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接吻有風險,操作需謹慎?

    接吻確有可能傳播疾病。據報道,有段時間,為避免流感疫情繼續發展,墨西哥當局勸導民眾見面時不要接吻。另一些國家也發布了類似的建議。更有趣的是,墨西哥某電視頻道決定將在正拍攝的連續劇中,剔除擁抱、接吻等激情戲,改用姿勢、眼神傳情達意。

    接吻真有那么可怖嗎?答案是Yes。同其他流感一樣,甲流也是通過飛沫或密切接觸傳播的。換言之,呼吸道里的病毒,在咳嗽噴嚏時,會隨飛沫散布在空氣里。數字表明,一次咳嗽平均釋放3000個飛沫,而一次噴嚏可使飛沫以167千米的時速傳播,1秒鐘內就可以到達6米之外。接吻這種親密接觸,不但將直接身陷“災區”,還會近距離吸入對方呼吸道排出的病毒飛沫。從這點看來,少一些接吻是有道理的。恰如一則流感預防訣竅所言:不接吻,不擁抱,男女見面光傻笑。

    口腔是微生物繁衍的天然良田,單是細菌就有700余種,13毫升唾液里的細菌約是中國人口總和。那接吻會不會引起感染呢?你無需過分擔心,大部分微生物屬于無害的正常定植,能與人體和平相處。只有在身體免疫力變差、口腔環境改變或口腔黏膜破損及牙齒疾病等等情況下,這些微生物才可能“犯上作亂”。

    口腔內病菌作怪,最常見的如口臭。惱人的氣味,甚至會讓接吻成為難事一樁。原來,潛伏在舌下或牙齒的細菌,能分解蛋白質產生含硫氣體,形成臭味。還有一種病,叫做“接吻病”(Kissing Disease)。去年,球員孫悅甫一登陸NBA,便中了“接吻病”的招。這個病看起來很華麗,其實說白了就是E-B病毒引起的單核細胞增多癥。這種病毒在唾液腺中自我復制,存在于口腔分泌物中,能通過口水、飛沫傳播。因此,一個持續時間十秒以上的“啵”,足以讓病毒傳播給對方,這也就是“接吻病”一名的由來。此病常見于青年人,據說確與接吻過頻有一定關聯。研究顯示,90%以上的人會在生命某一時期罹患此病。值得欣慰的是,此病并不嚴重,身體的免疫系統完全可以對抗它,在你感覺到倦怠不適、發燒喉痛前早已被消滅。

    吻能傳病,蓋因這是一種口水交換式的親密接觸。換言之,口水、唇舌、口腔內的病菌是致病關鍵。比如,唇皰疹是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在嘴唇上留下的杰作———白色小水庖,它就能通過接吻而傳播。春夏之交,好發于兒童的手足口病,流出的口水就含有病毒。

    乙肝與艾滋病,能通過接吻傳播嗎?這是個值得細說的問題。一般的,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盡管唾液里也會有艾滋病毒,卻沒有接吻傳播艾滋病的病例報道。原因可能是,唾液中艾滋病毒含量低微,不足以造成感染。乙肝的傳播方式則廣泛一些,包括母嬰、輸血、密切接觸及性傳播等。法式深吻或在接吻時被咬傷,還是有可能感染乙肝的。

    總之,接吻雖好,謹慎為上:別在錯誤的時間、地點親吻錯誤的對象。

    (整理自新知周刊)


    • 發表于 2013-11-06 00:00
    • 閱讀 ( 1250 )
    • 分類:其他類型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