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下午5時許,海軍航空兵4師一架殲—10S雙座戰斗機在浙江溫嶺地區墜毀,所幸機上兩名飛行員均成功跳傘,平安落地,也未造成地面人員傷亡。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進入2015年以來墜毀的第二架殲—10戰機,上一次墜機發生在10月上旬。據當地媒體消息,墜毀的殲—10裝備的是俄制AL—31F渦扇發動機,根據以往殲—10墜機的原因來看,這次墜機應該與AL—31FN發動機有關。

海航4師于2010年底開始換裝殲—10戰機,換裝型號包括單座型的殲—10A和雙座型的殲—10S,此次墜毀的是一架編號為83147的殲—10S戰機,雙座型的殲—10除了承擔對海/地攻擊任務外,還負責則著日常的訓練任務。從換裝時間來看,海航4師的殲—10并未換裝國產的“太行”渦扇發動機,這也可以從側面印證此次墜毀的殲—10S裝備的就是俄制AL—31FN渦扇發動機。

AL—31FN是專供單發動機飛機使用的型號,與AL—31F相比,AL—31FN簡化了發動機附件和內外涵道之間的分流隔板。這樣一來,AL—31FN的重量比AL—31F減輕了不少,但是由此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最顯著的就是油耗的增加和空中停車幾率的加大。由于AL—31F本來是為雙發飛機研制的,所以即使在飛行中一臺發動機發生故障,另一臺發動機只要正常工作,飛機也可以安全落地。但是單發飛機就不同了,一旦發動機空中停車,那么失去動力的飛機墜毀的機率非常大,在官方公開的最近3次殲—10墜毀事故中,失事原因全部都是發動機故障。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生產殲—10的速度倒是不慢,但是國產“太行”渦扇發動機的產能卻遠遠跟不上殲—10的生產速度,這樣中國就不得不從俄羅斯進口AL—31FN渦扇發動機來保障換裝速度,也就有了殲—10一次又一次的墜機事故。不過好消息是,中航正在加緊“太行”的生產速度來滿足殲—10和殲—11戰機的換裝需求。“太行”發動機雖然在壽命上不及AL—31FN,但是可靠性卻遠遠高于俄制AL—31FN,最起碼換裝“太行”的殲—10和殲—11至今還未發生因為發動機故障導致的墜機事故。
墜機事故也不全是壞事,這在側面印證著海軍航空兵的訓練強度正在逐步加大,畢竟海航4師擔負著很重的領海及領空的巡邏任務,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保障我國的領空安全,我們需要給予他們的,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