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量子世界中,粒子是如何穿“墻”而過的?

    看過電影《道士下山》的人一定對影片中神奇的“猿擊術”驚嘆不已,想必道士何安下將來肯定技藝超群。中國的道士真有那么牛么?翻一翻連環畫《勞山道士》,你會發現還有更加神奇的事情——某些道士居然有毫發無損穿墻而過的道行,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要知道,對普通人來說,從墻這頭到墻那頭,除了翻墻外別無他法。且莫要沮喪,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穿墻而過”是可以實現的,只不過并不發生在我們宏觀世界,而是在原子尺度的微觀世界里。

    “天賦異稟”:是波也是粒子

    在經典物理中,一個粒子如果想要去“山”那頭,只能是翻山越嶺。而在量子物理中,它完全可以從山腳下打個隧道穿越過去,這個過程稱之為“量子隧穿”。

    為什么微觀粒子可以“穿墻而過”?大多數人更熟悉經典物理描述的世界,對量子世界可能比較陌生。大體來說,量子世界里的微觀粒子并不像我們在宏觀世界看到的一個個小球,它們除了具有“粒子性”之外,還具有“波動性”。比如,對于微觀世界的一個電子,它既可以像個有體積有質量的粒子一樣和別的微粒發生碰撞,又可以像一束波那樣向前傳播能量甚至繞過障礙物。

    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粒子行蹤捉摸不定,以至于我們只能用它某時在某地出現的概率來描述。也就是說,粒子在山的這頭還是那頭,完全是個概率事件。如果下一時刻,粒子跑到了山那邊,就意味著它發生了“量子隧穿”。

    不過,對于微觀粒子而言,穿越雖非幻想,但也不是隨時隨地都行的。即使面對蹦跶一下就能夠得著的“高山”,粒子穿越的概率也一般小于百分之一;如果這座“山”再寬十倍變成厚墻,這個概率立馬會下降到十億分之一甚至更小。如果要讓一大波不同粒子群體同時穿越,可能性基本上是零,這正是宏觀的人類無法穿墻的原因。

    好在,微觀世界電子數目多了去了,總有那么一小撮不安分的家伙想跑到山那頭去看看風景,于是,被科學家“俘虜”并加以利用。

    穿越帶來的第一個神器: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

    科學家是如何利用隧穿電子的呢?如果用原子尺度的針尖去接近材料表面,在無須觸碰到表面原子的情況下,材料表面的電子就可以隧穿到針尖上,通過隧穿過來的電流大小進而得知材料表面電子密度的分布,就像伸手去“觸摸”或“感知”原子一樣。利用這個原理制造出了名為“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的神器,具有能夠“看到”原子的火眼金睛,是現代科研常用的尖端儀器之一。

    從個體偷渡到成對私奔:庫伯電子對

    在一般材料內部,電子都是特立獨行的,它們喜歡自個兒“偷渡”到另一物體里,而懶得理會同伴。但是,如果把兩塊超導材料放在一起,情況就大不同啦!在特定溫度下,超導體電阻會消失為零,其奧秘就在于材料內部的電子之間發生了奇妙的故事——某些能量相同但運動方向相反的電子會擦出愛情的火花而“兩兩配對”。這些超導電子對又被稱為“庫伯電子對”,是以理論預言該現象的物理學家庫伯命名的。

    在超導材料內部,存在大量的庫伯電子對,這些幸福的對兒在受到干擾的時候會“互相鼓勵”——如果某一個電子在運動過程能量受到損失,那么和它配對的那個電子的能量就會增加。因此,作為整體,庫伯對在運動過程中沒有能量損失,也就不會產生電阻,導致超導體的宏觀電阻為零。當電子們都配成對兒后,就像整個班里的同學都陷入早戀一樣,它們會保持整體步調一致,大伙兒按照共同的節奏行進,物理學上稱之為“相位相干”。

    “打群架”打出新神器:超導量子干涉儀

    現在,讓我們設想一種新的情況,如果把兩塊超導體靠近,中間隔上一層薄薄的絕緣體,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假設A班的某男生要轉學去B班,那他肯定對自己在A班的女朋友依依不舍,因為B班那邊他一個人都不認識。好吧,那么干脆帶著女朋友一起轉學去B班吧!等他們手牽手穿過墻壁,去B班的教室一看,咦?怎么B班的同學們成雙成對地在慢走呢?步調和自己的根本不協調呢。于是,這對剛剛發現新大陸的同學就回去拉A班里的其他同學一起過來參觀。兩個步調不一致的班碰到一起,難免要有點磕磕碰碰,于是就發生了物理世界所謂的“干涉”(打群架啦!)。這種超導“庫伯電子對”的集體隧穿,稱之為超導隧道效應。

