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所有企業都需要審計報告嗎?看情況 審計報告有哪些內容

    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需要審計報告的,這得看企業的情況是什么樣子。比如小規模企業(沒多少人)可能連續幾年都涉及不到審計問題。還有就是看企業的需要而定,如果沒有用途或...

    所有企業都需要審計報告嗎?看情況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需要審計報告的,這得看企業的情況是什么樣子。比如小規模企業(沒多少人)可能連續幾年都涉及不到審計問題。還有就是看企業的需要而定,如果沒有用途或有關部門也沒有要求,那就無所謂了。但是話說回來,企業做一做審計報告其實還是很有意義的。

      為什么說企業做審計很有意義呢?因為做審計報告就是對企業的財務情況進行一定的評估,通過審計可以發現財務上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了就能避免稅務的風險。能做審計,建議還是做一下,即使沒什么用途。

      其實正常來說,多數企業一年審計一次。既然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做審計報告,那么什么時候需要做呢。這里簡單地說幾個例子。

      像上市公司、外資企業每年肯定是要做審計的。

      專項審計,這根據需要而定,根據法律或投資者需要對指定問題進行深入調查,或叫稅務健康自查。

      當企業參與招投標時,一般招標單位要求提供審計報告的。

      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根據《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需審計,審計會在每年1月—5月之間進行。主要用于如銀行貸款、公司清算、收購、企業重組、兼并、股東了解經營情況等。

      綜上所述,企業到底需不需要做審計,先看企業情況及用途。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需要做審計報告的。當然,即使沒什么用途,對于一些中型以上企業來說,做一下審計其實還是很意義的。

    ·······································································

    審計報告有哪些內容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審計報告是指審計人員根據有關規范的要求,在對約定事項實施必要的實際程序后出具的,用于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
    一、標準審計報告的基本要素
      標準審計報告的基本要素(九個基本要素)
      1.標題(1-標題);
      2.收件人(2-收件人);
      3.引言段(3-引言段);
      4.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4-責任段);
      5.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5-責任段);
      6.審計意見段(6-審計意見段);
      7.注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7-簽名和蓋章);
      8.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和蓋章(8-名稱、地址和蓋章);
      9.報告日期(9-報告日期)。
    二、審計報告日期
      1.審計報告日不應早于注冊會計師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包括管理層認可對財務報表的責任且已批準財務報表的證據),并在此基礎上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的日期。
      2.確定審計報告日期應考慮的條件
      (1)構成整套財務報表的所有報表(包括相關附注)已編制完成;
      (2)被審計單位的董事會、管理層或類似機構已經認可其對財務報表負責。
      3.審計報告日期的確定
      (1)注冊會計師在正式簽署審計報告前,通常把審計報告草稿和已審計財務報表草稿一同提交給管理層;
      (2)如果管理層批準并簽署已審計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即可簽署審計報告;
      (3)注冊會計師簽署審計報告的日期通常與管理層簽署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日期為同一天,或晚于管理層簽署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日期。

    ···································^^····································


    1,審計報告的名頭(干什么的報告)
    2,給誰的審計報告
    3,為什么要審計
    4,審計出來的項目(包括好的、不好的)
    5,定性依據(法律條文)
    6,定稿日期

    ···································^^····································


    標準審計報告的基本要素(九個基本要素)
        1.標題(1-標題);
        2.收件人(2-收件人);
        3.引言段(3-引言段);
        4.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4-責任段);
        5.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5-責任段);
        6.審計意見段(6-審計意見段);
        7.注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7-簽名和蓋章);
        8.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和蓋章(8-名稱、地址和蓋章);
        9.報告日期(9-報告日期)。

    ···································^^····································


    ·······································································

    東北最著名的百年老店,秋林集團自己把自己玩殘了…..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來源:大貓財經(caimao_shuangquan)

    作者:關雎


    最近幾年,百年老店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北京賣烤鴨的全聚德業績腰斬,天津有十八個褶的狗不理也差評不斷,門店越開越少。


    同病相憐的還有一家東北的百年老店,去過哈爾濱的應該都見識過這家店——開百貨商店、賣大列巴和紅腸的秋林集團。


    不過,秋林的命運可比全聚德、狗不理曲折離奇太多,好歹也是好多億的產業,實控人居然不要了……



    01


    再過一個月,秋林集團的正副董事長就失聯滿一周年了。


    去年的2月15日,秋林集團發布公告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協助天津市公安局,司法凍結了公司股東嘉頤實業、奔馬投資、頤和黃金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這三方股東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超52%的股權,對秋林集團絕對控股。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天,正副董事長也跟著失蹤了。那就繼續發公告吧,2月16日,秋林集團稱與董事長李亞、副董事長李建新失去聯系——公司被當成棄子拋棄了。



    當時公司市值40多億,說不要就不要了,牛!


