頭幾周回購股票,創造一個暫時但重要的高峰如果其他投資者在12月買入可供出售的小盤股,他們也可以在1月底從這一飆升中獲利。因此,1月效應成為投資者的一個時髦詞。小公司在1月份的表現幾乎總是優于大公司,因此低買高賣變得更容易預測有人認為,1月份的影響現在更像是一種歷史反常現象,而不是持續盈利的現象。小盤股在1月份的表現并不總是優于大盤股,許多股東現在可以通過退休賬戶來保護自己不受資本利得稅的影響。在稅收季節開始之前,不再需要拋售股票。股市本身也對1月份的影響進行了調整,1月初小盤股大幅上漲的數量明顯減少1月份的影響已經超越了股票和債券的范疇。企業可能會在12月份減少庫存或減少員工數量,以減少納稅義務,結果是在1月初重新招聘和重新進貨。零售商通常會經歷一月份相反的效應,即銷售假日購物季過后,股市大幅下挫。各券商對1月效應的看法大相徑庭。一些券商仍預計,對波動性較大的小盤股進行明智投資,可獲得短期收益,而另一些人則認為1月效應是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激進投資理念的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