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劑是化學中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提供電子的原子。獲得這些電子的原子稱為還原劑。還原的原子稱為氧化劑;它從氧化原子中獲取電子,這是還原劑的另一個名稱 原子是作為氧化劑還是還原劑取決于自發反應的...
還原劑是化學中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提供電子的原子。獲得這些電子的原子稱為還原劑。還原的原子稱為氧化劑;它從氧化原子中獲取電子,這是還原劑的另一個名稱

原子是作為氧化劑還是還原劑取決于自發反應的方向一個電子離開一個原子,它必須去另一個地方,所以氧化和還原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它們一起形成一種稱為氧化還原反應的反應,也稱為氧化還原反應。這些反應產生電子流,因此它們具有電勢科學家可以利用氧化還原反應的潛力來發電。這就是馬鈴薯電池的概念,一個普通的科學實驗。實驗者把一個鋅鉛和一個銅鉛放進土豆里。土豆中的自由浮動離子通過阻止導線周圍的正電荷的積累來促進兩個導線之間的電子流動,從而阻止了反應的發生。電子從作為還原劑的鉛流出作為氧化劑的鉛;在這個過程中,還原鉛的原子進入馬鈴薯的溶液,而圍繞氧化鉛的離子在原來的鉛表面轉化為金屬如果一個原子是反應中的氧化劑,如果反應逆轉,它就是還原劑。原子是氧化劑還是還原劑取決于反應的自發方向。如果反應產物相對穩定,反應就會自發發生。科學家可以預測氧化還原的自發性基于電勢的反應。為了評估潛在的氧化還原反應,科學家們首先將反應分成半個反應,這代表著電子的損失或還原銅都能形成帶正2電荷的離子,因此,半反應為Zn+2+2e----gt;Zn和Cu+2+2e----gt;下一步是找出電子流的方向。實驗者用一張標準還原電位表來做,這個表給出了每個半反應的電位。如果半反應的方向相反,其電位大小相同,但符號變化,鋅的半反應電位為-0.76伏,銅的半反應電位為0.34伏,說明鋅是比銅強的還原劑,所以在這個反應中,鋅是還原劑,馬鈴薯電池的整體反應是Zn+Cu+2-->;Zn+2+Cu,在連接導線的導線上產生1.10伏的電流然而,如果用銀鉛代替鉛鋅,那么銅將成為還原劑,因為銀的半反應Ag++e-的標準還原電位為0.80伏,電池將產生0.46伏的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