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航母殺手有哪些?

    《紐約時報》前段時間發布消息,稱美國海軍正在南海同中國交戰,華盛頓號航母已經被毀壞。此消息一出立即傳遍整個互聯網,但后經證實,原來是美中央司令部和《紐約時報》社交賬號被黑客黑掉的緣故。

    航空母艦被人們稱為海上巨無霸,依托數量眾多的艦載機,包括各類預警機,航母不但擁有強大的攻擊能力,更有強悍的防御能力。任何靠近并企圖對它發起攻擊的水面艦艇將首先被航母編隊早早發現,并被殲滅。茫茫無邊的大海,航母戰斗群就像一個海上黑洞,吞噬著一切試圖攻擊它的敵人。

    雖然美航母被擊沉是黑客的“杰作”,但如果新聞是真的呢?殺手可能是誰?

    一、核潛艇

    核潛艇就像一個深海幽靈,它們下潛深,一般可達600米水深,有的甚至能下潛到1000多米,比如前蘇聯建造的“共青團員”號核潛艇。隱秘是潛艇的最大優勢,這讓其成為航母戰斗群最最害怕的對手。

    一般來講,從水面上單純依靠反潛機發現潛艇比較困難,代價也比較大。潛艇最大的敵人就是潛艇,所以,航母戰斗群為了防止被潛艇攻擊,會配備一到兩艘潛艇,它們是組成航母戰斗群的一部分。

    如此說來,要想用潛艇攻擊航母,無異于以卵擊石,因為,你的潛艇還沒靠近航母,還沒發現航母的具體位置,就與正在航母戰斗群周圍上百千米遠游弋的敵方潛艇短兵相接。

    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問題是,誰更有優勢?當然對方的潛艇更有優勢,在無邊的大洋里,敵方潛艇一旦發現你,就會馬上招呼停在航母甲板上,或者正在空中盤旋的反潛機和反潛直升機火速前來群毆你。而你的援兵,你很難通知,因為這需要浮出水面,就算你成功通知了己方,己方的援兵也很難到達,因為航母上80架左右的艦載機,以逸待勞,正隨時恭候你的的到來。

    理論上就是如此,前去攻擊航母的潛艇,在1比1面對航母戰斗群中的潛艇時,優勢真的不大。但,凡事都不是絕對的,還有另外一種模式,以數量取勝,如果用五艘潛艇逐漸靠近航母,用四艘被擊沉的代價換取航母編隊中的兩艘潛艇,那么,這就存在一種可能,還有一艘潛艇幸存下來,它可以長驅直入,殺到航母周圍,給航母致命的一擊。

    在終年都是黑暗的600多米的深海里,僅用空中飛機和水面艦艇去發現潛艇,不是說不能,只是難度還真不小。對于航母來說,發現對方核潛艇最保險的方式就是用己方潛艇,但是假如,己方潛艇的噪音比對方大呢,那么這就會導致一個問題,己方的潛艇還沒發現對方潛艇時,就會被對方首先用聲吶探測到,并被攻擊。

    所以,極其先進的潛艇,或者說比航母編隊中潛艇先進的潛艇,是一個潛在的航母殺手。

    前蘇聯海軍一直盛行著這樣的觀點——航母只有針對弱小敵人才有效,而在大規模、地區性戰爭和與強國的局部戰爭中,航母只不過是個“大靶子”,將在戰爭爆發后的第一時間被摧毀。

    這種觀點導致后來的俄羅斯,不重視航母發展,而是大量建造核潛艇。2004年1月,普京在一次高層會議上得知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的建造困境后,非常震怒,當即表示:“即便把克里姆林宮賣了也要及時造出新一代潛艇來,因為這關系到俄羅斯的未來。”

