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通信基站的輻射到底大不大?

    日前,一張運營商的公告引起互聯網熱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鐵塔公司聯合發出公告,因合肥某地因為居民強烈反對基站安裝,運營商取消當地基站建設,手機信號也不予保證。這份公告不是個例,在廣東中山也出現了一份。

    其實,這些年來,隨著電信建設的發展,基站與居民的矛盾一直存在,居民擔心輻射,不愿意在小區或者家庭設立基站,而運營商沒有基站就無法保證小區的手機信號。最后的結果,往往是運營商把基站偽裝成人畜無害的東西(例如假樹),或者運營商掏錢給居民補償。如今運營商用聯合公告的方式強硬地讓居民二選一,還是比較新鮮的。

    輻射和信號究竟應該留那個?居民的要求有道理嗎?運營商為何又突然強硬起來了呢?

    一、基站輻射到底大不大?

    基站有輻射是盡人皆知的,問題在于基站的輻射是否影響到了居民的身體健康,或者說在現代社會中,基站是否算嚴重的輻射源。

    其實,中國對于無線電輻射的規定還是非常嚴格的,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評估人體在電磁場中所受影響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對于正常使用時距離人體20厘米以內的便攜式發射機產品(如手機、Pad),通過比吸收率(SAR)來判定電磁場強度,單位通常是瓦/千克。

    另一種是對于正常使用時距離在人體20厘米以外的固定臺式發射機產品(如通信基站),通過電磁場對人體照射的計算來判定電磁場強度,單位通常是微瓦/平方厘米。

    這兩方面,我國制定的管理標準都相當嚴格,以SAR美國的標準是1.6瓦/千克,歐洲的標準是2.0瓦/千克,而我國的標準是1.0瓦/千克。

    在基站方面,我國的《電磁輻射防護標準》(GB8702-88)中也規定了手機頻段的輻射照射限值為一天24小時任意連續6分鐘的平均功率密度為40微瓦/平方厘米,而美國的是600微瓦/平方厘米,兩者相差了整整15倍。歐盟和日本則是450微瓦/平方厘米,也遠遠高于中國的標準。

    而實際在執行的時候,運營商考慮到信號的疊加,工程施工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內。

    需要注意的是,基站這個東西是很高大的,距離人的距離相當于遠。輻射的強度與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真正的輻射強度遠沒有人們想象得那么大。

    上海市環保局輻射環境監督站實測結果表明,一棟與基站的直線距離約200米的居民樓。檢測人員用綜合場強儀檢測磁場輻射值。經過檢測,該居民樓的磁場輻射平均值為0.38微瓦/平方厘米。一棟離基站直線距離約100米的居民樓,輻射值為0.41微瓦/平方厘米。湖北省環境保護廳輻射環境管理站的檢測人員,檢測了基站安裝頂樓住戶家的輻射值為0.31微瓦/平方厘米。

    就是說即使就在基站附近,因為基站鐵塔本身的高度,人所受到的輻射也很低的。

    對比一下家里的無線路由器,常見的TP-LINK TL-WR841N空閑時測試結果:20.1μW/cm2,滿載時測試結果,27.4μW/cm2。

    再對比一下手機,蘋果手機待機測試結果:17.1μW/cm2,蘋果手機通話測試結果:93.1μW/cm2。

    結果是手機高于無線路由器,高于基站。

    而真正有輻射危險的是老舊的手機,在信號嚴重不佳時加大工作功率時的輻射。GSM手機最高發射頻率能達到2W,這個才是危險的級別。而拆除家庭附近的基站,恰恰是降低信號強度,逼迫手機增加發射功率,提升輻射。

    所以,基站的輻射有,但是相比生活中的其他電子設備算比較小的。而拆除基站,反而會迫使手機加大發射功率,把輻射提升到危險的水平。

    二、居民的要求

    雖然基站的實際輻射很小,但是居民往往不會去檢索資料,對實際情況做了解。而是看到這么大一個東西在小區,自然而然的把輻射想象的很恐怖。

    于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有的居民聚集鬧事,無論誰來說都沒有用;有的居民漫天要價,不給天價的補償,就不允許在小區內安裝;甚至有居民去故意破壞安裝好的基站設備。

    其實,居民不是不知道基站與信號的關系,只不過他們的訴求是。要保證我的通信質量,但是不能在我小區裝,裝到其他小區就行。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就是居民的要求,對此運營商很無奈。各個小區全部這樣,信號是無法保障的。而花錢買路,成本不說,很多地方是花錢也不行的。

    而運營商一直是三家競爭的關系,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為了自己的網絡進小區,實際構成了競爭關系。這就讓居民和小區物業更加有恃無恐。誰家給錢多就讓誰家進來。周圍居民的選擇權實際上被少部分人給侵占了。

    三、鐵塔公司的強硬

    2014年7月,鐵塔公司正式成立,網業分離成為趨勢。因為鐵塔公司有三家的股份,設備三家共用,此前的三家競爭關系沒有了。

    運營商沒有內部競爭,可以共同進退,就有了與居民討價還價的權利。我們注意到,現在出現的這兩份公告,都是四家共同署名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鐵塔。

    如果小區居民繼續以輻射為由不允許基站設備安裝,那么運營商就可以撤出小區,讓這個小區成為通訊盲區。對運營商來說,這個小區即使沒有信號,小區居民也得用移動電話,因為他們出了小區還得用。運營商的收入不會減少,反而少了一筆基站建設的費用,何樂而不為呢?

    鐵塔公司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運營商在談判中的地位。電信運營商在基礎設施建設時,有了自來水公司與電力公司的地位。沒有人敢對自來水管和電線鋪設指手畫腳。也沒有人敢收自來水管和電線的過路費,而未來,基站建設也會有這個地位,當必需品獨家壟斷的時候,居民是沒有討價還價能力的。

    四、政府的責任

    在鐵塔公司成立之后,網業分離。而負責網絡建設的鐵塔公司成為事實的壟斷者。這種壟斷者固然可以解決一些之前的問題,回絕居民的無理要求。但是壟斷地位一旦被濫用,則有可能嚴重損害公共利益。

    現在是居民不反對就可以安裝基站,未來會不會必須要新建小區的居民、物業公司繳納基站安裝費才去安裝呢?而居民只能在交錢和沒信號之間選擇,這無疑也會損害居民的利益。

    而在合理需求與漫天壓價之間的度,就需要政府來掌控,自由競爭下的利益是自然形成的,可以交給市場。而壟斷行業下各方利益的保護則需要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來進行調控,保護無議價能力的弱勢一方,避免壟斷方過度貪婪。

    所以,基站本身的輻射并不可怕,居民的訴求大多是不合理的,而隨著鐵塔公司的成立,電信運營商從過去的忍氣吞聲變成了有恃無恐。這雖然有助于電信設施的普及,回絕居民的不合理要求,但是,我們也要警惕這種壟斷地位被濫用,政府在制造出壟斷公司的同時,也應該負起監督的責任。

    (作者:maomaobear)

    • 發表于 2015-06-21 00:00
    • 閱讀 ( 78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