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床:“你生完要胎盤嗎?”
3床:“我不要,你呢?”
2床:“你真傻啊,我告訴你,如果你不要,胎盤都被那些醫生賣掉啦,有的會帶回家自己吃掉!胎盤很有營養的,很貴呢!我的都自己留著了,準備帶回家…”
3床:“真的呀!怪不得我剛入院,醫生就問我要不要胎盤,要的話就簽字要,不要就簽字不要,一定要我寫下來,原來是這樣呀!我現在就去找那個醫生,說我要自己的胎盤…”
這是我今天無意間聽到的2床和3床孕婦的對話,很快,2床的孕婦過來找我:“醫生,我改變主意了,我生完以后胎盤決定自己帶回去…”
我們醫院有一項規定,所有入院準備分娩的孕婦,在收入院時,醫生必須征求孕婦本人關于胎盤去留的問題。
剛開始,我很不理解這個做法,胎盤是醫療垃圾,理應焚燒,為什么要給病人帶回去呢?主任告訴我,就是因為社會上太多負面宣傳,以至于孕婦常常不理解,而且胎盤是孕婦的東西,除了有嚴重傳染病必須留院焚燒的胎盤,都應該征求本人的意見。
我很想告訴3床,2床說的不正確,但是,我竟覺得很無力,我覺得不管我怎么解釋,只會越描越黑,因此,我說:“好的,我重新打印一張,麻煩你再簽個字吧…”相信很多人和2床的想法一樣,那么,生完孩子,胎盤到底去哪里了?
什么是胎盤?
查閱百度百科就能知道,胎盤是人類妊娠期間由胚膜和母體子宮內膜聯合長成的母子間交換物質的器官。胎兒在子宮中發育,依靠胎盤從母體取得營養,而雙方保持相當的獨立性。
胎盤還合成多種激素、酶和細胞因子等,以維持正常妊娠。胎盤還是一味中藥,稱之為紫河車。打個比方,如果胎兒是一顆小樹苗,胎盤就是給養育小樹苗的土壤。
胎盤是啥組成的?
胎盤是由羊膜、胎盤實質、絨毛膜板、蛻膜板組成。很多人看了這些名詞不知道是什么,其實,說白了,胎盤就是一坨有著豐富血管的人肉。
但是,胎盤內含有大量的激素,如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盤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宮縮素酶、耐熱性堿性磷酸酶、細胞因子與生長因子等等。
醫院里的胎盤都去哪里了?
胎盤屬于醫療垃圾,正常情況下,在醫院有專門的人負責每天收取,登記,定點焚燒。
胎盤到底能不能吃?
關于胎盤到底能不能吃,國內外專家爭論不休,至今也沒有人有絕對的定論。
認為胎盤可以吃的觀點:
胎盤含蛋白質、糖、鈣、維生素、免疫因子、女性激素、助孕酮、類固醇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能促進乳腺、子宮、陰道、睪丸的發育,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中醫稱為“紫河車”。 中醫認為,胎盤性味甘、咸、溫,入肺、心、腎經,有補腎益精,益氣養血之功。
但是,并不是所有產婦的胎盤都可以供藥用或食用的,例如患有某些傳染病的孕婦(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結核),其胎盤內會含有相應病原體,如果食用有感染相應疾病的風險。
胎盤不可以吃:
雖然胎盤確實含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等,但是,不要過分迷信胎盤的滋補和營養價值。
首先,除剖腹產外,胎盤的娩出必須經過產道,產道內有多種細菌,胎盤經過產道的過程會受到多種細菌污染,若不經嚴格的消毒和滅菌處理,容易感染疾病。尤其是將胎盤直接風干、磨成粉食用的,更加容易感染疾病。
而且胎盤富含血管,血液又是細菌良好的培養基,胎盤娩出后如果儲藏不當,很容易滋生細菌,甚至腐爛。如果食用,可能造成急性胃腸炎等。
其次,即便是熟食胎盤,也不一定會殺死所有的病原菌,另外,在經過高溫烹飪的過程中,很多營養物質會被破壞,如胎盤中的免疫球蛋白,人服食后,并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和利用,而是被消化分解為并不具有抗病免疫功效的氨基酸,不能直接增強人體免疫力。
最后,即便是被認為是健康的孕婦,也有可能存在目前監測技術尚不能監測出的某些疾病。有嚴重妊娠期并發癥孕期服用藥物的孕婦的胎盤可能會有一些藥物的蓄積,如果食用,可以出現相應的藥物反應。
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我個人不建議吃胎盤,因為在我看來,胎盤其實就是一坨人肉,不正當處理和食用很容易感染疾病,而且胎盤內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孕激素,食用后對女性乳房、子宮內膜、宮頸等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尤其是圍絕經期或者有著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或者高危因素的女性,不正當的食用甚至可能增加此類疾病的發生率。
所以我不建議孕婦自行帶走、處理胎盤。不過一些地方風俗習慣,產婦生了孩子要把胎盤埋掉,這個是可以理解和尊重的。
(本文作者:王妮,上海市東方醫院婦產科醫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