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令人感到溫暖和驚喜的是陌生人,因為你對他沒有期望。最容易令人感到心寒和悲哀的是親人,因為你愛他們。 ——八月長安 《最好的我們》
最近,云樹社區里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熱門話題:為什么我們總是對親密的人更苛刻?
作為云樹用戶之一的我,也在自省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對待家人親人的時候,總是會出現諸如不耐煩、嫌棄等等負面情緒,而在對待陌生人的時候,自己的態度卻好得無法形容,似乎自己就是歐洲世襲貴族再生一般。這真的讓我很疑惑:為什么我們對親人反而不如對陌生人態度好?
人們之所以做出這樣那樣的事,無論看上去多么荒謬不可解,都是背后或明顯或隱蔽的想法所致。
親人,相處時間相對陌生人來說,肯定是比較長的,積累負面的情緒和想法的可能性,反而比陌生人更為高發。日常關系中產生的矛盾所導致的一些情緒諸如:賭氣、怨恨、鄙夷、疏離、失望等等,進而導致態度改變,都是太正常不過的事。
但真正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或是我們在自省中經常忽略的,是一些內在不可見的想法,我們稱之為潛在信念。
我們對陌生人態度好,很可能因為我們都有這樣一個潛在信念——“我們可能會受到陌生人的傷害!”
因為有危險,所以要討好。舉個例子:一位婦女抱著的幼兒在電梯運行的半分鐘內,幼兒開始了大聲哭鬧。這時候婦女的潛在信念很可能會導致她情不自禁地驚慌:如果孩子繼續哭叫,會不會惹惱旁邊的人?會不會遭到敵意?會不會受到指責和攻擊?——盡管仔細一想,就算是吧,哭叫聲是會讓人們不耐煩,可那又怎樣?難不成下一步有人就戴上黑手套掏槍?——但是通常來不及往下想。她的想法剛到達前一步,就會立刻促發行動。以后她再形成了習慣,做出反應的速度還會更快。這就是潛在信念影響行為的整個過程。
另外一種潛在信念,可能導致對親人態度不好的,可以叫做“我為家庭付出那么多,我這樣怎么了”。每天忙得昏天黑地,賺那么多錢就為給你買這個買那個,現在怎么了?我脾氣不好不可以嗎?在外面裝了一天孫子,還讓我回家在老婆面前裝孫子?
不少云樹用戶覺得:“家人安全,不會真的對我生氣”。還有人覺得:“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長,以后可以慢慢彌補”。還有很多很多……這些看法實際是個人不同的潛在信念的外顯表達。比較麻煩的是,潛在信念的外顯表達,是不自知的。這就是很多人會長期保持著一些外人看來離譜的信念的原因。好在通過交流(比如在云樹上和其他用戶或咨詢師進行交流),還是能讓它們慢慢清楚起來。只要能意識到自己的信念就好了,隨著閱歷增長,心智成熟,它們總會越來越適應的。
還有一種說法,也可以比較容易理解態度的差異原因。親人之間,相處時間長,相互給予的愛越多,感情賬戶上的存款就越多。有存款,就敢取。和陌生人就不同了, 賬戶都沒有,何來存款一說?只不過,雖然至親老友之間,感情賬戶比外人豐厚,但也別忘了往里面存啊。取多存少,遲早還是會透支的咧。
相比之下,小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說法——咳,從小看到大,我長什么鬼樣子他們(親人)都曉得,態度再好也不會給我點32個贊啊。陌生人呢,我就算是裝逼他們也不知道啊,態度好點還有贊,不騙白不騙!
一個人對他人的態度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但請記住:最容易令人感到溫暖和驚喜的是陌生人,因為你對他沒有期望。最容易令人感到心寒和悲哀的是親人,因為你愛他們。
>>>云樹作者:月半女神不念經丨轉載請注明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