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軟件測試飽和了嗎?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但是今年行情不咋地…跳槽需謹慎…
·······································································
我想學習軟件測試,這個行業怎么樣啊?我現在在南京,有學校嗎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我是學計算機的,我聽身邊的人說這個行業挺好的,是剛剛興起的行業,現在這個行業的人才需求量特別大,至少在這兩三年內都是,南京新街口就有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不知怎么樣,你可以去問問。他們的咨詢QQ542299586
···································^^····································
還好吧,我也在學,說實話,自己要好好學,其實還蠻難的。
···································^^····································
是現在軟件行業是較好的.
···································^^····································
軟件測試屬于IT行業藍領,也就是說別人設計好軟件,然后測試軟件是否可行,需要在眾多的程序代碼里修改數據,非常枯燥,因為技術性不高,自然也不會有高收入。
  
至于南京的北大青鳥軟件測試學校沒必要考慮,基本上是屬于騙錢的。他們以盈利為目的,價格非常貴,三萬左右。
·······································································
社招2年銷售+1年軟件測試,轉行產品,喜提南京產品經理offer,他這樣做的!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梧桐樹237期 洪斌斌 兩年銷售+1年軟件測試 喜提南京產品經理offer
師兄,目前在軟件測試,工作3年了,現在轉行產品還有機會嗎?可能性大嗎?了解到斌斌的情況:
1、目前在二三線城市轉行產品,是一個優勢,有意愿轉行產品經理的人比較少;
2、軟件測試工作熟悉互聯網工作;
3、沒有產品經驗,0基礎。
隨后,建議斌斌可以掌握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論,簡歷上有產品內容。
這天,斌斌發過來消息說:收到了offer,現在準備入職一家做銀行軟件的公司~
太棒了,看到斌斌通過努力拿到了心儀的產品offer,真心為你開心!
經過本人同意,把一手真實的面經,原原本本的發在這里,祝大家早日轉行成功,也祝斌斌在新公司工作順利,轉正成功!
1、介紹下自己,以及最初想轉行的考慮和困難是什么?我叫洪斌斌,17年畢業于南審,畢業以后做了兩年銷售,一年多軟件測試,自己有運營一個營銷自媒體幫助別人做營銷咨詢和銷售文案,閱讀量近50萬了,也幫助過不少咨詢客戶拿到結果。想轉行是因為軟件測試薪資天花板比較低,想提高待遇很慢很漫長,不是一個價值那么容易量化的崗位,也缺少薪資飛漲的機會,并且做技術中年危機感會非常強烈。產品經理是非常吃經驗的一個崗位,尤其是深耕一個細分領域,不像技術可替代性和標準化那么強。另一方面,一直覺得營銷才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產品經理這個崗位需要對人性和行業有深入的洞察,如果涉及到C端,需要很強的業務增長能力,感覺和自己比較匹配,在這個崗位能創造更多價值,有更多拿高薪甚至是一些期權股票的機會。最大的困難是社招0經驗進入產品崗這件事本身就比較困難,一方面是對薪資的預期,之前做測試待遇還不錯,少量降薪是可以接受,降太多心理落差就會比較大。另一方面產品經理社招大部分公司都要求有產品經理的全職工作經驗,簡歷這關就會被大部分公司斃掉。Boss直聘,所有的面試邀約都是boss直聘來的,我覺得可能是師兄簡歷模板的原因,把梧桐樹項目重點先突出來了,可能其他網站都是固定模板非常突出工作經歷,然后hr一看沒有產品經理工作經歷就把簡歷篩選掉了。所以投簡歷我覺得可以聚焦在boss直聘上。對于具體公司,其實我一般都不會準備太多關于公司個性化的東西,因為我感覺比較費時間,只會看下boss直聘上的公司介紹業務介紹,了解下大概的行業和業務內容。網站介紹的福利作息情況等等。4、面試過程中,都問了哪些問題,你是如何回答的?最重要的問題你覺得是哪些個?這個是幾乎100%的面試都會問到的問題,自由發揮的空間也非常大,我覺得這個時候的自我介紹可以多聯系產品崗位相關方面展開,因為面的就是產品崗位。我會簡單介紹下自己之前的工作經歷和大概的成績績效,然后介紹自己為什么想轉行產品經理,為轉行產品經理我做了哪些準備(體現自己的學習力和付出)。