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鼻子被“食肉蟲”“蠶食”,歷經5次手術得以重建
每日郵報16日報道,來自英國懷特島的現年41歲的前演員Lois Temel,自2008年起,歷經5次手術才修復重建了她那被“食肉蟲”“蠶食”的鼻子。
開始,Lois Temel只是時常感覺到疲憊,并沒有其他特別癥狀。從一個醫生到另一個醫生,輾轉年余,醫生們始終沒有發現什么問題。直到經過鼻鏡檢查后,醫生告訴她說:“你的臉已經被‘食肉菌’‘啃’空了。你得了壞死性筋膜炎”。幸運的是,診斷還算及時,壞死并沒有累及到皮膚,因此她的臉外觀上還算正常。
確定診斷后,她于2008年接受手術切除了被細菌感染和壞死的組織,隨后使用特殊的生物活性陶瓷材料(人造骨)填補了切除壞死骨造成的骨缺損,重建了她的鼻子。作為臨床試驗案例,她也成為了整個歐盟使用這種生物活性材料進行臉部重建的第一人。
術后恢復順利,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很美好。


但是,1年后這一切的美好被一個不經意的噴嚏打破。一個早晨,她正在打電話,一個噴嚏后,鮮血從鼻子內涌出,還伴有1固體物掉落在她的手上,檢查后發現是一塊骨頭,后來醫生告訴她那是她的鼻中隔。
忽然之間,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她只好從頭再來重建她的臉。為此,她不得不辭掉演員工作,搬回去與父母家同住。她極度郁悶,甚至想到了自殺。
感謝現代醫學,經過反復的清創手術準備,終于于今年1月份經過一個美國醫生團隊的手術,再次使用生物材料重建了她的臉和鼻子。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支付了包括美國醫生團隊的設備、生物材料、手術、以及飛行在內的費用。
先后總計經歷5次手術,以及術后肺引流、物理治療和言語訓練,一切終于回到了過去。她目前正在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接受進一步的語音訓練,并打算攻讀碩士課程,爭取重新回歸演藝舞臺。
他,“食肉菌”吃掉他的臉、鼻子和眼睛,卻無力承擔手術費用
今年早些時候,還是每日郵報轉引自越南網站的報道,怪病吃掉越南男子的臉、鼻子和眼睛”。報道稱,現年 51歲HuynhVan Dat從2004年開始出現鼻出血,服用草藥治療未效。后經當地醫院診斷為鼻中隔偏曲進行手術治療。后來上顎出現穿孔,喝水時會嗆到鼻子里面。又去醫院進行鼻骨修復。但是,手術卻沒有什么效果。再后來胡志明醫科大學醫院和越南法國醫院告訴病人,他的怪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是費用昂貴。因無力支付繼續手術費用返家繼續服用能采集到的草藥治療。病情繼續惡化,“怪病”逐漸“吃”掉了他的臉、鼻子和眼睛 ,出現如圖所示的“無臉怪人”。

報道中并沒有給出明確的診斷病名,但是從病情來看,沒有任何其他疾病,只有“食肉菌”導致的壞死性筋膜炎才能造成如此廣泛的組織壞死。這個病例從始至終沒有被及時正確的治療,顯示了這種疾病一個完全的自然病程。
如此兇頑,壞死性筋膜炎到底是個什么鬼?
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皮膚細菌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人體皮下組織和筋膜,以及周圍的脂肪、神經血管,甚至肌肉骨骼,導致受累組織壞死的疾病。
醫學上對壞死性筋膜炎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希波格拉底,他將之作為“丹毒”的一種并發癥。現代醫學最記載見于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外科醫生約瑟夫·瓊斯報道了2642士兵罹患該病,死亡率46%。他稱之為“醫院壞疽”。1924年,梅勒尼報道了一組20例“溶血性鏈球菌性壞疽”患者,后來該病又被稱為梅勒尼壞疽。威爾遜于1952年首先使用了壞死性筋膜炎這個術語,被醫學界普遍接受,并使用至今。
由于這種疾病病情發展迅速,感染不容易被局限而是快速蔓延,造成大量組織壞死,最終導致死亡或毀容。因此,媒體報道時常常將引發感染的細菌冠以“殺人蟲”(Killer Bug)、 “食肉蟲”(flesh-eatingbug)、或“食肉菌”(Flesh-eating bacteria)。
壞死性筋膜炎通常難以早期診斷,像Lois Temel女士歲輾轉年余才得到確診,事實上診斷還算及時。原因在于,這種疾病通常是經由皮膚小的傷口或吸入鼻咽部感染引起,發病早期往往像其他的像蜂窩組織炎和丹毒等沒有嚴重威脅的感染一樣表現為一般的感染性癥狀,比如發熱、畏寒、出汗、惡心、頭疼頭暈,以及疲乏等,唯一有點特征性的表現是可能存在與病情不相符的更嚴重的疼痛,但通常不會引發特別注意。
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感染迅速蔓延,造成大范圍組織壞死,細菌也可以釋放毒素引發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有些病例,比如前文所述兩例,感染相對局限,進展不那么迅速,但是,可以造成較大范圍的組織壞死,最終導致嚴重的毀容或功能障礙。
治療方面,強調一經確診要及時進行廣泛徹底的清創手術,切除掉全部的感染和壞死組織,同時大量靜脈注射廣譜抗生素。至于病灶組織壞死和手術造成的組織缺損需要后期進行植皮或其他組織修復。
該病雖然兇頑,但是卻并不常見。由于通常是由皮膚傷口感染引起,因此,日常講究衛生,用肥皂規范洗手;一旦發生皮膚損傷要及時規范處理,并預防性使用外用的抗生素藥膏(這可能是美國非處方抗生素外用藥膏使用非常廣泛的原因。抗生素外用同樣可以導致細菌耐藥問題,因此學界一直有爭議),一般可以很好的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
“食肉菌”為什么如此惡毒?