    利用該效應制備出的一種高大上的儀器叫做“超導量子干涉儀”,這種干涉儀具有極高的靈敏度。由于干涉效應的存在,隨著外磁場變化,超導量子干涉儀里面的電流會出現強度震蕩。哪怕是穿過環間的一根磁通線發生了變化,通過干涉儀的電流強度就會出現響應。


    看得見的現實與未來:從諾貝爾獎到超導量子計算機

    超導量子隧道效應又被命名為“約瑟夫森效應”,是以其理論預言者英國物理學家約瑟夫森命名的。

    約瑟夫森發現超導電子對可以發生隧穿效應,并頂住業內前輩們對這種新奇思想的抗拒,堅持發表了論文。不久之后,超導隧道效應的實驗獲得了成功,“約瑟夫森效應”一詞終于被人接受,約瑟夫森本人也于197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關于微觀世界電子們手牽手成對兒穿越的故事,從此傳為佳話,開啟了超導應用的新世界。

    以超導約瑟夫森效應為原理制作出了很多超導約瑟夫森器件。尤其近年來,超導約瑟夫森器件家族里冉冉升起了一顆耀眼的新星——超導量子比特。打開你的電腦機箱,就會發現主板上的核心部件——CPU,其原理就是經典半導體比特。

    信息技術領域的摩爾定律告訴我們,計算機每秒的運行次數隨著年代在持續增長,但是總有一天會遇到盡頭——因為經典比特里的電路寬度不能無限小,而是會觸碰到量子極限。當集成電路單元越來越小的時候,量子效應的凸顯會讓所有經典電路失效,最后電腦里只能越來越多個核,而不是一個核集成越來越多的電路。

    當然,這個臨時解決辦法也會在未來十年里走到絕境。怎么辦呢?最好的辦法并不是逃避量子效應,而是主動利用量子效應。其中,超導量子比特就是替代經典半導體比特的選擇之一。

    量子的世界十分神奇,如粒子隧穿是概率事件一樣奇妙的是,兩個量子放在一起,它們的狀態并不是“1是1、2是2”,而是互相疊加甚至糾纏在一起,體現出更加復雜的量子態,結果是1+1遠大于2。

    一個量子比特能攜帶的信息是常規電子計算機里面經典比特的兩倍,如果N個量子比特和N個經典比特PK,那么量子比特群能攜帶2的N次方倍的數據量。這是什么概念?僅僅需要32個量子比特就能存儲4GB的信息量!顯然,量子比特完勝!

    利用超導材料制作成的超導量子比特,還具有形式多樣、宏觀尺寸大,以及良好的設計加工自由度,易于集成化規模化等獨特優勢。這意味著,超導量子比特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更重要的是,由于超導態下電阻為零,超導量子器件是零能耗的,從此再也不用發愁CPU溫度過高的問題了。

    如果把超導量子比特組裝成計算元件,就可以造出超導量子計算機。其計算性能也將是現在經典計算機的指數倍。比如說,普通計算機算一年的工作量,在超導量子計算機里也許只需要不到一秒的時間!做一部IMAX高清動畫對于量子計算機來說也就是分分鐘搞定的事兒,未來的美好簡直不敢想象!


    不過先別興奮太早,超導量子計算機技術還處在初步階段,離真正的大規模商業推廣還有一定的距離。目前的量子比特系統還十分脆弱,任何調控和測量都會對其產生干擾,而某些小的擾動則可能導致計算錯誤,甚至直接回到“原始社會”——徹底摧毀量子系統。

    盡管如此,科學家們也一直在為人類的夢想而努力。新一輪關于超超級計算機的競賽,已經在如火如荼得進行。你,會想加入其中嗎?

    (出品:科普中國;制作:超導與航天新戰隊羅會仟;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如需轉載請與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辦公室mobile@cnic.cn 聯系。)


    【有獎調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領域專家為您提供個性化服務,你會來體驗嗎?——點我拿獎品

    • 發表于 2015-09-18 00:00
    • 閱讀 ( 91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