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總是胃疼,是不是得胃癌了?

    導讀

    春節期間暴飲暴食,吃得太多太雜,腸胃負擔過大。這也導致節后上醫院的人數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們都正在或者曾經受過“胃病/胃痛”的折磨,打開電視,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胃藥廣告。這可說是現代社會的副產物之一。工作越拼命,胃病越容易發作。

    不過還好,“治胃病”似乎比“治未病”簡單多了,自己去買點胃藥,或者休息一下,大部分情況都能“治好”,就是有時會復發一下。“沒事,反正也沒有多疼,扛扛就過去了,還得上班呢,哪有時間看醫生啊!”長期以來,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

    然而近年,諸如“30歲IT精英體檢查出胃癌”、“飲食不注意,容易得胃癌”、“xxx名人胃痛診斷為胃癌僅2月去世”……這些報道看得多了,難免心生顧慮:我老是胃痛,不會是得了胃癌吧?胃病和胃癌要怎么區分?兩者有何因果關系……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不妨繼續往下看吧。

    1.“胃病”千千萬,你是哪一種?

    首先,“胃病”就跟“川菜”、“粵菜”一樣,不是一種病,而是包含很多種病的一個統稱。其次,“胃痛”,或者說左上腹/中上腹的疼痛,也不代表就是胃病,還有可能是心臟、胰腺或者其他問題。我們一般說的“胃病”,最常見的就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了。

    我們熟識的“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其他還有十二指腸潰瘍,是指我們的上消化道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潰瘍,就像水管的管壁被腐蝕變薄了。消化性潰瘍的人群發病率在10%左右,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尤其多見于中青年。消化性潰瘍和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區別僅僅在于腐蝕的深度。

    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與胃癌關系密切,因此是我們這次的討論重點。

    2.胃病是怎么引起胃癌的?

    人們以往認為消化性潰瘍是因為胃里的損害因素(比如胃酸過多)的作用超過了保護因素引起的。直到1982年,澳大利亞科學家提出,消化性潰瘍是由一種叫“幽門螺桿菌”的細菌引起的,它可以抵御胃酸和消化液的殺傷, 當時大家都不相信,然后他們就……把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喝下去了,果然得了胃潰瘍,然后他們自己吃抗生素又把潰瘍治好了……

    就這樣,我們現在都知道,消化性潰瘍是因為幽門螺桿菌引起的。再之后人們發現,幽門螺桿菌本身以及它所引起的局部炎癥、潰瘍如果長期存在,會大大增加胃癌的風險。現在全世界的指南都已經把幽門螺桿菌感染列為胃癌的高危因素。

    看到這里大家也明白了,如果得了胃病不去看醫生,很有可能讓自己生活在潛在胃癌的陰影之下。

    3.懷疑自己得了消化性潰瘍要如何治療?

    如果有反復的反酸、燒心、噯氣、飽脹感、上腹疼痛、與季節和進食有關,這些都是消化性潰瘍的信號(當然并不絕對),這個時候你有兩個選擇:首先,可以去醫院做個胃鏡檢查,看看胃和十二指腸內壁有沒有病變;其次,可以做個碳13尿素呼氣試驗,就是俗稱的“吹氣試驗”,簡便無創,可以檢測到你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這兩個檢查不能互相替代,雖然吹氣試驗很方便,但只能用來檢測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雖然胃鏡是微創檢查,有一定痛苦(當然也可以選擇全麻的無痛胃鏡),但它能看到潰瘍的程度、有沒有出血、穿孔、梗阻,或者其他病變。另外,胃鏡還可以鏡下止血、切除息肉或者可疑病變,有一定的治療功能。

    所以結論就是,第一次去看病,最好先做胃鏡,治療以后復查可以用吹氣試驗。

    并不是所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都需要治療。如果你有胃癌家族史,或者胃鏡檢查到有消化性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或者不典型增生病變的(這些專業名詞交給醫生就好啦),就需要使用三聯或者四聯療法抗幽門螺桿菌了,具體是兩種抗生素+制酸藥+鉍劑,口服治療1~2周,停藥1月后復查。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有惡心嘔吐、消瘦、貧血、腹部腫塊、黑便、發熱這些胃癌的“報警癥狀”的話,請趕緊就診。

    4.平時生活該怎樣保護我們的胃?

    除了幽門螺桿菌,其實平時的生活方式對于是否會得胃病也有很大影響。

    胃病被稱為“現代都市病”,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壓力過大、抽煙喝酒、睡眠差、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都會損傷我們胃粘膜的保護因素,更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蝕。

    因此,要呵護好我們的胃,最重要是:1.排解壓力、焦慮等心理因素;2.三餐定時規律;3.戒煙、戒酒,規律作息;4. 少吃高鹽、腌制食物。

    如果胃痛、反酸癥狀比較明顯,盡量避免酒、咖啡、碳酸飲料等刺激性食物及油膩食物;如果胃脹比較明顯,不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比如粽子、年糕、紅薯等淀粉密度高的食物,還有筍干、芹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此外,如果你是40歲以上,又符合以下條件的任意一條,就屬于胃癌高危人士:

    1.胃癌高發地區人群;如西北地區(青海、寧夏、甘肅),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江蘇、上海、福建、浙江等;

    2.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4.家族史: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5.長期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飲食習慣。

    胃癌高危人群應該按照下面這個中國抗癌協會推薦的流程進行胃癌篩查:

    病向淺中醫,如果疾病發展到晚期,縱使扁鵲再世也藥石無靈。所以最重要的是及時就診,不耽誤治療。

    胃病與胃癌只有一步之遙,然而這一步說遠也遠,說近也近,區別就在于我們能不能防患于未然,愿我們永遠不要跨過這一步。


    (作者:樂樂博士,臨床腫瘤專科醫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自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 發表于 2016-02-29 00:00
    • 閱讀 ( 66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