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太空旅行,哪些風景你不可錯過?

    暢想一下,在未來,太空旅行已經變成家常便飯,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呢?這里有9個推薦景點,堪稱宇宙版的名勝古跡和自然遺產,如果未來考慮星際旅行,你一定不能錯過,讓我們先睹為快吧!

    系好安全帶,出發!

    月球 | 寧靜海(The Moon: Sea of Tranquility)

    太空旅行第一站,沒有比“人類的第一步”更合適的了。當年,阿波羅11號就在這里降落,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踏足在另一顆星球上。

    靜海的地勢十分平緩,坡度只有2度,很適合飛行器降落。建議你把飛船停在這里,然后去參觀一下尼爾·阿姆斯特朗的腳印。接下來,你可以去尋找一下阿波羅14號宇航員艾倫·謝潑德打出去老遠的那兩個高爾夫球,還可以乘坐著阿波羅17號的月球車環游陶拉斯山。

    最后,當然要來張萌萌噠自拍,發到朋友圈,記得要加上地理位置哦。

    火星 | 塔爾西斯高原(Mars: The Tharsis Bulge)

    第二站,讓我們來到這個盤踞著火星1/4面積的龐然大物——塔爾西斯高原。它坐落于火星赤道、水手峽谷的西邊,是一個高9公里、寬3000公里的廣大火山高原。這片區域共有5座巨大的盾狀火山,其中奧林匹斯山(Olympus Mons)是太陽系中已知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瑪峰的2倍多。想象一下這番奇景。

    接下來,再去太陽系最長最大的峽谷——水手峽谷逛一逛。它長3769公里,最深處7公里,如果能泛舟其中,定能感受到人是如此的渺小——可惜峽谷中沒有水。

    木星 | 大紅斑(Jupiter: The Great Red Spots)

    第三站,讓我們向木星這顆巨人進發,停靠片刻,欣賞它的大紅斑。2000年,哈勃太空望遠鏡還目睹了一個嬌小一點的大紅斑的誕生——它誕生于3個更小的紅斑的碰撞。2008年,哈勃又發現了第三個。這些紅斑都是龐然大物,肚子里都能塞得下整個地球。

    實際上,在氣體行星上,總會出現這樣的斑點。但是它們來得快也去得快。木星大紅斑的特殊之處就在于,它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它至少存在了136年,有可能超過349年。這是為什么?因為大紅斑最早是在1878年,由美國天文學家卡爾·沃爾特·普里切特記錄,但有人認為意大利天文學家吉安·卡西尼在1665年已經發現了它。

    不過,可別把飛船開得太近啊喂,木星是個氣體行星,沒有實體陸地。而且大紅斑周圍的風速高達400公里/時,你會一頭扎進去……

    木衛二 | 一起來看間歇泉(Europa: Come for the Geysers)

    跟木衛二的間歇泉比起來,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老忠實間歇泉”(Old Faithful)只是個小水槍。木衛二和月球差不多大,但和冷清的月球不一樣,它的表面很熱鬧——由于受到巨大的潮汐力,它時常噴出高達201公里的水柱。

    木衛二冰凍的表面十分光滑,是太陽系中最光滑的天體。科學家認為,它的表面覆蓋著幾千米厚的冰殼,下方隱藏著一片海洋,潮汐力造成的冰殼活動使海洋保持液態。科學家希望派出潛水機器人,潛入木衛二冰下的海洋,一窺它的奧秘。

    除了觀賞壯觀的間歇泉和潛水之外,還能做什么?小編覺得,不如把吳彥祖的照片帶上,寫一份真正的《歐羅巴報告》哦。

    土衛六 | 躺在湖邊,在甲烷雨中跳舞(Titan: Lounging by the Lake)

    第五站,我們將來到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這里分布著許多湖泊和河流。看起來和地球很相似呢。可別著急穿上你的游泳衣,沖出飛船啊,除非你想淋一場酸爽的甲烷雨。這里的火山,也不是普通的火山,而是冰火山,噴出的不是巖漿,而是水冰、氨和瀝青。

