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美軍軍報《星條旗報》報道,美國海軍為“龐斯”號軍艦安裝了激光武器系統,并稱測試結果超預期。其實,早在年初,美國軍方就宣布,將于當年在艦艇上部署激光武器,這種激光武器可以有效對付敵方的無人機、快艇和來襲炮彈,而且,每次發射的能量成本不到一美元!
現在,我們禁不住想了解,激光武器的發展到了一個怎樣的階段?它與傳統武器相比,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激光是怎么產生的
1958年,人類在實驗室里激發出了一種自然界中沒有的光——激光。50多年來,激光與我們的生活已緊密相連,再也分不開,從你走入超市買東西(條形碼激光掃描),到回家打開互聯網(光纖寬帶),激光一直都在默默地為我們工作。除此之外,電視里舞臺上的美麗光束,課堂上老師用的激光筆,還有醫學上的很多重要應用,比如激光殺滅癌細胞、激光近視手術等等,名目繁多,舉不勝舉,然而,科學家們認為,激光的潛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耗盡。
光是從組成物質的原子中發射出來的,原子獲得能量后處于不穩定狀態(也就是激發狀態),它會以光子的形式把能量發射出去。而激光,就是被引誘(激發)出來的光子隊列,這光子隊列中的光子們,光學特性一樣,步調極其一致。打個比方就是,普通光源,比如電燈泡發出來的光子各不同,而且會各個方向亂跑,很不團結,但是激光中的光子們則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導致它們所向披靡,威力很大,以至于,人們過去常把激光稱為“死光”。
個性分明的激光
激光有很多特點,其中一個就是方向性特別好,普通聚光燈產生的光束傳播幾百米就會在空間上散開,而激光束傳播幾百千米后才會有明顯擴散。

第二個特點就是亮度極高。由于激光的能量集中在近乎平行的窄光束中,所以能量密度相當高,亮度可高達太陽亮度的兆億倍!如果把強大的激光束匯聚起來照射到物體上,可以使物體的被照部分在不到千分之一秒的時間內產生幾千萬度的高溫,最難熔化的物質在這一瞬間也會被汽化。利用激光能量大的特點,我們可以利用激光束來切割各種物質,焊接金屬以及在硬質材料上打孔。無疑,戰場上也必然會有激光的用武之地。
實戰中顯身手
激光在戰爭中早就有應用,早期,激光的戰略價值除了激光制導外,就是激光致盲。激光致盲被人們稱為“挖眼術”,如果用激光照射敵機的駕駛窗,就會使飛行員短時間內失明,從而導致飛機失控、機毀人亡,假如用它直接照射敵方炮手的眼睛,則敵人會喪失戰斗能力,而且,由于參戰士兵不知對方激光武器會在何時何地出現,常常會產生沉重的心理壓力。因此,激光致盲武器具有常規武器所不具備的威懾作用。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在航空母艦和各類護衛艦上就安裝有激光致盲武器,曾使阿根廷的多架飛機失控、墜毀或誤入英軍的射擊火網。
鑒于激光致盲武器會永久性讓戰士的眼睛失明,而且這種武器成本非常小,單人就可操作,射程又極遠,危害非常大,所以,1995年9月聯合國頒布一個法案,禁用永久性激光致盲武器。
最新進展

圖上這艘小艇是2011年美國海軍激光武器測試時的移動靶。小艇的引擎被命中后,燃起熊熊大火。
2013年1月,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制成功一種叫做“天空衛士”激光武器系統,它可在3千米外擊落無人機,還可以對處在1千米外,1.5厘米厚的鋼板進行切割。天空衛士造型簡潔,正面只有三個光學設備的開口,其中兩個并排安放,有點像人的雙眼。不過,它的“眼神”非常犀利,能夠跟蹤并摧毀一個直徑8.2厘米的小球。

2013年5月,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布,他們研制的激光武器在1.5千米的距離上,成功摧毀了8枚處于自由飛行狀態的小口徑火箭彈。而在另外的實驗中,他們的激光武器還擊落了1.5千米外的無人機。這些實驗表明,激光武器作為近距離防御武器已基本成熟。

對激光武器的研究,我國也不落后,2014年11月,我國成功研制出一種名叫“低空衛士”激光系統,在試驗中,低空衛士成功擊落固定翼、多旋翼、直升機等多種小型航空器30余架次,擊落率達100%。低空衛士的有效護衛面積達12平方千米,能在5秒內精準攔截半徑2千米、360度空域的固定翼等多種航空器,具有快速、準確、無聲無息、無附帶損傷的特點。

以光速進攻
激光武器優勢明顯,首先,它以光速進攻,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讓敵方防不勝防。對于進攻方來說,一旦對目標進行瞄準,幾乎是瞬間就能擊中目標,用不著考慮提前量,可實現精確打擊。又因為發射的是光,所以它還不受電磁的干擾。
激光武器可進行瞬時攻擊和幾乎無限次發射,發射成本很低,一枚導彈高達數十萬美元,而激光武器每次發射的能量成本最低可到1美元。
它發射時沒有后坐力,可以快速轉換攻擊目標,靈活地對付多個目標。除此之外,激光器還能夠根據需要隨意地調整威力大小。
雖然激光武器攻擊的面積很小,但它可以選擇目標最薄弱的部位進行破壞,從而達到整體破壞,比如攻擊飛機的油箱,軍艦的各種光學儀器、來襲導彈的導航部位等。
普通武器比如火炮,發射成本高昂不算,多次發射后還會導致炮管過熱,需要更換,而激光武器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美中不足
激光武器是一種個性鮮明的武器,優勢明顯,缺點也同樣明顯。首先,它的殺傷力受射程限制。對同一激光武器來說,當射程增大時,因激光束發散,照射在目標上的光斑會增大,這導致功率密度減小,從而帶來殺傷力的減弱。
其次,激光不能全天候工作。激光束經大氣傳輸時,大氣的狀態對激光影響較大。例如,大氣中的湍流會使激光束產生抖動、散射和位移。特別是在陰雨、濃霧等大氣條件,還有戰場上的煙塵和人為煙幕等環境下,對激光武器的殺傷力有很大的影響。軍事專家張召忠說“我國的霧霾就是對美國激光武器的最好防御”,這種說法也不僅僅是調侃,也是一種實情。
盡管激光武器缺點不少,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激光武器的優點已慢慢超過其缺點,在現代高技術海戰中,利用激光武器攔截和擊毀大量入侵的低空飛機、無人偵察機、戰術導彈以及超低空掠海飛行的巡航導彈等,正逐步變成一種十分理想的防空手段。因此,很多國家,包括我國在內,都在競相研制高能激光武器。鑒于大功率激光武器的體積還比較大,最適合安裝在軍艦上,所以,艦載防空高能激光武器系統目前是優先發展的對象。
預言破滅,未來可期
從世界上出現第一束激光到現在,激光已經走過五十多年的歷史,當它剛剛誕生的時候,一些專家根據激光的特性,紛紛在電視上、報紙上斷言:強激光武器只能出現在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中,在真正的戰場上是沒有的。
然而,科技在進步,激光的功率越做越大,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激光武器的不少缺點,這是激光武器得以走上戰場的主要原因。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