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什么?他們在萬圣節雕的居然不是南瓜?

    秋越來越深了,冬天的腳步近了。隨著公歷10月即將結束,在媒體和網絡上,“萬圣節”三個字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了。

    一提到萬圣節,很多人會想到南瓜燈,想到化裝游行,想到熊孩子“不給糖就搗亂”的惡作劇,想到各式各樣的鬼魂和巫師。然而嚴格地說,這些都和萬圣節沒有關系。

    萬圣節和萬圣夜原本是兩個節日

    萬圣節是諸圣節(All Saints’ Day)的俗稱,本是天主教等基督宗教的宗教節日,時間是11月1日。天主教把諸圣節定為彌撒日,每到這一天,除非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否則所有信徒都要到教堂參加彌撒,緬懷已逝并升入天國的所有圣人,特別是那些天主教歷史上的著名圣人。緊隨諸圣節之后的是11月2日的諸靈節(All Souls’ Day),這一天緬懷的則是已逝但還未升入天國的靈魂,信徒們會祈禱他們早日升天。

    雕刻南瓜燈也好,化裝游行也好,“不給糖就搗亂”的兒童游戲也好,其實都是萬圣節前夜(Halloween,通常簡稱“萬圣夜”)的節俗。顧名思義,萬圣節前夜就是諸圣節的前一天——10月31日的晚上。盡管按照天主教傳統,諸圣節的一些活動從這個晚上就開始了,然而細究起來,這一天其實并不是正式的宗教節日。在很多講英語的西方國家,萬圣夜之所以過得有聲有色,其實是因為人們保留了一個叫“薩溫節”(Samhain)的古老凱爾特節日的很多節俗。說白了,萬圣夜就是一個被基督宗教改造過的“異教”節日,難怪天主教會要反復強調,10月31日的萬圣夜只是“世俗”節日,11月1日的諸圣節才是真正的圣日。


    凱爾特人屬于印歐人的一支。大約8萬年前,現代人走出非洲。大約4萬年前,其中一支從西亞到達歐洲,這些“克羅馬儂人”是歐洲最早的現代人居民。然而在大約4500年前,從東歐黑海-里海草原擴散開來的印歐人也進入歐洲,自西向東侵占了克羅馬儂人的地盤。凱爾特人就是其中主要占據中歐和西歐的一支。

    印歐人中還有另一支日耳曼人,緊隨凱爾特人之后進入歐洲,主要占據北歐的荒涼之地。但到大約公元前6世紀,日耳曼人也開始擴張,先是南下中歐,再自西向東侵占了凱爾特人的很多地盤。英語就是日耳曼人中侵占英格蘭的盎格魯-薩克遜人的語言。如今,凱爾特人只分布在愛爾蘭、蘇格蘭和英格蘭西部,以及法國的布列塔尼地區,很多人都不怎么講本民族的語言了。

    盡管如此,凱爾特人的很多文化卻像他們的基因一樣延續了下來,薩溫節就是其中之一。在凱爾特人看來,一年可以分成夏半年和冬半年,夏半年從5月1日開始,冬半年從11月1日開始。在兩個半年過渡的時候,活人所在的此世以及死人和神靈所在的彼世之間的大門會打開,兩世的靈魂可以自由來往。然而,因為5月1日的五朔節標志著充滿生機的夏天很快到來,所以它主要是活人的節日;與此對應,11月1日的薩溫節預示著寒冷肅殺的冬天即將降臨,所以它主要是死人的節日。

    萬圣夜雕南瓜燈的由來

    在中世紀,基督宗教傳入凱爾特地區,原始宗教文化遭到了打壓和清洗。文獻記載,天主教的諸圣節本來是5月13日,到公元835年,教宗額我略四世正式把它改到11月1日,有學者認為就是為了引導凱爾特人把他們過“鬼節”的舊風俗轉成紀念天主教圣人的新習慣。然而,長久根植于一個民族心中的文化,又豈能那么容易被徹底抹去?千年以來,薩溫節的一些節俗雖然屢經變革,卻仍然保留下來,雕刻南瓜燈就是其中之一。

    起初,愛爾蘭人習慣把一些蔬菜根中間挖空,在外殼上雕出鬼臉,然后在萬圣夜的時候擺到家門外面。雖然已經皈依了天主教,但是他們仍然相信在10月31日這天晚上會有靈魂和魔鬼從彼世過來,在街上游蕩。擺上這些雕刻的菜根,在里面點一支蠟燭,可以保護自己的住宅不受它們侵害。這些菜根燈籠后來在英語中被叫做Jack-o’-lantern,直譯是“燈籠杰克”。

    有了這個名字之后,愛爾蘭民間便往上附會了酒鬼杰克施巧計困住魔鬼的傳說。這個傳說版本很多,有一個版本說,杰克在萬圣夜遇到了前來要把他的靈魂收走的魔鬼,杰克希望在死之前吃一個蘋果,讓魔鬼爬上蘋果樹去摘。趁魔鬼在樹上的時候,他急忙把一個銀十字架釘在樹皮上,這樣就把魔鬼困在了樹上,直到魔鬼許諾永不收走他的靈魂,他才放魔鬼下來。許多年過去,酒鬼杰克壽終正寢,上帝不愿意讓他進天堂,魔鬼有言在先,也不讓他進地獄。于是他的靈魂只能一邊打著菜根雕成的燈籠,一邊在黑暗中永不止息地流浪。