    如果你執意要到表面去,記得穿上秋褲,因為那里真的很冷,大概零下179℃吧。不,秋褲不管用,你大概得穿上秋褲的升級版本——毛褲。坐在湖邊,你將欣賞到湖中高聳的波浪,緩緩拂到岸邊,這是由于土衛六的重力很小。

    對了,記得帶上雨傘啊,因為這里經常下雨。和地球的雨不太一樣,這里的雨雖然大,但是卻下得慢慢的。即便是最大的雨滴(地球雨滴的1.5倍大),也會像雪花一樣緩緩飄落。

    PSO J318.5-22 | 流浪的行星(PSO J318.5-22: Rogue Planet)

    第六站,讓我們沖出太陽系,來到這顆太陽系附近的流浪行星PSO J318.5-22。它是一顆氣體行星,質量大約為木星的6倍,離地球80光年遠。它沒有繞著任何一顆恒星旋轉,孤獨地漂泊在茫茫宇宙中。2011年,天文學家又發現了10顆類似的行星,并認為它們是在恒星系演化過程中被“踢”出了星系,成為了流浪者。

    想要發現它,可不那么容易。你需要戴上紅外眼鏡才能看見它的存在,因為它比金星黯淡1千億倍。

    格利澤581g | 仿若歸家(A Little Taste of Home)

    太空旅行這么久,你一定有點想家吧?沒關系,第7站為你推薦一顆仿若歸家的星球——格利澤581g。

    格利澤581是一顆位于天秤座的紅矮星,距離地球約20.4光年。這顆恒星周圍,有兩顆位于宜居帶的行星,分別是格利澤581d和格利澤581g。

    NASA的開普勒望遠鏡已經發現了幾千顆系外行星,其中不乏處于宜居帶的行星。但是它們都不如格利澤581g。它是一顆類地行星,直徑為地球的1.5倍,距母星的距離比地球近,但由于格利澤581是一顆紅矮星,發出的能量僅為太陽的1/100,因此格利澤581g不冷不熱,適合液態水存在。

    不過,它與地球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已經被潮汐鎖定。這意味著,它總是有一面沖著母星,另一面背對著母星。于是有一面總是白天,而另一面總是黑夜。但它的公轉周期只有37天,也就是說,一年只有37天,這樣你每個月都可以過一次生日了!

    NGC 604 | 恒星搖籃(NGC 604: Stellar Nursery)

    走了那么久的路,看了那么多行星,下一站讓我們去恒星的搖籃吧!

    NGC604是位于三角座星系內的一個電離氫區。它是一片廣袤的區域,直徑最大為1500光年,是我們與比鄰星距離的350倍。

    大約300萬年前,NGC604開始坍縮成一片稠密的星云,其中醞釀了許許多多恒星,多到足以形成一個球狀星團。顧名思義,球狀星團是一個球狀的星團(咳,這解釋),包含少則數萬顆,多則數百萬顆年齡、組成都差不多的恒星。

    當飛船開過去,將駛入了一片斑斕的光線海洋中。建議停在稍遠處,盡情欣賞吧!

    NGC 1277的超大質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

    走了這么久,你一定累了。不如來到一個宇宙中最奇特的地方來結束今天的旅程——超大質量黑洞。

    為什么不選擇一顆小黑洞呢?這是由于,小黑洞的潮汐力非常大,一眨眼的功夫,你就會被吞沒。即使你福大命大,能在巨大的潮汐力中活下來,當你越過視界僅0.0001秒之后,你就會嗖的一下被拉到奇點。

    但是在超大質量黑洞附近,潮汐力非常溫和。所以,歡迎來到宇宙中已知的最大黑洞——星系NGC127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的質量相當于170億個太陽。

    你將緩緩墜入這無邊的溫柔深淵。時空扭曲帶來難以想象的錯覺,你也許會看到閃爍奔舞的光點……

    誰知道呢?一切皆有可能,說不定你就掉進了高維立方體呢。如果你在里面竟看到了童年的自己,請記得用引力波告訴他:

    “你棒棒的!”

    (編譯:汪汪;via howstuffworks)

    • 發表于 2015-02-05 00:00
    • 閱讀 ( 111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