我們知道人體具有強大的免疫系統,通常足以及時識別和殺死入侵的病原體。但是,有些病原微生物卻擁有特殊的逃逸免疫識別和侵犯破壞組織的秘密武器,因而會造成難以控制和嚴重的感染。“食肉菌”就擁有幾大特別的本領。
“食肉菌”并不是單一細菌菌種,而是包括溶血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屬或變形桿菌等多種細菌。但是,其中最主要是A族溶血性鏈球菌,多數壞死性筋膜炎是這種細菌單獨,或與其他細菌混合感染引起的。
“食肉菌”的N種超級武器
鏈球菌是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體體內尤其是咽部和腸道的一大類細菌,存在多種免疫原類型,其中對人體致病性最強的,也是引發壞死性筋膜炎的是乙型A族溶血性鏈球菌(group Astreptococcus,簡稱GAS)。依據其細胞壁M蛋白質免疫原性,這類細菌又分為很多菌株,還能引發其他多種人類疾病,比如猩紅熱、丹毒、鏈球菌性咽炎等。有的菌株M蛋白與人體心臟瓣膜、關節組織和腎小球基底膜存在交叉免疫原性,因此可以引發風濕熱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腎小球腎炎等。
GAS,尤其是可以引發壞死性筋膜炎的“食肉菌”之所以有如此惡毒的致病性,源自于它的幾種超級武器:
1 逃逸人體免疫系統識別和圍剿的“隱身術”。有的GAS菌株可以隱匿細胞壁M蛋白的免疫原性,逃避免疫細胞和補體的識別,從而逃逸自然吞噬細胞,主要是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和殺滅。
2 主動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圍剿的殺手锏。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科學家發現,最危險的“食肉菌”菌株都可以大量產生一種被稱為SpyCEP的蛋白酶,它可以分解人體免疫反應中主要炎癥介質之一-白細胞介素8(IL-8)。IL-8主要的作用是為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導航”。SpyCEP通過分解滅活IL-8而阻止中性粒細胞穿過血管壁到達炎癥部位,即對細菌的吞噬殺滅。
當利用生物工程技術敲除SpyCEP后,這些GAS菌株輕易會被人類中性粒細胞殺死。當將這些細菌注射到實驗小鼠皮下時,也不再產生侵襲性的感染。
3 產生破壞人體組織的“銷尸水”。GAS可以產生多種酶,包括鏈激酶(臨床上已經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溶栓治療)、溶血酶(因此才被稱為溶血性鏈球菌)、透明質酸酶和脫氧核糖核酸酶。這些酶就如同武俠小說中的“銷尸水”,能夠分解血凝塊、結締組織中的透明質酸和DNA,破壞組織結構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對GAS的局限限制。因此,GAS感染的膿液是稀薄的,感染不容易被局限而是具有很強的侵襲性,在組織間迅速蔓延,并容易進入血液造成敗血癥。
4 毒素。有的GAS還分泌外毒素,具有致熱源性引發高熱和其他毒性作用,增強致病性和侵襲性。
綜上所述,媒體報道中通常說的“食肉蟲”或“食肉菌”,并不是真的可以吃肉,而是多種致病性、侵襲性強的細菌感染,其中主要是乙型A族溶血性鏈球菌中的某些菌株。
這些細菌感染引發的壞死性筋膜炎發病早期不具有特征性,不容易早期診斷,而侵襲性極強,發展迅速,能造成人體筋膜為主的大量組織壞死以及全身損害,最終造成死亡或者嚴重毀容。
好消息是,這種疾病少見,只要保持身體健康,講究衛生,及時規范處理皮膚傷口,就可以預防其發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