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什么時候開始飲用熟水,這已是一樁很難查考的史實了。但是,自從近代醫學誕生以來,醫生總是不厭其煩地勸阻人們不要飲用生水。于是,“喝生水危險論”就一直延續到科學發達的今天。可以說,幾乎所有國家的衛生組織都發出了嚴禁飲用生水的警告,并鼓勵人們要把生水燒開了再飲用。確實,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飲用生水不好,特別是兒童,飲用生水易得腸炎或痢疾,常常成為兒童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生水未必對健康無益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研究的發展,科學家們越來越意識到,在不少方面,飲用熟水遠不及飲用生水對人的健康有益。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不難發現,在熟水中缺乏生水中具有的氧和鈣,以及其它無機物等。熟水和生水的生理化學特征也完全不同。例如,用熟水飼養金魚,金魚就會夭折;用熟水灌溉盆栽花木,花木就會枯萎,而如果換上了生水,就會呈現另一番魚躍花盛的景象。
因此,科學家們認為應當重新評價飲用生水的利弊。其實,生水只要是符合環境保護標準,不管是清潔的井水還是自來水,都可飲用。只是,靠近污染源的井水或河水,易遭污染,不宜服用。當然,提倡飲用生水也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如患有膀胱炎癥和結石癥的病人,以及患有慢性腸炎和痢疾的病人是不能飲用的。
歐美和日本的科學家對如何恰當地飲用生水進行研究中發現:人體內水的比重一般占整個人體重的65%,在嬰兒中占90%;幼兒占70%;中年人占60%;老年人占58%。然而,人體內有400兆個細胞,這些細胞攝取各種營養和排泄廢物,以致新陳代謝都需要水分,一旦水分不足,細胞的新陳代謝就會停止。
人體內水分怎樣運行
那么,人體內平時攝入的水分究竟運行到哪里去了呢?科學家們發現,人體內的水分通常經過三種渠道排出體外。第一種是由肺進行呼吸,排出水蒸汽,其重量約為600克;第二種是由皮膚上分布的250~300萬根汗腺,散發汗水,這樣約排出500克水分;第三種是排尿,內含水分約為1300克,總共約達2500克。因此,一個成人每日就必須補充同樣分量的水分。然而,平時一個成人每天通過飲食,大致僅能攝入約500克水分。所以,科學家們認為,成人有必要每天攝入2000克水。科學實驗還揭示,如果攝入的2000克水不是飲用生水,細胞的新陳代謝仍舊會受到影響,細胞的自然衰老會加快。相反,如果飲用的是生水,即使不攝入任何其它食物,進行絕食,還能使人的生命延續1~2個月。由此,他們認為生水對人的生命有著很大的功效。
飲用生水有講究
通過研究,最后得出的一個結論是,成人每日應飲用2000克生水。飲用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講究,基本上要做到慢飲慢酌,不能嘟、嘟大口地飲用,否則對腸胃會造成影響。飲用方法最好在每日早晨起床洗臉時先飲1小杯或1杯半,以后每次吃飯前半小時要飲1小杯或1杯半,最后在臨睡前1小時或30分鐘飲用l小杯或1杯半。余下的不足數量,就在白天慢慢地飲入。飲用生水,切不可早晨一起床,空腹一連飲上幾大杯,這樣必然會導致胃疾。
飲用符合衛生標準的生水,可以說是一種使人類重新返還自然的行為。生物界除了人類之外,幾乎全部都飲用生水,那么,人們不禁要問,人為什么不能飲用生水呢?科學家們正是在回溯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重新發現了這一秘密。在今天,飲用符合衛生標準的生水不僅有益于健康,還將大量地為人們節約能源,一舉數得。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