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偷偷學習”是基于什么心理?

    雖然說真正決定要怎么做的是我們自己,但不可否認的,環境也會對人造成不小的影響。

    比如,

    1.大家都在默默地學,但也默契地假裝在玩

    2.大家都在玩,你為了“合群”而偷偷


    高中里很常見的情景——大家明明都在默默地學習,可要是問他們,都會默契地說自己是在玩。如果把你空降到這樣一個場景,你會老實地將自己的學習進度公之于眾,還是跟其他人一樣學著心口不一?

    再者大學里也有恰好相反的情景——原本人滿為患的教室來的人越來越少,寢室里打游戲的看電影的睡覺的什么都有唯獨少了學習的。這時候如果你想要學習,你會偷偷躲進自習室里,還是非要讓所有人“見證”你的努力?

    只要是個正常人都知道應該怎么做吧?

    我們總在感受著來自社會、來自團體的“惡意”,可又誰都沒法躲、誰都逃不掉。

    心理學家Myers把這種個體在真實的或想象的團體壓力下改變行為與信念的傾向稱為從眾。

    就像周圍人都在打游戲,原本想看書的你受不了被孤立,于是放下書包跟他們一起開黑是從眾;大家都在玩“我沒有學習”的啞劇,原本想跟人探討學習成果的你默默收回了念頭也是從眾……這樣看來,“偷偷學習”又有什么不對?

    畢竟我只是個再平常不過的人,需要正常的社交和寢室/同學關系,只是不想被當成出頭鳥打掉、不希望別人總是用看“異類”的眼光看我罷了,盡管覺得這種情形著實無聊又詭異,但只要沒有觸到底線,遵守一下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我想這就是被環境“帶壞”的人的內心寫照。

    先不要說什么應該樂于分享、互相幫助讓大家都站到臺面上去競爭學習、形成良好的風氣,這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能走在一起的,那是因為雙方都存了積極的心思,坦誠一點對大家都好;可如果是一人想要學習,別人只會推三阻四拖后腿,那還有什么說“實話”的必要?更別提是勸人向“善”、拉人一把了,非親非故的,又不是圣母,誰會樂意去做?

    何況就算真有人“大公無私”了,又經得起多少次“冥頑不靈”呢?說句冷血的,為了不把自己也搭進去,遠離墮落分子才是最好的選擇,不告訴你只是不想讓你找到理由靠近的借口而已。


    本文為33IQ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共號“每日謎題”(ID:meirimiti)

    • 發表于 2015-12-03 00:00
    • 閱讀 ( 90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