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消息稱,在火星上首次發現了存在液態水的“強有力”證據。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意味著火星探測研究又向前推進一大步,無論是對于尋找火星上的生命存在,還是未來的火星載人登錄計劃,都將產生影響。
火星地表存在液態水?
在此次的發布會上,美國宇航局行星探測部門主管吉姆·格林正式宣布稱:“美國宇航局確認,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火星地表存在液態水。”
吉姆·格林指出,這種液態水是一種鹽水,而且存在于火星地標的證據來自火星一些隕坑坑壁上季節性出現的暗色沖刷條紋。而相關論文也發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學》雜志上。
NASA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指,火星上不但只有位于兩極、已經凝固成冰的水,更有只會在和暖季節時出現、流動的液態水。科學家稱,他們的最新發現強烈支持在火星表面上,有鹽水于夏季時分在部分斜坡上流動的理論。
報告指,這些又窄又黑、猶如手指的痕跡,只會在火星最和暖的季節時出現,但于其余時節就會消失。科學家指,出現這種季節性的情況,是因為鹽降低了水的凝固點。
由于水是生命的起源,這次發現火星存有流動水后,科學家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要在火星上作進一步的探索,以調查火星現時是否有任何微生物形態的生命。
重大發現影響幾何?
此次發布會的內容在此前已被多家外國媒體成功預測。消息公布后,有評論認為,火星表面有流動水,可能意味著火星地下也有水。如果最終得到確認,無論對尋找外星生命,還是人類移民火星,這一發現都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
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教授張同杰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火星距離地球非常近,并且是固態行星,如果在火星發現有液態水存在意義重大。
“首先,有液態水就意味著可能有生物在里面;其次,有液態水有可能為將來的宇航員登錄提供資源,提供生存的條件,同時為以后的移民做鋪墊。”
那么液態水的發現是否就等同于證明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呢?答案是否定的。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告訴中新網記者,人類生存不光要考慮到液態水的存在,還需要考慮到大氣問題,另外,科學家還需要具體研究火星上液態水的來源、數量等,能否被人們所利用還是未知數。
而對于水中可能含有微生物的猜測,朱進表示,僅憑光譜證據不能下結論,要想進一步證明是否有生命跡象存在,還需要對液態水進行取樣,并且綜合其他數據資料分析。
“如果證明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那么這一發現將帶來巨大影響,整個火星的探測、登陸等計劃都會因此而發生改變。”朱進表示。
張同杰認為,這一重大發現可能會引發對火星探索開發的熱潮,發現液態水有可能會刺激火星“爭奪戰”,并可能會帶動各國在航天等相關領域中的競爭。
火星移民是否能成真?
事實上,人類對于火星的探索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美國航天局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探索火星,半個世紀來共向火星發射了大約20顆探測器。
1965年7月,“水手4號”探測器首次飛掠火星,向地球傳回火星特寫圖片。現階段,美國“好奇號”和“機遇號”探測車正在火星表面探索,并不斷發回新數據。
早前,有消息稱,美國宇航局打算本世紀30年代把人類送上火星,正在研究人類長途太空旅行的可能性,其中包括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和俄羅斯宇航員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在國際空間站進行的“一年任務”實驗。而“火星移民”計劃也一度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未來人類是否真的能夠實現“火星移民”呢?張同杰認為,實際上,“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送上火星證明,人類現在已經解決了火星登錄的技術難題,載人登錄并非遙不可及。
“但載人登錄需要對火星的物理條件進行研究,包括重力場、溫度等條件,科學家需要計算出人類能夠在火星上生存的時間、所需資源,以及路上需要的時間等。但‘火星移民’是大規模計劃,要考慮多種因素,在短期內實現不可能。”
“現有的技術還遠不能實現‘火星移民’,”朱進表示,“從人類長遠發展來看,‘太空移民’是未來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但不是二三十年就能實現的,可能要耗時至少數百年。”
(本文來自 中國新聞網)
擴展閱讀
1. NASA如何發現火星液態水?
2. NASA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液態水,都有哪些證據?,
3. 迄今為止,我們對火星的了解有多少?
4. 火星上這些神奇照片,都代表什么?
【有獎調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領域專家為您提供個性化服務,你會來體驗嗎?——點我拿獎品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