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戰地生活類似獵人、釣友、登山溯溪等的活動族群。針對軍人研發的多功能瑞士刀注定要成為廣泛戶外活動者必備的工具之一。

維氏(VICTORINOX)品牌的草創者Elsener Schwyz,曾于法國巴黎、德國南部學習制刀技術。回到瑞士后于1884年創立制刀工廠。1891年他向瑞士國防部提出每一位軍人都應該配備一把瑞士刀,并且協助制定軍用瑞士刀的規格,現今的瑞士刀的雛形就是從那時誕生,只不過這時候的瑞士刀還是碳鋼制品,手把貼木片,。配發給軍人的瑞士刀,只有簡單的6種用途,分別是大小刀子、尖錐、開罐器、瓶蓋起子兼大螺絲起子。軍人吃罐頭的機會多,理當需要開罐器、若用刺刀挖罐頭勢必會弄鈍刺刀,鐵定是要受到軍官批評的。

刀子,大小螺絲起子等小工具的泛用性毋庸置疑,只是尖錐有兩個特殊用途需要說明。陣地堆放的武器、物資需要大塊帆布遮蓋,基至大塊帆布有時還要切成小塊做成擋風遮布、屋頂防雨布等等,帆布必須挖孔穿繩固定,挖孔就需要尖錐。雨季、融雪期戰壕溝底積水,軍靴里面必定有積水,腳板持續浸水一兩天就會潰爛。用尖錐在鞋面近鞋底處穿個洞,使積水排出,可以保持鞋子干燥,不易積水,這樣細菌滋生緩慢,腳板不容易潰爛。如果在熱帶雨林穿鞋行走在泥水地面上,這一招也用得到。瑞士國民兵退役后,配給的瑞士刀可以帶回家繼續陪伴他過一生,家人也能分享到瑞士刀的便利,這漸漸奠定了瑞士刀平民化的基礎。

瑞士國防部決定根據Elsener Schwyz先生制訂的標準配發瑞士刀后,有感于軍需品必須至少有兩個供應來源,以免戰時供應不及或來源中斷,所以又找來1893年就已經在經營生產小型折疊刀,且小有名氣的威戈(WENGER)刀廠,在1908年加入供應軍方瑞士刀的協力廠,所生軍規瑞士刀,同樣也是只有碳鋼制造,具有與維氏相似的六種功能,被士兵 稱為“小小工具箱”。不過真正使瑞士刀獲得響亮名稱的,并非首先制訂規格的維氏產品,而是戈刀廠的瑞士刀。
當時瑞士刀除了供瑞士軍用以外,與瑞士制造的手表一樣,還廣泛銷售到歐洲各地市場。1939年英軍在北非連吃敗仗,德軍"沙漠之狐"猛將隆梅爾即將獲得重大勝利,此時有位參加北非戰役的英國士兵,恰好隨身攜帶了一把6種功能的瑞士軍刀,于是英軍無線電士兵使用這把威戈瑞士刀修好了無線電,將徳軍部署軍情實時傳達到英軍總部,最后英軍反敗為勝,獲得北非第一場大勝利,隆梅爾遭遇第一場敗仗。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特別贊許威戈瑞士刀,稱其為“偉大的小小戰士”。

1909瑞士當局為了表彰瑞士軍刀對國家的貢獻,特別允許瑞士刀將瑞士十字形的國徽鐫刻在瑞士軍刀刀柄上。1921年瑞士軍刀正式發表不銹鋼制品,該工廠從來沒有透露不銹鋼的成分,一般推測該不銹鋼合金的鎳、鎢相較于現今的多數不銹鋼而言含量較多,所以光澤略顯黯淡,不像其他刀較白亮。1923年不銹鋼實用化,原本用創始人名字Elsener Schwyz作為工廠的商標,可能因為紀念創始人自己母親的緣故,品牌改用母親的名字——維多利亞(Victoria),并加上了nox這3個英文字母,可能代表不會氧化、不會生銹的意思。這就是今天傳承百余年的刀廠VICTORINOX。
2008年瑞士陸軍再從維多利亞刀廠購入一萬把SoldieriKnife,最大收合全長11.1厘米,共有單手開半鋸齒刃、濕木鋸、開罐、開瓶、鐵絲校直、十字起子、尖錐等七種功能,這也是維多利亞刀廠像最早的瑞士軍刀致敬的復刻版瑞士軍刀。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李師傅的私人微信:LQDJLL長按左邊字母復制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長按左邊字母復制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