在這個過程中最好能把自己做產品的優勢穿插進去,因為面試過程就是自己給自己塑造價值的過程,有一切能展現自己產品特質的機會都需要抓住,我的一個大概自我介紹是這樣的:面試官你好,我叫洪斌斌,17年畢業于南審,畢業以后做了兩年多銷售工作,一年多軟件測試工作,我想轉產品經理。原因是測試天花板比較低,并且做互聯網技術容易中年失業。并且我覺得我的優勢是營銷,在產品經理崗位有很多可以經驗復用的地方,例如對市場對商業的判斷力,小到一個需求,大到一個產品有沒有市場,它的市場數據表現怎么樣,會有一個比較精準的判斷,否則研發測試運維市場等所有工作都是浪費,這一點非常重要,更多的營銷和產品相關的方面簡歷第二頁有多一些的詳細介紹,您可以看看。那么為轉行產品經理我做了哪些準備呢,首先我進行調研產品經理崗位到底是怎么回事,主要做什么,看了大量的網絡文章,調研以后發現這個崗位確實很適合自己。然后大量閱讀產品相關的書籍,目前大概讀了十幾本書。并且網上買了一些產品經理的培訓教程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并且做了一份產品輸出,像是簡歷上的文檔原型圖之類的,都是我自己做的,希望在垂直細分領域的產品經理方向持續深耕和發展。二、你為什么要轉產品經理?轉產品經理你有什么優勢?這個問題前面說過了,又放在這邊我覺得這個確實很重要,甚至是不為了面試,我們需要真切的好好的問下自己,我為什么要轉產品經理?我轉產品經理到底有什么核心優勢?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優勢?如果不考慮清楚這些問題,或者在產品經理這條路上,三五年后,十年后,自己的情況無法走到頂尖或者符合預期的一個標準,那寧可不要選擇這條路。錯誤的選擇,往往是最大的成本,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覺得這是做產品經理之前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關于產品經理核心競爭力和未來發展之類的,我想大家已經看過太多網文,我這里只說下我面試中的發現,當下的面試企業他們想要什么樣的產品經理,想要我有什么樣的特質。我最大的感觸是溝通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先說溝通能力,和面試官聊得過程中,很多應聘的產品經理想做很純粹的產品經理,不希望和用戶有深入的交互,不想去醫院政府那里詳細的溝通需求,就想銷售把需求帶回來,坐在辦公室里做個純粹的畫圖產品經理,我想這樣的畫圖產品經理市場上可能會有很多,缺乏溝通的意愿或者說能力,我覺得這樣是做不好產品經理的,因為不了解一線需求,一線市場,都不去了解對方,做出的產品如何讓對方滿意?都不去了解一個女生,不去她發生交互,如何抱得美人歸?還有一個是邏輯思考能力,很多面試官會吐槽他們現在的產品經理,說做出的產品浮于表面,不去深挖底層的需求和邏輯,很多特殊場景和流程都考慮不到,連公司自己這關都過不了,更別說讓客戶滿意了。我覺得這個需要產品經理有很強的研究精神和邏輯思考能力,不斷的追問為什么,不斷的探求底層的需求和本質到底是什么,對人性和行業不斷的深挖。一個被舉爛的例子:馬車跑的慢,對方需要的不是一匹更快的馬,而是一輛轎車。判斷下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我覺得高中數學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標準,如果高中沒好好學習,那可以網上找些邏輯思考方面的測試題對自己進行測試一下。答:前期收集、挖掘需求,然后進行用戶調研、需求分析,用戶畫像,畫出核心業務流程圖,功能導圖,原型圖,需求文檔,和開發進行交互,高效的傳達自己的產品想法。接下來就是項目管理職能,開發,測試,運維,市場等。然后是根據上線的市場表現進行數據分析和產品迭代。大概的框架是和流程是這樣,每一步都有一些注意點和方法論,這些方法論的深度和有效性是決定產品經理水平高低的因素,也是產品經理需要不斷深挖和深入研究的方面。十個面試官有十個不同的回答,有的說是讓產品活下來,有的說是邏輯和溝通能力。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是溝通表達能力(和需求方溝通,和研發溝通),邏輯思考能力(往行業和人性底層思考,各種業務場景異常場景的全面考慮,各種業務流程的梳理),如果是C端還要加上業務增長能力(公司做軟件產品就是用來賺錢的,只不過B端的成交中心在銷售側,C端的成交中心就是產品本身)。社招的同學一定要想好自己的優勢,如果可以,最好是找之前工作經驗相關的行業的產品經理,因為可以經驗復用。如果是實在無法相關需要自己去挖掘出之前的工作經驗對產品經理工作有什么真正的價值和幫助,例如我做過測試工作,經常和研發打交道,也懂一些技術,溝通成本低,測試設計需要全面的考慮各種各樣的業務場景包括異常場景,這種全面的思考和場景抽象能力是可以經驗復用的。如果實在找不到相關的點就一定要在梧桐樹項目上狠狠的下功夫,例如把B端C端的界面都做出來,盡可能全面細化,把盡可能多的亮點和場景體現在項目上。