    愛爾蘭人雕“燈籠杰克”用的材料主要是蕪菁(也叫蔓菁、變蘿卜),此外也用甜菜頭、蕪菁甘藍(也叫瑞典蕪菁)甚至馬鈴薯。然而在遷居新大陸之后,他們發現南瓜是更好的雕刻材料,不僅個頭大,而且里面的瓤在成熟之后變得很軟,很容易掏出來。就這樣,從19世紀中期開始,南瓜燈在美國逐漸流行開來,成為萬圣夜的重要標志,最終又因為美國文化的影響而聞名全球。

    如今,中國人也逐漸熟悉了萬圣夜這個節日,也開始在這一天雕刻南瓜燈。當然,多數人只是覺得這樣很好玩而已,至于它后面的那些宗教文化,大家其實都不太關心。有人批評萬圣夜之類“洋節”大舉入侵中國,是崇洋媚外的體現,是消費主義至上的可悲后果。這些批評自然也不能說沒道理,可是換個角度來說,恰恰是這種世俗的消費主義有助于文化的全球性交流,有助于世界人民之間的理解和溝通,而不是敵視和對抗。我們要感謝消費主義對某些“神圣性”的消解,否則,如果世界大部分地區的人文景觀都像某東北信風帶干旱地區,那就太可怕了。

    美國人雕的原來不是南瓜

    不過,從植物分類學的角度來說,美國人用來雕“南瓜燈”的瓜其實常常不是南瓜,而是西葫蘆和筍瓜。

    南瓜(學名Cucurbitamoschata)是葫蘆科南瓜屬植物。南瓜屬原產美洲,其中有5個種已經馴化,南瓜、筍瓜(學名Cucurbitamaxima)和西葫蘆(學名Cucurbitapepo)是其中栽培最廣的3種。在美國,這3種瓜都有廣泛栽培,而且都有比較多的品種。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首先并不按植物學上的種對它們進行分類,而是首先按果實的大小、形狀、顏色、成熟時間、用途等來稱呼它們。




    比如雕刻南瓜燈用的瓜,在英語中叫pumpkin,泛指一切外形為扁圓形、表面平滑或有棱、顏色通常為金黃色、果實成熟時才食用的品種。雖然pumpkin在中文里總是譯為“南瓜”,但在美國,它們大部分其實是西葫蘆,一部分果實特別大的品種是筍瓜,只有很少一部分才是真正的南瓜。再比如zucchini,指的是西葫蘆的一種果實長形、表皮深綠色、果實未成熟時食用的品種(也就是大部分中國人心目中的“西葫蘆”)。相比之下,squash這個詞所指的范圍比較模糊,一般作為整個南瓜屬作物的通稱,但在和pumpkin做對比時,又可以特指形狀和顏色與pumpkin極為不同的品種——比如著名電腦游戲《植物大戰僵尸》就是這樣區分二者的。

    在中國,過去很長時間里栽培最多的是最早傳入的南瓜。因為它是從南洋群島引入中國的,所以得名“南瓜”,在名字上與西瓜以及諧音“東瓜”的冬瓜相呼應。因為傳入較早,南瓜的品種相對比較多一些。西葫蘆的傳入略晚于南瓜,筍瓜的傳入又晚于西葫蘆,它們的品種因此不太豐富。在這種情況之下,中文里習慣先按植物學上的種對南瓜類作物進行分類。這樣一來,南瓜、西葫蘆等詞和英文里的pumpkin, squash等詞便沒有準確對應關系。所以,當大多數人習慣不假思索把pumpkin譯成“南瓜”的時候,他們其實不知道,pumpkin的準確翻譯實際上是個極為復雜的語言學問題!

    現在,隨著3種瓜的各種國外品種不斷引入中國,情況變得更復雜了。在園藝界有人建議廢棄把3個種分別稱為南瓜、筍瓜和西葫蘆的傳統做法,而重新命名為“中國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而把“南瓜”作為南瓜屬全部5個栽培種的統稱。這樣倒是和英語里的命名多少接軌了,可是中文里和南瓜有關的名稱卻變得更混亂了。

    好吧,先讓我們不去管園藝界的名稱,還按植物分類學界的傳統稱呼來——南瓜、筍瓜和西葫蘆,這3種南瓜屬作物到底應該怎么區分呢?

    秘訣是看果梗。

    筍瓜的果梗是圓柱形,表面沒有棱槽,和果實接觸的部位也不明顯擴大。

    西葫蘆的果梗表面有明顯的棱槽,但它和果實接觸的部位也不明顯擴大,至多是輕微變粗。

    南瓜的果梗表面也像西葫蘆一樣有明顯的棱槽,但它最大的特點是果梗和果實接觸的部位明顯擴大成喇叭形。此外,南瓜的“果臍”(果實上和果梗相對的一點)大而不規則,而筍瓜和西葫蘆的果臍卻是比較規則的小圓點。

    怎么樣,是不是覺得這個鑒定方法很意外,但又挺簡單?下次去菜市場,我想你就知道自己買的“南瓜”究竟是哪個種了。

    (出品:科普中國;制作:上海辰山植物園科普部 劉夙;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表于 2015-10-30 00:00
    • 閱讀 ( 68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