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經常說吃飯的時候不要狼吞虎咽,這還是有道理的。相比狼吞虎咽的人來說,吃飯慢的人會更容易覺得自己已經吃了很多并產生飽腹感。不僅如此,吃飯速度慢的人其BMI指數也會更低。但是,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弄明白為什么吃飯慢與身材苗條有關。
為了研究吃飯的速度對飯后饑餓感的影響,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實驗——讓志愿者用吸管喝番茄湯。志愿者被分成兩個小組,分別以不同的速度喝下400ml的番茄湯:一組以每秒5.9ml的速度喝湯,中間休息四秒鐘;另一組以每秒5.4ml的速度喝湯,中間休息十秒鐘。然后研究人員分別在剛吃完飯和飯后兩個小時詢問他們是否覺得自己飽了。結果顯示,不管是剛吃完飯還是飯后兩個小時,吃飯慢的人總是覺得自己吃得很飽。在兩個小組中,吃飯速度較慢的小組成員往往會高估自己的飯量,統計顯示他們會認為自己比另一組的人多喝了108ml的湯。
至于吃飯慢的人是否對零食的需求也比較小,科學家說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他們推測“飽腹感”能讓人食欲大減,有助于減肥。但是一旦忍不住開吃,就根本就停不下來。在該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兩組被測試者都吃一些糕點(比如,奶油吉士卷和巧克力餅干),結果顯示兩組成員吃的糕點數量基本一樣多。

其實環境也會對食欲產生影響,如:美味多汁的牛排就會對味蕾產生刺激,使人們在不餓的時候也會有想吃的沖動。哈佛大學的研究員Ann McDonald說:“胃產生的激素對饑餓感和飽腹感都有影響。”
脂肪細胞產生的荷爾蒙利普丁(能調節食欲的激素,譯審注)可以根據身體攝入和吸收的脂肪量向大腦發送信號,其他的荷爾蒙則由胃調節。研究人員發現,荷爾蒙利普丁和大腦分泌的荷爾蒙多巴胺相互作用,從而使人們在飯后產生愉悅感和飽腹感。也就是說,吃得快的人,其荷爾蒙系統并沒有充足的時間運行。
有減肥想法的人們可以嘗試這種方法,因為通過細嚼慢咽可以讓他們慢慢體會愉悅感和飽腹感。
(譯審/編輯:CR Yang)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