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美國政府咋“腦暴”?

    智庫(Think Tank),顧名思義就是儲備和提供思想的“倉庫”。按照蘭德公司創始人科爾博莫的定義,智庫就是一座“思想工廠”,一所沒有學生的大學,一個有著明確目標和堅定追求,卻同時無拘無束、異想天開的“頭腦風暴中心”。

    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1月下旬公布的《2014全球智庫報告》顯示,美國是全球智庫研究能力最強大的國家。在全球6681家智庫中,美國擁有最多,共1830家,比“智庫十強國家”中的其他9國總和還要多。其中,美國共有布魯金斯學會、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蘭德公司、外交關系委員會及伍德羅·威爾遜國際中心6家入選全球“十大智庫”。在每年運營經費上,美國“十強智庫”擁有5.6億美元,而非美國的全球“十強智庫”卻只有1.1億美元。其中,美國首都華盛頓是全球擁有智庫最多的城市,高達350多家,全球“十強智庫”中的5家坐落于此。

    自二戰結束以來,智庫對于西方各國內外政策的制定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美國,智庫以精準全面的分析研判、與政界廣泛深入的聯系以及在社會公眾中的強大影響力,左右著美國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重大決策,以至于有人將智庫稱為繼立法、行政、司法、媒體之后的“第五權力”。

    一般而言,美國智庫以推出國家安全戰略、對外戰略、政府改革綱領以及導彈技術、對外援助政策研究等“金點子”為使命,以影響聯邦和地方政府的政策選擇、制造“主義”引導民眾為目標,以研究產品遠離金錢、不直接轉化為財富的“非盈利”特征為標榜,以不受公司、政府、利益集團左右的“獨立性”為基本操守。

    美國主要智庫的負責人一般由重量級人物出任,比如前總統克林頓夫婦的密友、前常務副國務卿塔爾伯特擔任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猶他州前州長、前駐華大使洪博培擔任大西洋理事會主席,前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擔任蘭德公司總裁,而國務卿克里目前仍是伍德羅·威爾遜國際中心理事會成員。為此,智庫特別是主要智庫在美國政府的政策醞釀、形成、決策、評估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盡管美國智庫標榜自己獨立、客觀和公正并能夠跳出利益藩籬,但這些所謂的原則和宗旨在不斷遭受質疑。《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調查發現,美國一些頂級智庫與利益集團關系曖昧。塔爾博特在擔任布魯金斯學會主席后,通過大力籌款等措施積極擴張,使得該機構的財政收入從2003年的3200萬美元激增至2013年的1億美元。即使在美國出現金融危機,其他智庫入不敷出的關頭,布魯金斯學會的收入仍蒸蒸日上。研究發現,布魯金斯學會變得越來越依靠公司、富豪、外國政府或公司,公司捐款比重從2003年的7%提升至2013年的25%。在該學會日前舉行的烏克蘭問題政策研究報告發布會上,主持人不無感慨地說,盡管8位前政府高官在很多問題上觀點相左,但在對烏提供致命殺傷性武器方面卻“驚人地一致”。此間人士指出,該報告的出臺有著深厚的美國國防軍工企業背景。

    智庫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途徑

    美國政治學家托馬斯·戴伊認為,主要的政策規劃機構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而政策規劃組織由智庫、咨詢公司等組成”。具體來看,智庫在美國外交決策中發揮三方面作用。

    首先,智庫通過研究和分析,探求和形成新的政策主張。每到總統換屆之際,主要思想庫特別是與當政者思想傾向一致的智囊機構,無不忙著為新任總統編寫報告,獻計獻策。20世紀80年代,傳統基金會向里根政府提供《領導者的職責》,90年代進步政策研究所向克林頓政府提供《變化的職責》等長篇政策報告。作為全球第七大智庫,蘭德公司在冷戰時期完全主導了美國的核戰略、艾森豪威爾“軍工聯合體”治國方略、肯尼迪外交政策,策劃了越南戰爭,謀劃了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戰”計劃等。蘭德公司總裁羅文與美國政治人物切尼、拉姆斯菲爾德、佩里、沃爾福威茨等人先是給克林頓總統寫信,后來完全主導了小布什政府的外交軍事戰略,最終消滅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

    其次,美國社會“旋轉門現象”決定了智庫具有政府人才儲備功能。美國的政治任命模式造就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官員體制。隨著每次政府更迭,司局級以上的官員更換人數眾多。離開政府后,相當一部分官員流入智庫,“蟄伏”起來。一旦自己所認同的政黨東山再起,智庫精英再入政府機構,由研究者變為決策參與者。如前總統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進入CSIS,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入主卡內基和平基金會等。而拉姆斯菲爾德更是在政壇和智庫間長袖善舞,他于1975年10月底被福特總統任命為新的國防部長,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國防部長;1977年,他在離開內閣后擔任蘭德公司董事會主席;2001年,他出任小布什內閣的國防部長,成為歷史上最年長的國防部長。

