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夢,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早的探夢者

    夢是一個古老的謎。人為什么會做夢?夢有沒有特殊的含義?夢對我們有何影響……諸如此類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盡管古往今來,探索夢之奧義的人無以數計,但終究因不得其法而誤入歧途。甚至連流行一時的弗洛伊德關于夢的學說,即認為夢是被壓抑的潛意識欲望的觀點,在今天看來,也基本屬于主觀臆斷之列。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夢可能跟鞏固記憶、解決問題和調整情緒等過程有關。比如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神經學家羅莎琳德·卡特賴特認為,當一天結束時,大腦往往依然在繼續做著某些白天未完成的事情,如情感和工作等等,于是在睡眠中,一些相似的舊記憶被喚醒,和新的記憶糅合在一起,形成夢境。

    基于這些新的認識,科學家正積極地利用夢來改變人們痛苦的記憶,解決困擾他們的情感問題,并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比如說一種手段是,根據人們的需要訂制夢境,讓經常做噩夢的人做輕松快樂的夢。而所謂的“訂制夢境”,其實又跟另一個發現有關,即每個人經過適當的訓練,都可以控制和操縱自己的夢——電影《盜夢空間》甚至把這一觀點推向極致,認為我們未來或許還可以操控他人的夢境。

    當夢的科學向前發展的時候,人們回顧歷史,忽然發現,這些觀點和發現其實都并不新鮮。早在19世紀,有一位叫德理文的法國侯爵,就利用類似的手段,得到過相近的結論。他的工作被遺忘了一個多世紀,今天重見天日,人們吃驚地發現,他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多么富有前瞻性。


    誘導自己做清醒夢

    德理文侯爵從事研究的“試驗品”,是他自己的夢。他一生中記錄下數以千計離奇古怪的夢。但比起他做的夢來,他的生平就顯得平淡多了。1822年,他出生于巴黎一個貴族家庭。年少時,他是個聰明的學生,后來成為一名著名的東方學家和中國文學翻譯家。在他13歲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很容易走神。從這時起,他開始用文字記述自己做的夢。

    在經過了200多個夜晚的觀察之后,他發現自己甚至具有了夢見他在記錄夢的本領。他想:假如再朝前走一步,讓他在夢中完全知曉自己在做夢,那會怎樣?沒過多久,他就等來了一個機會。一周之后,他再一次夢見自己在記錄夢,但這一次,在他酣睡的頭腦中,意識卻在努力“醒”來。“我明確地意識到我在做夢”,他說。他努力訓練這項本領。15個月之后,他每晚上做的,已經都是清醒夢,即一種夢者在夢中保持清醒,知道自己正在做夢的夢。

    清醒夢和能誘導自己做此類夢的人,對于今天的人來說,當然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在侯爵生活的那個年代,卻是一個前人未探索過的領域。侯爵很快發現,在清醒夢中,自己既是魔術師,又是觀察者。一次,他發現自己在夢中看到,一名婦女在一條荒僻的街道被兩個蒙面人襲擊。由于手頭沒有武器救她,他在夢中停下來想了一下,想起在他屋子里壁爐上方懸掛著一把劍。“即刻,我甚至還沒來得及跟自己說什么,就發現手上已握有一把明晃晃的劍了。”另有一次,他發現自己夢中在一座迷宮里被一個怪物追趕。最后,當他在夢中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戰勝它時,他看到,“怪物立刻停止了對他的嚇唬,相反,不斷地騰躍,發出響聲,看起來很滑稽。”

    用香水誘導夢境

    那些離奇的夢中冒險激發侯爵更多地從科學的角度來考察夢。那個年代,最早的心理學家正著手探索人在睡眠時的意識狀態。德理文侯爵意識到,他的技巧賦予他獨一無二的機會去探索夢境。

    首要的任務是,鑒別夢是從哪里來的。那個時候,唯心主義者認為夢有著超自然的起源,但侯爵提出,夢是由過去的記憶碎片拼湊而成的。為了驗證這個觀點,他在做清醒夢時,總要時不時地停一停,記下夢景的細節,像夢中見到的街牌、店鋪等等,然后醒來時去一一核對。他發現,所有夢中見到的東西,都能從白天的活動中找到蹤跡:甚至連夢魘中那只上下騰躍的怪物,都可以追溯到他在教堂一側看到過的哥特式淺浮雕。

    侯爵還認識到,夢并不是白天生活的簡單重演,而是經常包含離奇的人物和地點,有時候,由一個變形為另一個,就像我們漫不經心的遐想,一個記憶會帶來另一個記憶。這是現代關于記憶鞏固理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對侯爵而言,這為他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法,讓他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設計夢景。在一次到法國南部山區的旅行中,他讓自己經常停下來聞一聞香水。在旅行結束幾個月之后,他讓仆人在他睡覺時灑幾滴香水在枕上。那些夜里,他一次次夢見了他在那次旅行中見過的栗子樹和山巖。

    為現代夢學描繪了藍圖

    盡管他在夢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侯爵還是為自己無法為夢建立一個合理的理論而苦惱。他在1867年的一本著作中,沮喪地承認了自己的失敗:“我只能為夢的理論提供一些材料,至于這個理論,有待天賦比我高的人去建立和完成。”

    遺憾的是,后來的夢學家把夢的理論建立在截然不同的基礎之上。譬如,后來的弗洛依德致力于從壓抑的欲望來解釋夢,最終讓夢學研究在科學界聲名狼藉。只有等到像腦成像技術這類現代的“讀心術”出現之后,研究者們才慢慢把夢學當作一門嚴格的科學來重建。

    當科學家們這樣做的時候,他們的理論在侯爵的書中早有了大致的藍圖。例如,最近的大腦掃描顯示,海馬體,即鞏固一件事情短期記憶的腦區,在睡眠時高度活躍,看起來好像正把短期記憶轉移到別的腦區做長期保存。轉移時,涉及把舊記憶和新記憶聯系起來、以便對新記憶分門別類處理的過程。當我們清醒時,這個過程在意識的控制下,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一旦我們入睡,大腦就進入一種“無政府狀態”,新舊記憶會產生各種離奇的組合,并投射到我們夜晚的夢景中。

    一些現代的夢學家甚至嘗試像侯爵所做的那樣,在受試者睡著時,用與記憶有關的氣味和聲音來喚起那些記憶。最近,神經學家還在研究,當一個人做清醒夢時,大腦中究竟發生了什么。他們認識到,清醒夢具有重要的價值,因為在清醒夢中,夢者依然有著自我意識,而自我意識在人類的意識中占據著中心地位。

    盡管與夢有關的大多數事情至今對于我們依然是個謎,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在探索夢的離奇王國時,終于遠離主觀的臆測,把腳踩在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這一步來之不易,為此,我們要感謝100多年前的德理文侯爵。

    • 發表于 2015-08-16 00:00
    • 閱讀 ( 80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