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報道,位于中蒙邊境線的新疆第十師一八三團獨立營地,一種叫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蚊子泛濫成災。盡管現在已入秋,但是當地氣溫仍高達30℃,白紋伊蚊仍十分活躍。據當地居民介紹,他們平時外出需要穿長袖和長褲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才能免受蚊蟲的叮咬,但是當地的牲畜以及寵物糟了殃:雞、鴨竟被白紋伊蚊咬死,豬也因忍受不了白紋伊蚊的叮咬撞墻而死,連毛發較長的狗也逃離不了它們的叮咬。如此具有殺傷力的蚊子,人們也送了一個頗為霸氣的名字給它:Tiger mosquito,中文譯名為“亞洲虎蚊”。事實上,這種蚊蟲不僅叮咬讓人難以忍受,它們的擴張以及傳播疾病的能力,也是“無愧”于這個名字。
亞洲虎蚊原本只生活在東南亞,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一些島嶼上。20世紀后期,它們逐漸擴散至非洲、中東以及美洲地區。事實上,亞洲虎蚊擴散到其他地方的時間可能提前很多,這可從當地的一些歷史及事件推斷出來。只不過,真正記錄的是從20世紀末開始。
1980年左右,亞洲虎蚊在法國首次被發現,之后擴散至歐洲大部分地區。1987年,位于美國東南部的阿拉巴馬州首次發現這種蚊蟲,隨后也逐漸擴散至全美大部分地區。據了解,當年它們是通過輪胎貿易進入美國的,因為輪胎中有積水,存活下來的亞洲虎紋蟲卵或是幼蟲孑孓就這樣在美國擴散開來。現在它們已在美國32個州被發現,但仍主要分布在美國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如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等地也零星地發現了它們的身影。未來它們會擴散至美國各州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因為隨著氣候變暖,它們逐漸向更北、更冷的地區進行擴散。至于亞洲虎蚊對中國不同地區的公共健康帶來,目前這方面鮮有數據,我們只能通過零星的報道,發現它們出現在中國很多地方,至于它們給公共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目前尚未有數據來說明。亞洲虎蚊的確有驚人的適應以及擴散能力,目前,已經有人在寒冷的南極大陸發現了亞洲虎蚊。

亞洲虎蚊除了令人恐怖的叮咬外,它們在傳播疾病方面也不容小覷。它們可傳播20余種疾病。亞洲虎蚊是很多病毒以及病菌的中間宿主,如尼羅河病毒、登革病毒以及屈曲病毒(Chikungunya virus)等,這些病毒對人來說,都有致命性,稍微放松,極有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疫情。最近,美國南部地區爆發的尼羅河熱疫情,是否與亞洲虎蚊的擴散有關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一種對美國人陌生的屈曲病毒已經悄然進入美國境內。根據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報道,2014年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人感染了屈曲病毒,這種病毒以前只出現在拉丁美洲法屬圣馬丁島(St Martin island)上,屈曲病毒在當地已經感染了大約50萬人。根據進一步調查發現,傳播屈曲病毒的媒介有原本是埃及伊蚊,而現在亞洲虎蚊在這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早在亞洲虎蚊來到這里之前,這種病毒由埃及伊蚊進行傳播,當亞洲虎蚊入侵這里后,它們逐漸適應當地氣候,成為主要蚊蟲類群,亞洲虎蚊于是就成為了傳播屈曲病毒的主要媒介。
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埃及伊蚊在寒冷的冬天會死亡,這也是屈曲病毒之前并沒有大規模爆發的主要原因,但是隨著具有更強適應能力的亞洲虎蚊出現在當地,它們能夠在寒冷的氣溫中存活下來,這不僅使得這種傳染病傳播得更加有效,而且傳播范圍會更廣。有資料顯示,這種屈曲病毒還可以與亞洲虎蚊協同作用,能增強它們的繁殖能力,從而更好地進行病毒傳播。由于雌蚊的卵巢發育需要動物包括人類的血液來進行“滋潤”,因而雌蚊的天性中非常嗜血,它們給我們的公共健康帶來嚴重的挑戰。

如何防治它們?除了需要定時清理我們生活附近區域的積水以及水坑外,我們也最好是遠離有竹林的地方,因為它們也會躲藏在竹林中生存,伺機而行。此外,我們還可通過噴灑藥物來控制亞洲虎蚊的種群數量。
當然,最好的方法是生物防治了。數年前,巴西為了控制蚊蟲傳播登革熱,開始在野外釋放基因經過改造的雄蚊,這種雄蚊同雌蚊進行交配后,它們就不會產生出可繁育的后代來,由于研究者在野外大量地投放這種基因進行修飾的蚊子,因而當地亞洲虎蚊的種群得到有效的抑制,幾乎90%以上的亞洲虎蚊被消滅。近年,我國中山大學教授奚志勇及其他團隊,也通過改造雄性蚊子,從而使得交配后形成的給胚胎不能正常發育,降低蚊子種群數量,減少疾病傳播,這種方法也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雜志上。但是這種方法是否在更大面積有效?我們仍不得而知,民眾對這種基因修飾的蚊子也心存芥蒂,有很多人甚至抗議利用轉基因蚊子來控制亞洲虎蚊,擔心它們殺傷力更強以及生產出超級蚊子出來。
蚊子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上億年。當我們在擔憂地球上的其他物種是否因氣候變暖而逐漸消失時,這類物種卻能很快地適應氣候帶來的變化、繁衍生息。由于擁有極強的生命力,亞洲虎蚊在同其他蚊蟲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它們已然成為一個國際問題,在全球氣候變暖的驅使下,它們分布范圍更廣,帶來的公共健康問題也更大。
(注:頭圖來自mrmr.biz)
【參考文獻】
Gratz NG. Critical review of the vector status of Aedes albopictus. Medical and Veterinary Entomology (2004) 18, 215–227.
Aleszu Bajak. Asian Tiger Mosquito Could Expand Painful Caribbean Virus into U.S. 2014.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