    可見,為了對付美國航母的威脅,保持一個大國該有的尊嚴,俄羅斯對核潛艇的重視可謂是不遺余力。

    二、"花崗巖"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

    2001年,俄羅斯核潛艇“庫爾斯克”號失事,當打撈工作暫停后,俄海軍每天都要在“庫爾斯克”號失事海域不定時地投放深水炸彈,這是為了防止外國潛艇或深水探測器接近“庫爾斯克”的殘骸。殘骸里到底有什么秘密,讓俄軍花如此大的代價來保護它呢?原來,“庫爾斯克”號內裝備有22枚“花崗巖”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

    1983年,花崗巖超音速反艦導彈服役,這么多年來,它一直是俄羅斯的核心機密,從不外賣。雖然西方特工們千方百計想獲取它的資料,但都無功而返。

    花崗巖反艦導彈最大射程550千米,還有說法是650千米。它是世界上第一種超過兩倍音速的反艦導彈,最大速度為2.5倍音速。可攜帶750千克炸藥或5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

    花崗巖導彈最先進的地方在于采用“領彈”的方式進行攻擊。在多枚花崗巖導彈齊射時,會有一枚升到高空飛行,這枚導彈作為領彈。而其他的花崗巖導彈低空飛行,以防止被雷達發現。高空飛行的領彈把搜索到的情況傳給低空飛行的其他導彈,并引導它們準確攻向目標。據傳,如果領彈被航母的防御系統攔截,其他的花崗巖導彈會有一枚自動升到高空,再次作為領彈。

    三、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東風-21D”瘋傳了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很多年,網上有各種說法,它到底存在不存在,答案是肯定存在,這個可以從我國軍方高層領導的發言得到證實。那么具體性能如何?這個,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就算知道的,也絕對不能說。殺手锏帶來的威懾不光體現在性能上,還有隱秘性上。

    所有的彈道導彈都是打擊固定目標,然而,我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卻能打移動目標,目前,這是世界上第一種能打移動目標的彈道導彈,而它的主要目標就是航母。

    東風-21D射程在2000千米左右,如果把其部署在沿海,那么戰時,可把敵方的航母編隊拒止2000千米外,這也意味著,美軍部署在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等的基地也在打擊范圍之內。

    東風-21D反艦導彈跟其他反艦導彈最大的不同點是,它發射后,會飛出大氣層,以超高速飛行一段距離,來到航母所在區域的上方,最后從航母甲板上空以好幾倍音速垂直入射,就算不裝高爆炸藥,其600千克重的尖彈頭依靠強大的動能也能擊穿航母甲板。只要航母甲板被擊穿,基本上航母也就失去了戰斗力,因為航母的爪牙——艦載機無法起飛和降落。

    相傳,我國的“遠望4號測量船”被東風-21D擊中沉沒,不過此消息還未得到官方證實。另外,我國還在荒漠成功試射了東風-21D彈道導彈。

    除了以上3種比較有名的,有“航母殺手”稱號的其實還有很多很多,舉不勝舉。但是,這方面要么屬于自吹自擂型,比如前段時間新聞上說的臺灣“沱江艦”;要么屬于美軍為獲得更多撥款而故意夸大的類型。

    赫魯曉夫認為,在導彈面前“航母是一具具浮動的鐵棺材”,這種觀點非常片面,因為它只適用于屈指可數的一兩個大國,百分之九十九的國家都不適用。前蘇聯認為,航母只有針對弱小敵人才有效,此話也不是不無道理。

    擊殺航母最難的不是用什么武器去攻擊,而是如何在茫茫大海發現它,所以,航母殺手,絕不是單純的某樣東西,它一定是一個武器系統,囊括偵查、跟蹤和制導等,而這種武器系統只有某幾個大國才能擁有,比如中俄等。

    但這并不是說,在大國如中俄面前,航母就是那么的不堪一擊,如果那么認為,那就錯了。即使是大國,要想徹底癱瘓一個航母戰斗群,也必須是調集大量的軍事資源,并在付出很大代價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 發表于 2015-01-24 00:00
    • 閱讀 ( 114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