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樣東西對貓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就像網絡上無數的圖片所展示的,任何箱子,大箱子、小箱子,形狀不規則的箱子,都沒關系。只要在地上、椅子上甚至是書架上放個箱子,很快就會看到貓將其霸占。

那么,箱子到底具有什么樣的奇特魔力,讓貓如此著迷呢?與貓做的許多古怪事情一樣,科學家對此也沒有完全弄明白。箱子能提供一個很明顯的捕獵優勢:貓是伏擊型獵手,而箱子可以提供出擊前(和撤退時)的絕佳躲藏場所。不過,這其中肯定還有更為復雜的原因。
幸運的是,行為生物學家和獸醫們提出了其他一些有趣的解釋。事實上,當你把所有的證據綜合在一起,你可能會發現,貓或許并不是喜歡箱子,而是需要箱子。
應對壓力的策略
想理解貓科動物的心思是出奇的難。盡管貓并不是很理想的實驗對象,但還是有相當數量的貓類行為研究(當然,這些貓是實驗用貓,并非一般的家貓)。這些研究大部分出現在50多年前,它們都明確指出了一點:貓可以從封閉的空間中獲得舒適和安全感。
支持這一觀點的理由有很多。對于那些身處壓力環境中的貓來說,如果在其中放入一些分隔的空間,如箱子等,可以給它們的行為和生理學帶來顯著的影響。
荷蘭烏德勒支大學的獸醫克勞迪婭·芬克(Claudia Vinke)是近年來關注收容所貓咪壓力水平的研究者之一。在荷蘭一家動物收容所內,她將新到來的家貓分成了兩組,給其中一組提供了箱子,另一組則沒有。她發現兩組貓咪的壓力水平出現了顯著的差異。在新的環境中,那些獲得了箱子的貓明顯適應得更快,壓力水平也低得多,更愿意和人類進行互動。
幾乎所有的貓在遇到緊張情況時,第一反應就是往后退,躲起來。克勞迪婭·芬克說:“躲藏是貓在遇到環境改變和壓力時采取的行為策略。”無論是對野外環境中的貓,還是生活在你家里的貓,這一點都是成立的。只不過,野外的貓會躲到樹頂或洞穴之中,你家里的貓則在鞋盒中尋求安寧。
逃避問題
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指出來,貓其實很不擅長解決沖突。引用《家貓:行為背后的生物學》(The Domestic Cat: The Biology of its Behaviour)里面的話來說:“貓似乎并沒有發展出像其他更適應群居的物種一樣的沖突解決策略,因此它們可能通過回避對方或減少活動來避免激烈的遭遇戰。”
因此,貓更傾向于逃避問題,而不是去解決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一個箱子常常代表著安全區,一個所有焦慮、敵意和不必要的關注都會統統消失的地方。
當然,這些解釋也存在問題,貓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喜歡鉆箱子,但按前面的解釋,鉆箱子是似乎貓情緒有問題或面臨壓力時的表現。日本的Maru以愛鉆箱子而聞名,但看起來它并沒有什么壓力問題。
“如果合適我就坐”原則
機智的觀察者會發現,貓不僅喜歡箱子,而且還會在許多古怪的地方放松。有些會蜷在洗手池里,有些則喜歡躲在鞋子、碗、購物袋、咖啡杯、空蛋盒和其他狹小局限的空間里。這也就引出了貓喜歡小箱子(和其他看似不舒服的空間)的另一個原因:它們感到冷了。
根據2006年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一份研究,家貓的熱中性帶(恒溫動物個體代謝量最小時的環境溫度范圍)是30到36攝氏度,在這一范圍內貓會感到舒適,不用產生多余的熱量來保持體溫,或消耗代謝能量來降溫。這一溫度范圍剛好比人類的熱中性帶高出約6.7攝氏度,因此如果在夏天看到鄰居家的貓趴在柏油路中間曬太陽,你不必感到奇怪。
這也能解釋為什么許多貓喜歡蜷在小箱子和其他奇怪的狹小空間內。瓦楞紙板是很好的隔熱材料,狹窄的空間使貓不得不蜷成一團,反過來有助于它保存熱量。事實上,國家研究委員會的這項研究還發現,大多數貓窩的周圍溫度都在22攝氏度左右,比貓的熱中性帶的最低值還低差不多10攝氏度。
所以,事情是這樣的:箱子既能夠保暖,又能夠減壓,貓可以在里面躲藏、放松、睡覺,偶爾還能給和它們一起生活的人類來個突然襲擊。
(編譯:任天)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