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孩子感冒了需要用抗菌素嗎?

    秋冬季節,孩子容易感冒的時節。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感冒發燒鼻水,立刻就給阿莫西林,甚至更高級別的抗菌素就用上了。可是,真的需要嗎?抗菌素真的管用嗎?抗菌素的副作用你了解嗎?

    抗菌素的濫用已經成了一個全球的大問題,近幾年耐藥菌的泛起是在讓人憂心忡忡。為了遏制兒童上呼吸道感染(俗稱的感冒)時抗菌素的濫用,美國疾病控制中CDC和美國兒科協會AAP今天(2013年11月19日)聯合發布了新的上感抗菌素使用指南,呼吁廣大兒科醫生慎用少用抗菌素,非必用不可的情況下才使用。

    美國AAP的統計數字說,每5次兒科就診就有一次醫生會開抗菌素,導致全美每年大約有5千萬張抗菌素處方。考慮到中國抗菌素可以輕易買到,這個情況估計要嚴重得多得多。全美每年有大約1千萬張抗菌素處方是用于呼吸道疾病,而這其中大多數是無益的。抗菌素的濫用導致不必要的副作用,促進耐藥菌的產生,而且加重醫療負擔。如不及時遏制這種趨勢,大量耐藥菌的繁殖終將導致抗菌素失去作用,到時候面臨的是可怕的無藥可治的恐怖時代。

    具體如何判斷是否有必要用抗菌素呢?因為這個指南是針對醫生寫的,普通家長讀起來會比較吃力。我簡單翻譯一下。給各位兒科醫或家長做個參考。

    抗菌素的使用總結起來就是3個原則:

    1.首先要判斷是否細菌感染。因為大多情況是病毒感染,而病毒感染使用抗菌素則有百害無一利。那哪些情況是細菌感染呢?

    上呼吸道感染大致分三種: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竇炎,急性咽炎。各自判斷標準如下。

    細菌性中耳炎:中耳滲出以及炎癥表現如耳膜中或重度膨出,或者非外耳炎引起的耳液外漏,或輕度的耳膜膨出加耳痛或者耳膜紅腫。

    細菌性鼻竇炎:癥狀越來越糟,或非常嚴重。什么叫癥狀越來越糟呢?具體就是早期病毒感染恢復一段時間后出現新的發燒且加重,白天咳嗽,或流鼻水;什么叫嚴重呢?發燒39度以上,或者膿性鼻水;或者咳嗽或鼻水10天以上而未見改善。

    細菌性急性咽炎:判斷細菌性咽炎是需要做咽喉涂片或者培養的,只有下列情況出現兩種或以上,建議做細菌檢查:發熱,扁桃體紅腫或滲出,前頸部淋巴結壓痛或腫脹,沒有咳嗽。特別強調不要經驗性的用藥。

    2. 如果照上述所說確認了細菌感染,用抗菌素前也要考慮具體利弊,平衡效益和副作用。只有下列情況下使用抗菌素才是有益的:

    細菌性中耳炎:只有非常嚴格定義的中耳炎,NNT(number needed to treat)是4,也就是說,需要治療4個病人才能有一人獲益(NNT是個復雜的醫學概念,恕不詳述)。抗菌素對于避免并發癥沒有作用。

    細菌性鼻竇炎:同樣只有臨床嚴格確定的鼻竇炎,通常在用藥后3天和14天起作用。抗菌素對于避免并發癥沒有作用。也就是說,與很多人認為的“不吃藥會惡化”的想法正相反。

    急性咽炎:只有確定是A組鏈球菌感染的咽炎才有益處。抗菌素能縮短病程,避免猩紅熱,也可能能防止進一步傳染給他人。抗菌素對于避免并發癥的證據很弱。

    如果需要用抗菌素,首選阿莫西林,單獨或者加克拉維酸。

    如果非確定細菌感染,使用則不帶來任何用處,反而導致腹瀉,皮炎,假膜性腸炎,耐藥菌。

    3. 正確用藥。

    細菌性中耳炎:對于2歲以上的孩子,單側中耳炎,沒有嚴重癥狀的,考慮觀察(不用藥)。如需用藥,則短期用藥(7天)。

    細菌性鼻竇炎:對于長期持續癥狀的患兒,考慮觀察。

    急性咽炎:一日一次阿莫西林。

    不推薦使用三代頭孢菌素或者阿奇霉素。

    當然,我翻譯的只是個大略原則,臨床情況千變萬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請仔細閱讀CDC和AAP的新的指南的細節。家長也不要自己判斷用藥,請咨詢兒科醫生。但這些原則作為一個基本方針,對于那些喜歡動輒使用抗菌素的家長或成人,也算是一個行動指南了,再不要強要醫生開抗菌素了。


    • 發表于 2013-11-21 00:00
    • 閱讀 ( 127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