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晚期癌癥,如何正確治療?

    國內大部分癌癥患者和家屬總是存在一個誤區,經常認為只有延長生命的治療手段才有意義,實則不然。對于很多雖無法進行積極治療或積極治療的效果不大,但還剩有一段時間的晚期癌癥患者而言,選擇姑息性的治療來提高生活質量,平靜度過人生最后一段時光也是值得考慮的。這篇文章將會詳細介紹一些常用的姑息治療手段,這些手段如果能得到適當應用,對晚期癌癥患者可以有很大的幫助。

    減瘤術與姑息性手術

    除少數特殊的癌癥(如睪丸癌、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以外,晚期癌癥一般無法根治,也難以靠手術來大幅延長生存期。然而如果患者的身體條件適合手術,施行減瘤術仍可延長一定的生存時間,并且可以幫助患者避免發生腫瘤相關的癥狀(如壓迫周邊組織、干擾器官正常功能等)。減瘤術通過切除包括可切除的單個轉移灶在內的,所有肉眼可見的腫瘤,從而迅速減輕腫瘤負荷,改善相關癥狀。此外如果減瘤術施行效果較好(如患者體內轉移灶較少、所有腫瘤組織均可切除、患者體質較好),患者很可能會靠進一步的鞏固化療來達到長期的帶瘤無進展生存,甚至治愈。

    姑息性手術則是指一些以緩解腫瘤相關癥狀為目的進行的手術,通過姑息性手術,不僅可以治療一些危及生命的嚴重并發癥,患者的生存質量也會得到很大改善。例如針對膽管癌、食道癌或支氣管癌引起的惡性梗阻,可以通過手術放置支架來改善梗阻癥狀;對于壓迫到脊髓的轉移腫瘤,切除腫瘤或實施減壓術可以避免致殘性結局。對于無法耐受手術或是病灶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姑息性放療可以達到相同效果。

    疼痛管理

    腫瘤壓迫神經、侵犯組織或引發局部炎癥等情形,都會導致嚴重的癌性疼痛。癌性疼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往往造成極大干擾,且容易導致患者的情緒低落,甚至引發抑郁、焦慮等嚴重問題。可惜的是,國內大多數人對癌性疼痛的治療有著強烈的抵觸心理和各種錯誤觀念,使得和國際接軌的規范疼痛管理很難開展。

    關于癌性疼痛治療,由于幾乎所有患者都不可避免地要應用強阿片類藥物,不少患者及家屬擔心這類藥物所帶來的藥物依賴、副作用等問題。實際上,只要遵醫囑規范應用,即使長期服用嗎啡、羥考酮等強啊片類藥物,患者也極少真正成癮(同時產生生理和心理依賴)。而對本身所剩時間并不很長的晚期癌癥患者而言,如果能有很高質量的生活,藥物耐受(指適應了一定藥物劑量后,需要更大劑量才能鎮痛)甚至是生理依賴并不會造成什么影響。因為患者通過適應可以逐步耐受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而阿片類藥物的鎮痛效果并沒有“封頂效應”(到達某一劑量后再增加劑量即不會提高鎮痛效果)。

    一般而言,癌性疼痛的治療會遵循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疼痛三階梯”原則:

    第一階梯:對于疼痛較輕的患者,首先使用非阿片類藥物(如布洛芬等非甾體類抗炎藥、對乙酰氨基酚)治療,觀察患者對治療的反應;

    第二階梯:如患者一開始的疼痛就較嚴重,或是在第一階梯治療后依然有無法耐受的疼痛,則使用弱阿片類藥物(如可待因)或其他弱效中樞鎮痛藥(如曲馬多),也可以使用強阿片類藥物與對乙酰氨基酚的復方制劑(如泰勒寧,它是羥考酮與對乙酰氨基酚的復方制劑);

    第三階梯:如疼痛對第二階梯治療仍缺乏反應,使用強阿片類藥物(嗎啡、羥考酮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滴定到能止痛的劑量。

    當患者的疼痛需要用第三階梯藥物進行控制時,往往以每天固定時間服用緩釋制劑為主,同時在醫生指導下備用普通阿片類制劑,以抑制“突破性疼痛”(在某一時刻突然出現的嚴重疼痛)。此外對一些常規口服藥物效果不理想,或副作用太大的患者而言,嘗試使用緩釋貼劑或是注射泵鎮痛同樣有效。而對于一些以神經痛為主的患者,加用治療神經痛的抗癲癇藥物(如普瑞巴林)或抗抑郁藥(如度洛西汀)也十分有效。

    改善體質

    由于癌癥是一種消耗性疾病,患者身體的營養儲備在腫瘤作用下往往被大量消耗,患者的體質也會因此變弱,產生食欲不振、體重下降、貧血等癥狀。這些癥狀對患者的影響不亞于癌性疼痛或其他腫瘤并發癥,且同樣可以通過有效的治療來緩解。

    輕度的食欲不振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解決,癌癥患者也應該和營養師制定相關的營養方案,必要時可以在常規飲食基礎上加用腸內營養粉解決問題。食欲不振也可通過服用促進食欲的藥物來解決,例如孕激素類藥物甲地孕酮。甲地孕酮本身用于治療女性內分泌失調,但由于它可以改善食欲,且這一劑量下副作用十分輕微,因此被用于治療晚期癌癥患者或是艾滋病患者的食欲不振。食欲得到改善后,患者的體質往往也會得以改善,體重會有適當增加。

    癌癥患者也較容易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時便可以導致貧血。貧血可以導致患者產生疲勞和體力下降,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缺鐵性貧血可以口服補鐵藥物治療,缺乏維生素B12引起的貧血可以通過注射維生素B12得以緩解。至于腫瘤本身造成的貧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人體內一種促進紅細胞生成的激素)也是一種好辦法。不過由于EPO有潛在的促進腫瘤生長的可能,因此當患者正接受根治性的抗癌治療時,不能使用EPO糾正貧血。使用EPO時也需要定期監測血紅蛋白水平,防止過度糾正貧血導致血栓形成。

    抗骨轉移治療

    有不少類型的腫瘤在晚期階段都容易形成骨轉移,腫瘤轉移到骨骼上會導致轉移部位發生溶骨效應,產生骨痛等癥狀,甚至引發骨折、高血鈣危象等并發癥。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容易轉移到骨的腫瘤的治療中,針對骨轉移的治療十分重要。

    最常見的針對骨轉移的治療是雙膦酸鹽類藥物(恰好也被用來治療骨質疏松),這類藥物可以阻斷溶骨效應的關鍵步驟——破骨細胞侵蝕骨骼,從而減輕骨轉移帶來的癥狀。此外,放射性核素鍶89也有助于緩解骨轉移癥狀,但由于價格昂貴,暫時沒有大面積應用。

    • 發表于 2015-01-31 00:00
    • 閱讀 ( 78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