    第三,智庫通過出版書刊、舉辦各類交流活動、利用媒體宣傳等方式,力圖使這些主張獲得公眾的支持和決策者的青睞。近半年多以來,前美國副總統切尼在企業研究所,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和布熱津斯基、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范平明在CSIS,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澳大利亞前總理吉拉德在布魯金斯學會,國務卿克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學院等發表演講,同與會者交流互動。美國主要智庫出版書刊,如布魯金斯學會出版的《布魯金斯評論》、CSIS的《華盛頓季刊》、蘭德公司的《蘭德評論》、大西洋理事會的《大西洋月刊》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中亞高加索研究》等,已成為政府官員和研究人員的必讀之選。

    美國智庫與當代中國研究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智庫有關中國問題的研究陣容、成果均勝以往,“中國學”終成氣候和規模,成為美國國際問題研究的“顯學”。

    冷戰以后,中美關系發展雖然起起伏伏,但總體上是“斗而不破”、豐富多彩,為美國智庫的中國問題研究提供了源頭活水。從戰略定位看,美對華關系先后定位為“非敵非友”“建設性戰略伙伴”“戰略競爭對手”“建設性合作”“利益攸關方”“新型大國關系”等多個階段。從突發事件看,先后發生“銀河號”事件、臺海危機、炸館事件、撞機事件、“網絡竊密”等危機事件。從交流程度看,中美兩國元首互訪和會晤、戰略與經濟對話、經貿往來、人文交流之密切,實屬罕見。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智庫的中國問題研究空前活躍。

    盡管有以《即將到來的美中沖突》為代表的“中國威脅論”、以《中國有那么重要嗎?》為代表的“中國無足輕重論”、以《中國即將崩潰》為代表的“中國崩潰論”等極端著述和言論存在,比如企業研究所屬于保守派智庫,出了不少像巴菲爾德、卜大年、李潔明等強硬反華的“中國通”。與企業研究所類似,傳統基金會的中國問題專家大多以反華聞名,如沃爾澤、布魯克斯等。但這些絕非主流,絕大多數中國問題專家還是抱著嚴肅態度看待和研究中國的。

    作為最老牌的智庫,著名的布魯金斯學會積極跟蹤中美關系的重大事件,經常舉辦研討會,邀請政界、學界的知名人士參加,就中美關系的最新動向進行討論。其中國研究項目首位主任貝德有著27年的外交生涯,大部分時間待在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無論是在共和黨政府還是民主黨政府,貝德都得到重用,先后出任過國務院、白宮、商務部等與中國業務有關的政府要害部門。作為奧巴馬第一個總統任期的對華政策首席智囊,貝德2012年推出著作《奧巴馬與中國的崛起》,認為“未來總統需要在對華政策中把握正確的平衡,既維持美國的力量與警覺,又不落入經典的安全困境,奧巴馬總統掌握了這種平衡”。卜睿哲目前擔任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他曾擔任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認為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十分關鍵。該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認為,美中元首會晤可以從更長遠和更廣泛的角度審視美中關系,推動雙邊關系繼續向前發展。

    蘭普頓擔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學院中國項目主任,被認為是美國的首席“知華派”學者。曾擔任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主席的蘭普頓,每到美中關系發展處于關鍵期,特別是美國國內反華浪潮涌來之時,總能挺身站出,撰寫相對客觀的文章。

    在CSIS“亞洲項目部”,最活躍的“中國通”非高級研究員格拉澤莫屬。中文名字為葛來儀的格拉澤,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外交和安全政策、美中關系、海峽兩岸關系以及東北亞政治和安全問題。她與兩岸關系密切,每年多次到兩岸進行調研。格拉澤對于美中關系的一個基本判斷是“雙方仍然會是競爭與合作的綜合體”。

    拉迪是彼得森國際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稱得上是對中國經濟事務最精通的學者之一。與一些西方觀察家認為中國經濟出現“國進民退”不同,拉迪對中國經濟的成功做出了不同的解讀。他在其新書《中國民營企業的興起》首發式上表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活動在許多領域已經高度市場化,“其成功的每一步都與市場和民營企業的異軍突起密不可分”。

    (作者:韓顯陽,光明日報駐華盛頓記者)

    • 發表于 2015-03-10 00:00
    • 閱讀 ( 1328 )
    • 分類:其他類型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