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其軌道距離太陽約5.4澳秒(地-日長度)。它的體積為1321個地球,但質量只有318個地球,這使得它剛好位于水的密度之上。它體積大,質量相對較低,而且相位也相對較低,木星被稱為氣態巨星。其他氣態巨...
木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其軌道距離太陽約5.4澳秒(地-日長度)。它的體積為1321個地球,但質量只有318個地球,這使得它剛好位于水的密度之上。它體積大,質量相對較低,而且相位也相對較低,木星被稱為氣態巨星。其他氣態巨星包括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盡管有時后者被稱為冰巨星。

木星至少有63顆衛星,其中包括伽利略觀測到的4顆。要想變得足夠大,足以融合氫并成為恒星,木星的質量應該是木星的75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即使是質量比木星大得多的行星也比木星小,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組成與太陽及其他大型恒星和行星的成分相似,約90%的氫,9%的氦,還有1%的其他元素。它的氫含量比一般恒星要多,因為它缺乏將氫融合成氦的能力。木星至少有63顆衛星,包括4顆木衛一、木衛三、木衛二和木衛四,伽利略在發明望遠鏡時觀測到了這些衛星。這些衛星被命名為伽利略衛星,以紀念他1979年,旅行者號飛船在飛越地球時對其進行了近距離觀察。人們發現,木衛一有火山活動,部分原因是它靠近木星強大的磁場,磁場像洗衣機一樣攪動著木星的核心。木星最具特色的特征是大紅斑,一種比地球大幾倍的圓形風暴。人們知道它至少在17世紀就已經存在了,但我們不確定它比地球還要老多少年我們地球人要感謝木星的存在,因為它吸收了許多可能會影響我們這顆又小又脆弱的行星的彗星和小行星。這樣的事件發生在2005年,當時Shoemaker-Levy彗星分裂并撞擊了木星的大氣層,在木星大氣中留下了一系列數百公里寬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