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核合成是在超新星心臟產生的重元素。超新星是一個能量巨大的天文事件,在這個事件中,超巨星耗盡了核燃料,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崩塌。落下的物質反彈到超高密度的核心上,產生一個爆炸和一個以高達2000公里/秒的速度離...
爆炸性核合成是在超新星心臟產生的重元素。超新星是一個能量巨大的天文事件,在這個事件中,超巨星耗盡了核燃料,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崩塌。落下的物質反彈到超高密度的核心上,產生一個爆炸和一個以高達2000公里/秒的速度離開核心的沖擊波。超新星的亮度可以超過它的主星系,而且天文學家從遠古就觀察到了這些超新星。

宇宙在大爆炸后立即迅速膨脹。恒星通過聚變獲得能量原子核,主要是氫和氦。這被稱為氫和氦燃燒。在大質量恒星中,這些元素的燃燒會產生一種由碳、氖、硅、鐵和鎳等越來越重的元素組成的"灰燼",直到最后熔合原子核所需的能量超過了它釋放的能量,核子連鎖反應被消滅了,剩下的是一個鐵鎳核,它由大約1.38個太陽質量組成,然后迅速坍縮成中子星或黑洞,從彈跳中產生超新星。另一種超新星,稱為Ia型超新星,發生在質量較小的恒星中。當碳氧白矮星超過相同的1.38太陽質量閾值,并在幾秒鐘內燒盡所有的物質時,Ia型超新星就發生了。

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元素的表,元素按原子序數的順序排列超新星,在核心產生數十億度的溫度,幾個太陽質量的物質以3%的光速向外噴射盡管把鐵和鎳原子核熔合在一起的能量是非常昂貴的,超新星足以引發必要的反應。元素周期表上每一種比鐵重的元素要么是在超新星爆炸中產生的,要么是這些元素的衰變產物。超新星核合成只是核合成的一種。更典型的核合成類型是恒星核合成,主要是前面提到的氫和氦燃燒類型。還有大爆炸核合成,它發生在宇宙存在的前三分鐘。在這一事件中,宇宙中24%的初始氫原子融合成氦核。目前,可觀測的宇宙由大約74%的氫、24%的氦、1%的氧和1%的其他元素組成。

爆炸性核合成發生在超新星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