    本來從權益上講,秋林集團的實控人應該是平貴杰,公司危難之際也該出來表個態。


    但平貴杰在回復監管部門詢問時卻把自己摘了個干凈,按他的說法,雖然權益是他的,但公司都是由李建新和李亞等人控制和負責,自己實際并未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


    股份是我的沒錯,但我說了不算。


    沒辦法,公司內部的5位職業經理人組成了應急領導小組,現任總裁潘建華臨危受命,被推舉為代理董事長,把這個苦差事接了下來。



    “不是想接,我是沒辦法。在這種特殊時期、特殊節點,如果我們不干的話,那企業就徹底垮了。”


    新董事長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人:


    對于公司實控人的有關爭議,秋林集團已經委托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進行調查,由于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失聯,無法與其本人核實,目前還沒有結果。


    “我們也是今年2月過完春節才發現董事長失聯的,一發現了就趕緊找,交易所也在找,我們也在找。”


    一個有著百年歷史傳承的上市公司,董事長說消失就消失,有意思啊。



    02


    別看現在的秋林集團無人接盤,往前推一百多年好歹還算是個“跨國集團”。


    1867年,俄國人伊萬·雅闊列維奇·秋林在前蘇聯的伊爾庫斯克創建了秋林公司,在遠東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從1900年開始,還在哈爾濱設立了分公司,建了一座秋林洋行。


    那個時候的秋林公司頗有異國風韻,不僅辦公用具的木材都是從俄國海參崴運來的,上面還印有制作精良的俄文徽標代號。


    櫥窗里擺的也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名貴百貨,英國與波蘭的呢絨毛料、美國的食品和裘皮大衣、法國的白蘭地酒、香水化妝品等等搜羅備至,也算是中國東北早期經濟實力雄厚的外國工商聯合企業了。


    在創始人伊萬之后,先是匯豐銀行管了4年,再由日本管4年,后面前蘇聯也接管了8年。等到了1953年,秋林集團被交給了中國經營,經歷了幾次擴建之后,秋林集團成為了中國境內第一家百貨公司,甭管是當地人還是游客,到了哈爾濱總要去秋林逛一逛,成了當地絕對的地標。


    當時集團地處哈市繁華商業中心,擁有秋林公司(老樓)和秋林時代購物廣場兩大商場,總經營面積近8萬平方米,旗下還有一家食品廠、一家糖果廠,生產最正宗的大列巴面包和東北之光哈爾濱紅腸。


    1996年的時候,秋林集團還成功在上交所上市,一時間風頭無兩。




    03


    等到了2010年的時候,已經上市多年的秋林集團被人盯上了。


    2010年9月,秋林集團的大股東奔馬集團與李建新控制的頤和黃金簽約,約定向后者轉讓持有的秋林集團股權,對價包括7億現金、頤和黃金控股的奔馬投資16%股權以及置出秋林商廈三部分。


    頤和黃金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天津富鼎投資,天津富鼎投資的大股東為天津中潤科技投資公司(持股90.91%)。


    這個公司早有惡名,幾年前,李建新就因為通過中潤科技搞內幕交易被上交所狠罰了一筆,名聲都臭了,所以這部分秋林集團的股份最后是記在了80后平貴杰的名下。


    就像平貴杰后來澄清的那樣,秋林集團的經營、管理真就跟他這個“大股東”沒什么關系。在頤和黃金入主秋林集團的前后腳,李建新旋即擔任秋林集團總裁,2016年起又就任副董事長。


    緊接著在頤和黃金的官方博客上,還掛出來一篇名為《低調,但不可以平凡:專訪秋林頤和黃金聯盟主席、領先控股集團董事長李建新》的文章:


    “李總興趣十分廣泛,愛讀書,對高科技產品也很感興趣,并且十分善于將所學應用到管理中。他看的很遠,很超前,我們往往都覺得,只有不斷學習,拼命努力,才能稍微跟得上他的步伐。”


    但光是拿到集團控制權還遠遠不夠,怎么才能讓秋林集團這棵老樹開出新花呢?李建新瞄準了黃金業務,連要收購的公司都準備好了。


    2015年,秋林通過收購深圳金桔萊,新增黃金制品、珠寶首飾的設計、加工和批發業務。


    這個深圳金桔萊注冊成立于2009年,僅兩年就變身頤和黃金旗下孫公司,2014年再以10億價格倒騰到頤和黃金控股的天津嘉頤實業名下,不久后就被上市公司以13.5億收購。


    有意思的是,這家成立沒幾年的公司在財務指標上明顯優于行業龍頭,而且幾乎沒有凈經營現金流入……


    初期,效果剛剛的,轉型黃金珠寶業務當年,秋林實現歸屬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63.68%。


    2015年,秋林真是到達了人生巔峰,市值一度超過百億。


    04


    只不過好景不長,在之后的兩年里,公司在2016年、2017年歸屬凈利潤處于連降的狀態。


    • 發表于 2020-11-21 04:10
    • 閱讀 ( 644 )
    • 分類:審計報告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