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希提島是法屬波利尼西亞最大、人口最多的島嶼,是南太平洋的法國海外集體,其首都帕皮特是整個集體的首都,在法屬波利尼西亞境內,塔希提島屬于社會群島群和行政區劃,被稱為迎風群島 大溪地的經濟依賴旅游業和黑珍珠及其他...
塔希提島是法屬波利尼西亞最大、人口最多的島嶼,是南太平洋的法國海外集體,其首都帕皮特是整個集體的首都,在法屬波利尼西亞境內,塔希提島屬于社會群島群和行政區劃,被稱為迎風群島

大溪地的經濟依賴旅游業和黑珍珠及其他產品的出口,但大溪地是最大的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中,它只有404平方英里(1048平方公里)。它起源于火山,由地峽連接的兩個圓形部分組成。北部被稱為大溪地努伊或"大溪地",而南部是大溪地,或者說"小塔希提島"。北部地區人口稠密,也更發達。

大溪地是一個熱帶地區,以田園詩般的氣候而聞名大溪地以其茂盛的熱帶植被和田園詩般的氣候而聞名,法國畫家保羅·高更(Paul Gauguin)于19世紀90年代居住在大溪地島上,他的作品使大溪地聞名于世該島最早由波利尼西亞人定居,大概在公元前4世紀到9世紀之間1767年,英國船長塞繆爾·沃利斯成為第一個訪問該島的歐洲人,第二年,法國人路易·安托萬·德·布干維爾(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造訪了該島。1774年,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到訪后,歐洲人與該島的接觸和貿易更加頻繁。歐洲疾病和惡習的涌入,如酗酒和賣淫,對當地居民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毀滅性的損失。法國不顧英國的反對,于1843年吞并了塔希提島,隨后爆發了一場法國塔希提戰爭,一直持續到1847年。1880年,法屬波利尼西亞島的地位從法國的保護國變為法國的海外領土,2003年被重新定義為法國的海外集體。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居民是法國公民,擁有充分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法屬波利尼西亞有一個總統、一個議會、一個獨立于法國的預算和法律。一些政治領導人主張完全獨立于法國,但總體而言,只有少數法屬波利尼西亞人支持這一想法大溪地的經濟主要依靠旅游業和自然產品的出口,尤其是黑珍珠。法語是官方語言,盡管塔希提語也被廣泛使用。大多數宗教是基督教,新教徒和羅馬天主教徒。島上有法國的一所大學,法蘭西大學和國際機場。塔希提航空公司是國家航空公司

許多飛往大溪地的航空公司乘客在飛行途中越過國際日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