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為什么需要三年的審計報告呢?每個審計報告各有個的要求,各有個的相關規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審計報告都需要提供三年的。具體得看哪些審計報告了。如招標審計、高新專項審計、清算審計等都要求三年的,還有上市公司也是如此。
招標審計主要是看招標方的要求,一般是提供三年的。招標單位主要是為了了解企業生產規模、經營水平及凈資產情況。有時還要求提供社保情況,看企業的人力資源情況。說明白點,就是看企業是否有足夠的人力,以避免出現項目轉包情況。
高新企業申請高新技術是有政府補貼的,稅務部門要求企業提供三年的審計報告,主要是為了查看這三年是不是都從事研發項目。如果這三年的研發費用沒有達標,那么高新是申請不下來的。
清算審計主要是看稅務部門或工商部門的要求的,上市公司是證監會要求看三年的財務報表情況。
各個公司、企業出具審計報告時,無需糾結為什么要求提供三年的審計報告。要求提供幾年的就提供幾年的就可以了。不要因為糾結這個問題或為了省些審計費用,而耽誤了公司企業大事,要顧全大局為好!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每個企業都可在年檢前做審計報告。但以下企業是一定要做審計的: 1)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即自然人獨資企業或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2)外資企業; 3)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4)從事金融、證券、期貨的公司; 5)長期欠債或做虧損的企業 6)從事保險、創業投資、驗資、評估、擔保、房地產經紀、出入境中介、外派勞務中介、企業登記代理的公司; 7)注冊資本實行分期付款未完全繳齊的公司; 8)三年內有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違法行為的公司。 當然,還有一些專項的審計報告,如:資產抵押等
···································^^····································
要的
···································^^····································
···································^^····································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ID:caimao_shuangquan)
最近幾年,百年老店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北京賣烤鴨的全聚德業績腰斬,天津有十八個褶的狗不理也差評不斷,門店越開越少。
同病相憐的還有一家東北的百年老店,去過哈爾濱的應該都見識過這家店——開百貨商店、賣大列巴和紅腸的秋林集團。
不過,秋林的命運可比全聚德、狗不理曲折離奇太多,好歹也是好多億的產業,實控人居然不要了……
01
再過一個月,秋林集團的正副董事長就失聯滿一周年了。
去年的2月15日,秋林集團發布公告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協助天津市公安局,司法凍結了公司股東嘉頤實業、奔馬投資、頤和黃金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這三方股東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超52%的股權,對秋林集團絕對控股。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天,正副董事長也跟著失蹤了。那就繼續發公告吧,2月16日,秋林集團稱與董事長李亞、副董事長李建新失去聯系——公司被當成棄子拋棄了。
當時公司市值40多億,說不要就不要了,牛!
本來從權益上講,秋林集團的實控人應該是平貴杰,公司危難之際也該出來表個態。
但平貴杰在回復監管部門詢問時卻把自己摘了個干凈,按他的說法,雖然權益是他的,但公司都是由李建新和李亞等人控制和負責,自己實際并未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
股份是我的沒錯,但我說了不算。
沒辦法,公司內部的5位職業經理人組成了應急領導小組,現任總裁潘建華臨危受命,被推舉為代理董事長,把這個苦差事接了下來。
“不是想接,我是沒辦法。在這種特殊時期、特殊節點,如果我們不干的話,那企業就徹底垮了。”
新董事長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人:
對于公司實控人的有關爭議,秋林集團已經委托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進行調查,由于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失聯,無法與其本人核實,目前還沒有結果。
“我們也是今年2月過完春節才發現董事長失聯的,一發現了就趕緊找,交易所也在找,我們也在找。”
一個有著百年歷史傳承的上市公司,董事長說消失就消失,有意思啊。
02
別看現在的秋林集團無人接盤,往前推一百多年好歹還算是個“跨國集團”。
1867年,俄國人伊萬·雅闊列維奇·秋林在前蘇聯的伊爾庫斯克創建了秋林公司,在遠東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從1900年開始,還在哈爾濱設立了分公司,建了一座秋林洋行。
那個時候的秋林公司頗有異國風韻,不僅辦公用具的木材都是從俄國海參崴運來的,上面還印有制作精良的俄文徽標代號。
櫥窗里擺的也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名貴百貨,英國與波蘭的呢絨毛料、美國的食品和裘皮大衣、法國的白蘭地酒、香水化妝品等等搜羅備至,也算是中國東北早期經濟實力雄厚的外國工商聯合企業了。
在創始人伊萬之后,先是匯豐銀行管了4年,再由日本管4年,后面前蘇聯也接管了8年。等到了1953年,秋林集團被交給了中國經營,經歷了幾次擴建之后,秋林集團成為了中國境內第一家百貨公司,甭管是當地人還是游客,到了哈爾濱總要去秋林逛一逛,成了當地絕對的地標。
當時集團地處哈市繁華商業中心,擁有秋林公司(老樓)和秋林時代購物廣場兩大商場,總經營面積近8萬平方米,旗下還有一家食品廠、一家糖果廠,生產最正宗的大列巴面包和東北之光哈爾濱紅腸。
1996年的時候,秋林集團還成功在上交所上市,一時間風頭無兩。
03
等到了2010年的時候,已經上市多年的秋林集團被人盯上了。
2010年9月,秋林集團的大股東奔馬集團與李建新控制的頤和黃金簽約,約定向后者轉讓持有的秋林集團股權,對價包括7億現金、頤和黃金控股的奔馬投資16%股權以及置出秋林商廈三部分。
頤和黃金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天津富鼎投資,天津富鼎投資的大股東為天津中潤科技投資公司(持股90.91%)。
這個公司早有惡名,幾年前,李建新就因為通過中潤科技搞內幕交易被上交所狠罰了一筆,名聲都臭了,所以這部分秋林集團的股份最后是記在了80后平貴杰的名下。
就像平貴杰后來澄清的那樣,秋林集團的經營、管理真就跟他這個“大股東”沒什么關系。在頤和黃金入主秋林集團的前后腳,李建新旋即擔任秋林集團總裁,2016年起又就任副董事長。
緊接著在頤和黃金的官方博客上,還掛出來一篇名為《低調,但不可以平凡:專訪秋林頤和黃金聯盟主席、領先控股集團董事長李建新》的文章:
“李總興趣十分廣泛,愛讀書,對高科技產品也很感興趣,并且十分善于將所學應用到管理中。他看的很遠,很超前,我們往往都覺得,只有不斷學習,拼命努力,才能稍微跟得上他的步伐。”
但光是拿到集團控制權還遠遠不夠,怎么才能讓秋林集團這棵老樹開出新花呢?李建新瞄準了黃金業務,連要收購的公司都準備好了。
2015年,秋林通過收購深圳金桔萊,新增黃金制品、珠寶首飾的設計、加工和批發業務。
這個深圳金桔萊注冊成立于2009年,僅兩年就變身頤和黃金旗下孫公司,2014年再以10億價格倒騰到頤和黃金控股的天津嘉頤實業名下,不久后就被上市公司以13.5億收購。
有意思的是,這家成立沒幾年的公司在財務指標上明顯優于行業龍頭,而且幾乎沒有凈經營現金流入……
初期,效果剛剛的,轉型黃金珠寶業務當年,秋林實現歸屬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63.68%。
2015年,秋林真是到達了人生巔峰,市值一度超過百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