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說,公共衛生間外的干手器很臟,甚至“洗了等于白洗”。但由于實在不想讓手上滴滴答答的,又沒有擦手紙,有時候仍然不可避免地會用到它。現在有新證據表明,這些看似清潔的機器真的很臟。

根據《臨床感染雜志》(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上的一篇研究,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者們讓志愿者們手上涂滿墨水,再分別使用紙巾,暖風式干手器(warm-air dryers)以及噴氣式干手器(jet dryers)進行對比試驗——墨水的高可見性可以讓研究者簡單地找出哪種方式傳播細菌的范圍最小。


下面的圖片就是暖風式干手器的表現,可以看見干手器大范圍地把細菌傳播到了別的表面上。

在這次實驗的另一部分中,研究者們還將志愿者手上涂滿乳酸桿菌——一種“無害”的細菌,然后再次讓它們用上述三種方式干手,隨后測試了周遭的空氣,最后的結果就是,噴氣式干手器在附近的空氣中留下了比暖風式干手器多 4.5 倍的細菌,比起復古的紙巾則多留下了27倍的細菌。
雖然現在關于公共衛生間紙巾有一些環保方便的爭議,但是從衛生角度看,它們仍然是最好的選擇。
(編譯:keep_beating;via scienceofus)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