有一場面試中面試官就問到我沒有想到的場景,比如學生預約上課,超過預約時間了但是老師還沒點擊同意界面怎么顯示?后續怎么操作?是否要設計一個軟件或者功能模塊來對產品進行分析和客戶管理為后續迭代做參考?怎么設計?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細化的點。我做的是在線一對一家教APP,我的回答是抽點傭金和細分廣告,因為都是大學生和應試教育學生群體,這些廣告會比大雜燴廣告收入更高。然后面試官又問高多少,我沒答上來,因為沒有那么具體深入去研究過。如果可以,關于盈利模式大家還是可以針對自己的項目盡可能細化一下,盡可能深入一下,比如大概抽幾個點的傭金,現在市場廣告的大概價位等等,有備無患。投入成本我回答的是20萬左右,不包括市場成本。然后面試官說20萬也不是很多(感覺面試官挺有錢),這個項目你說的那么好,完全可以找兩個同學朋友甚至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搞起來,為什么不去做?我的回答是這是我轉產品經理一個練手的項目,主要的疑慮可能還是對于市場的不確定性。他說你不是調研過了嗎?為什么還有不確定性,我當時的說法是調研的人數還不夠多,只是練習。我覺得這個回答也不是很好,如果現在,我會這樣回答:調研只是進行市場預判的一個參考因素,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市場風險是具有各種各樣不確信因素的,如果說做幾十個訪談,幾千幾萬份問卷就能準確預估市場的話,就不會有那么多人創業失敗了。甚至說用戶調研的市場參考因素在50%以下,更多的還是對行業和人性深入的理解和洞察,結合調研情況進行決策。七、你說你洞察人性,舉一個你洞察人性的例子,還有之前進行業務增長的案例。這個是個人特殊情況,我想說的是我們說自己的優勢時,一定要有理有據,一定要用客觀事實來支撐,只有事實是令人信服的,其他都是個人觀點,千人千面。就像100個人說自己熟悉java,水平肯定參差不齊,是知道java的基本類型和語法,還是能寫出一個飛機大戰小游戲,還是能獨立做出一個完整的APP,這是不一樣的。描述自己的優勢一定要具體,能用事實證明才可以。面試了幾家發現好像不符合南京市場行情,于是后來調工作,再低確實我也是沒法接受。對于社招轉行來說,之前薪資其實和現在崗位關系不大,其實不能作為參考標準。但是人性是很難舍棄現有利益和放棄對比的,所以平常心來看待。如果你覺得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成功轉行,可以薪資預期調低一點,等面試過了再溝通談薪或者以后有經驗了再調薪或者漲薪。如果你覺得必須能接受的工資,那就說,雙向選擇篩選,只是如果這樣需要為后續考慮,也許你的預期真的不符合市場行情,那就會轉行失敗,是否能接受回歸老本行?最好的薪資參照物是已有offer的薪資,先拿offer,再談薪。當然,也不能妄自菲薄,要自信,每個公司的薪資標準也不一樣,我報出預期薪資的時候,有些公司面試官覺得很驚訝,有些面試官覺得很正常,我的offer也是超出我的預期薪資的,希望這件事本身也能給社招的同學打打氣。5、你覺得面試官在面試中最看中了你哪些點?為什么?溝通表達能力,目前的工作是幫助銀行做營銷管理軟件,需要和銀行進行大量的需求溝通。我做過兩年銷售,并且面試中口才表達也可以看出來還不錯。業務增長能力,因為我之前做營銷咨詢就是通過營銷手段幫助咨詢客戶進行業務增長。面試官直接就和我說看中我的這兩點能力,一是和銀行的需求溝通應該沒問題,二是想讓我探索目前的軟件還有哪些業務增長的點可以挖掘。6、你覺得面試中最難的事情是什么,最讓你開心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對于我來說的話,我覺得最難的可能就是討論薪資,因為對于一個0產品全職經驗的社招選手來說,很多公司把全職工作經驗作為薪資非常重要的參考標準,那我的薪資可能和一個應屆生就會差別不大,這和我的預期是相差甚遠的。7、共計面試了幾次,失敗了幾次,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導致?面試了8次,失敗了5次,拿到offer3個(其中一個是上午面試,下午發offer,決定入職)第一家:失敗。做心理咨詢,賣各種測評課和老師咨詢時長的,載體是微信公眾號。公司不大,大概30人的規模,面試官比較年輕,問我預期薪資,又和我簡單溝通了一下市場行情我又說了預計薪資,然后面試就結束了,很顯然,在南京地域,他覺得我0產品經驗,和預計薪資標準不符合。第二家:失敗。公司介紹是做餐飲軟件的,招的產品經理崗位是做支付方向的,所以這是導致我面試前不會過多了解一個公司情況的原因,因為招你做的崗位很可能不是公司介紹里面的內容,我覺得面談的時候會比較清楚。這家也是失敗告終,最后微信人事原因答復是不匹配,還是需要有經驗的。簡歷在那里,你讓我過去面試做啥呢?可能是人事缺KPI了。并且試用期六個月薪資打折,人事每個環節都要靠近一周才通知,本身就對該公司印象很差,以小見大,很多事情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