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嘆的盲人觸覺
謝爾蓋是俄羅斯一位神奇的盲人,他在14歲時意外失去雙眼。經過長時間訓練,謝爾蓋憑手指觸摸能辨別很多東西,甚至還能辨別不同的顏色。
有一次,一個女性朋友要求謝爾蓋辨別她頭發的顏色。謝爾蓋將這名女子的頭發在手中握了很長時間,可仍然無法說出她的頭發具體顏色。最后他做出了大膽的推測:你頭發的色彩有的是紅色,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黑色。結果這位朋友大吃一驚,立刻贊不絕口,因為不久前她確實將自己的頭發染成了流行的“雜色”,其中主要的就是紅色、白色,并保留了部分黑色。
因為謝爾蓋的手指能“辨別”顏色,所以他完全能夠分辨跳棋的顏色,所以他能夠在下跳棋時從混雜的棋子中,準確區分自己和他人的棋子。
科學家通過研究證實,盲人手指的敏感度比一般人的確高很多,許多盲人甚至能閱讀幾乎平坦的文字。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盲人大腦分管視覺功能的區域被分管觸覺的區域給擠占了,結果導致分管觸覺的區域擴大了,因此觸覺的靈敏度就大大提高了。
盲人的手指觸覺靈敏度高得驚人,一般人的靈敏度能有多敏感呢?

人的手指究竟有多敏感?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很不簡單。因為研究手指觸覺的靈敏度涉及多個角度,如凸凹與平坦,以及軟硬、粘滑、冷熱和干潮,等等,要全面科學衡量這種種觸覺差異,其實很難做到十分精準。不過,科學家認為,因為手指觸覺中最常用的是凸凹與平坦的分辨,所以這種觸覺靈敏度的高低,基本上就可以代表人手指整體靈敏度的高低了。
那么,人的手指究竟有多敏感呢?最近,瑞典一個由材料學家和心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制造了16個特殊的聚合物,這些聚合物上面有一系列非常精細的平行脊狀結構,脊之間的距離在300納米到90微米之間,高度在7納米到4.5微米之間,其中還有一個沒有脊的平坦表面。我們知道,1納米是1米的10億分之一,只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八萬分之一。當物質的整體尺寸小于100納米時,就成了人們肉眼難以分辨的微觀物體了。
究竟人的手指能分辨出這微觀世界里的“山脊”嗎?在實驗中,研究小組給20名志愿者分別戴上眼罩,要求志愿者一律都用食指在聚合物表面上滑動,每次比較兩個不同表面的差異。結果顯示,志愿者能夠確切感知到這些納米級別的“山脊”,其相互之間的感覺差異幅度平均只有13納米。
這個實驗表明,即便無法和盲人的觸覺相比,一般人手指對物體表面的感覺細膩程度也是非常驚人的,而且這種觸覺感知能力相互之間差異不大。

手指觸覺妙用多
科學家指出,因為在人體觸覺中,手指觸覺是最常用的,所以揭開手指觸覺靈敏度的奧秘,對解決人類相關問題意義重大。
如對于斷手或斷臂的人來說,在安裝上假肢后,雖然恢復了手的作用,但手的觸覺卻幾乎是永遠難以恢復了。不過前不久歐洲一家機器人實驗室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研發出來了一種通過電腦控制的仿真人機器手——“數字手”。這種神奇的手徹底顛覆了“鉗狀機器手”的不雅外觀,還具有以假亂真的人類皮膚“外表”,機器人有了這種手,就能對物體的表面有觸覺,斷手的人借助它,也能通過這種手傳遞的數字信號,讓大腦獲得感知。
如今對人手指觸覺靈敏度的研究成果,很快就能賦予“數字手”更多的觸覺信息,這樣可以讓這種手獲得與真人手指觸覺幾乎一樣的觸覺,這對斷手者和機器人來說,無疑都是重大喜訊。
不僅如此,掌握了人手指觸覺的奧秘,還有利于人們制造出更受人歡迎的商品。一般來說,無論是何種商品,消費者都喜歡仔細摸摸,憑觸覺來評判商品的優劣,然后才決定是否購買。因此說觸感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定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對于商品制造者來說,除了要求商品的外觀、氣味好之外,還要給消費者提供好的觸覺。而深刻理解觸覺的奧秘,才能在商品材料和加工過程中,滿足消費者的觸覺感受。
【有獎調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領域專家為您提供個性化服務,你會來體驗嗎?——點我拿獎品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