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一、新審計報告準則概述
新審計準則誕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審計在金融危機中暴露出的無效性,無法提供真正重要的信息。審計人員掌握了海量的被審計單位的信息,而審計報告中的信息含量卻嚴重不足,監管者需要提高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和時效性。二是國際審計及鑒證準則理事會(IAASB)在2015年發布新制定和修訂的審計報告系列準則,國內的審計準則需要與之趨同。因此,審計報告的改革應運而生。
新審計準則本次發布的內容共12項,其中:新制訂審計準則1項(1504號),實質性修訂的審計準則6項(1501/1502/1503/1151/1324/1521),僅作出文字調整的5項(1111/1131/1301/1332/1341)。最為核心的是新制訂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該準則要求在審計報告中增設關鍵審計事項部分,披露審計項目的個性化信息。
新審計準則的具體目標有四個,如下圖:
二、新審計報告準則應用對象及執行時間表
證監會【2016】35號公告《證監會發布公告要求資本市場有關主體實施新審計報告相關準則》規定“對于股票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即主板公司、中小板公司、創業板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企業(IPO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的非上市公眾公司(新三板公司)中的創新層掛牌公司、面向公眾投資者公開發行債券的公司,其財務報表審計業務,應于2018年1月1日起執行新審計報告相關準則。”
財政部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第六條中規定“本準則適用于對上市實體整套通用目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以及注冊會計師決定或委托方要求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的其他情形。如果法律法規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本準則同樣適用”。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上市實體?與之類似的概念有很多,常見的有“上市公司”、“上市實體”和“公眾利益實體”。那我們一起捋捋吧:上市公司是指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不包括公開發行債券的公司,而上市實體則包括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的公司,所以上市實體要比上市公司的范圍要廣。涉及到的公眾利益的面比較廣泛的公司,比如自來水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等,屬于公眾利益實體,它的范圍比上市實體又要廣一些。總結起來就是,根據概念的范圍來排列,上市公司<上市實體<公眾利益實體。根據上述定義,公開轉讓股票而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新三板企業不屬于準則中的上市實體。
因此,對于不在證監會【2016】35號公告中規定的類型范圍中的企業來說,即一般不涉及資本市場的企業,目前并無強制要求,沒有強制執行新審計報告準則的監管壓力。而新三板中非創新層的企業,財政部在準則的陳述中暫未將其列為新準則的實施范圍,證監會也并未在目前的時間表中對其提出要求。
三、對非上市實體2018年審計工作的影響
根據以上內容可知,一般的非上市實體,在2018年審計工作中可以繼續使用目前版本的審計報告。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既然新三板非創新層企業可能會在未來被要求執行新審計報告準則;而財政部財會〔2016〕24號允許和鼓勵提前執行新審計報告準則。提前進行學習和準備,不管是從應對可能的監管還是提高專業水平的角度,都是有益的。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如果專門應付營業執照年檢,做個審計報告花不了幾個錢,大概兩三百(這也是業內的潛規則),因為提供到工商局的,一般都是假的。到審計事務所給你做一下就可以了。 審計事務所一般都是私人的。
···································^^····································
年審這些審計是由會計師事務所出的,至于花費還是要看公司的具體情況。當然這些單位也是屬于公司類型的,當然也就不是公家的。 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
深圳這邊要看你年資產總額. 如果說你們公司是深圳的話我們這可以出這個報告. 會計師事務所是私人成立,工商局認可的一個單位. 有意來個電話,號碼在下邊.
···································^^····································
根據業務情況,一般都要兩、三千以上吧,做審計報告的單位都是一些公司,私人也是可以設立的。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本文為撰寫中的《A股2018年審計市場報告》摘錄之五,某匿名機構為本報告提供了支持。撰寫中的報告全文可點擊閱讀原文或掃如下二維碼閱讀。
披露2018年報的深圳A股公司一共有286家,占全國的8%,相關的市值為61853億元,占全國的11.5%。
相關的財報和內控審計費用為54827萬元,占全國的8.47%。涉及27家會計師事務所。根據深圳注協發布的2018年會計所業務收入排行榜,有35家證券期貨資格會計所上榜。廣東正中珠江雖在深圳有A股年報審計客戶,但未參與深圳注協排行。這意味著有9家證券期貨資格會計所在深圳有業務,但并無上市公司年報審計客戶。
這286家公司中,可比的275家公司2018年報審計費用比2017年報增加了10.9%,增幅低于去年的13%,但增幅超過全國的水平5.9個百分點。
在27家會計所中:
客戶數量最多的是瑞華,有58家;然后是立信(45家)、大華(41家)
審計收費最多的是普華永道中天,審計收費15501萬;然后是瑞華(6419萬)、德勤華永(5180萬);
戶均客戶收費最高的是普華永道中天,戶均1550萬元;然后是德勤華永(740萬元)、畢馬威華振(634萬元)。
分會計所的分析具體如下三表所示:
深圳注協在4月發布了2018年會計所業務收入排行(參見《德勤華永被奪第一 深圳率先發布2018會計所收入排行榜》)。深圳全行業2018年收入42.03億元,A股年報審計占13%,遠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約7%)。用深圳地區2018年業務收入排行榜對比各會計所的A股2018年報審計收費,可大致推測各會計所的上市公司收入依賴度/重要度。中審眾環、中審亞太、普華永道中天列前三。
(本報告表格可在如下知識星球下載)
深圳曾經有多家證券期貨資格會計所,后來因為被合并、被處罰等原因而消失殆盡。40家證券期貨資格的會計所,并無一家在深圳注冊總部。據悉,深圳注協正在積極推動改變該局面。
(你感興趣哪個地區的A股審計市場?請留言或點贊相關留言。)
(不發廣告、不拼單、說會計事的YCY會計行業觀察微信群。歡迎實名加入討論本文話題。加群請告之稱呼、所在機構、崗位,加微信241322)
相關觀察文章:
一份A股審計報告多少注會簽字?一注會簽多少公司報告?|《A股2018年審計市場報告》摘錄4
大戶在哪里?A股年報審計費用行業排行 |《A股2018年審計市場報告》摘錄3
A股年報審計機構排行榜——客戶數、審計費用、相關市值、相關營收 |《A股2018年審計市場報告》摘錄2
涉5億審計費 A股2018年報變更分析 |《A股2018年審計市場報告》摘錄1
最終3587家 2018A股年報審計市場情況一覽
證監會會計部2017年度證券審計市場分析報告
YCY分析《2017年度業務收入前100家會計師事務所信息》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