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世界衛生大會確立的“世界保健日”。在這各種養生保健理論頻出的年代,各類保健品充斥人們的視野。面對眾多的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1. get保健食品的正確理解方式
保健品是保健品食品的通俗說法。根據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第3.1條將保健食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小編提醒:保健食品往往是對日常飲食的補充,它們本質上仍屬于食品的范疇,只是針對特定的適宜人群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2. 保健品 = 藥品?保健品能代替藥品嗎?
人們借助保健食品有時也能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功效,那么,保健品就等同于藥品嗎,這兩者到底有著怎樣的區別呢?
首先,一個是食品,一個是藥品,有著本質的區別;從功能上講,保健食品能調節人體的機能,但肯定是不能代替藥品的。保健食品是把食物當中的某種或多種營養素濃縮提取,相比于一般食品營養素含量多出了幾倍、幾十倍。對于缺乏營養素的人來說,補充保健品有助于身體快速有效地吸收營養。但保健品和藥品之間是不能劃上等號的,想依靠保健品來治病也是不可行的,生病就要及時就醫,不能隨意亂吃。

3. 如何科學地食用保健品?
有人說,為什么要吃保健食品?飲食均衡就能攝取該有營養。有人反駁,文明病多起于偏食、亂食,正常飲食對多數人來說是知易行難,適時補充是必要的。那么,我們究竟該不該吃保健品,又該怎樣吃呢?
怎么吃保健食品,或許可以遵循這三大原則:
第一:缺什么,吃什么。若是缺乏膳食纖維、鈣、維生素D等基本營養,粗糧、蔬果、豆腐、魚蛋肉、堅果等就能滿足需求。
第二:咨詢專業意見。如果真的不清楚哪些可吃?怎么吃比較合適?可尋求專業營養師的意見。
第三:避免過量食用。任何食物都是過猶不及的,營養品也是這樣,切不可多吃。

4. 所有人都適合吃保健品嗎?
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保健品。保健食品中的維生素礦物質類基本適用于所有人群,但對于一些富含蛋白質的保健食品像有肝腎疾病的人群就要慎重選擇。
經常服用一些藥物的人群,在選擇保健食品時就要特別注意服用量。例如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選擇魚油時就要注意每天的服用量。而長期食用精細的保健品,會導致老年人胃腸功能退化。
術后需要補充鈣質、膠原蛋白,又吃不了多少飯菜的人群,可以食用一些保健品補充身體所需。為了讓保健食品更好的發揮作用,建議在購買時咨詢專業營養師,學會科學地選擇保健食品,不盲從、不亂吃。
(作者:宋兵兵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報看多了,你也想分享?機會來了!知道日報招募作者啦!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