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腦洞大開?大腦上真有洞嗎?

    人類的大腦一直是科學家們感興趣并不懈探索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而對于大腦,我們普通人有的也只是一些淺顯的認識。不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掛在嘴邊的與大腦有關的口頭禪倒是不少。比如,“腦洞大開”“腦袋被門擠了”“腦子進水”,等等。可是東西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大腦上真的有洞嗎?大腦上的溝是被擠出來的嗎?水真的可以進入腦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這些有趣的話題!

    No.1腦洞大開:大腦上真的有洞嗎?

    腦殼生來“開天窗”

    其實,我們每個人剛出生時,就可以說是“腦洞大開”—生下來,腦袋上就自帶兩個“天窗”。這兩個“天窗”是顱骨間的縫隙,分別被稱為前囪( xin )門和后囪門。這兩個囪門看起來像是發育不全,但卻給了嬰兒頭骨一定的變形能力,使他們在出生時能更順利地通過產道。這兩個“腦洞”會隨著人的發育自然閉合,后囪門在人出生后6一8周時就會閉合,前囪門在人出生后1一2歲的時候也會關上。如果閉合太早或者太晚,則可能意味著疾病。

    為大腦“布線”留好的出口

    “天窗”關上了之后,我們的腦殼上是不是就沒有洞了呢?當然不是。腦殼雖然很堅硬,但不是全封閉設計。大腦的神經、血管都需要與外界連通,腦殼上也為連接這些線路留好了出口。腦殼上最大的那個腦洞叫枕骨大孔,位于顱骨的底部,腦和脊髓就在這里相連接。此外,頸靜脈孔、圓孔、卵圓孔這里也分別有一些血管和神經穿過。

    危險分子在腦組織里打的洞

    除了以上介紹的腦殼上與生俱來的孔洞外,一些疾病也會使腦組織遭到破壞,留下或大或小的孔洞。

    比如,當一些細菌或真菌感染了腦實質,形成腦膿腫時,被感染的腦組織會出現壞死,壞死的組織逐漸增多、融合,最終可能就會形成一個“大空洞”,里面漂浮著感染菌、壞死組織的碎片,以及炎癥細胞。

    腦囊蟲病也會在腦組織上打出一個個小洞。這種疾病是寄生蟲感染造成的,如果誤食了含有豬肉絳蟲蟲卵的食物,蟲卵發育成絳蟲囊尾蜘后遷移到了腦部,它們就會在腦組織上打出“小洞”,并住在里面。

    海綿狀腦病(包括我們通常說的“瘋牛病”)則會產生更小號的“腦洞”。在顯微鏡下會看到,病變的神經元和神經纖維會出現很多空泡,就像是一堆密集的小洞。

    No.2腦袋被門擠了:大腦上溝是擠出來的?

    我們的大腦像是一個核桃,有著豐富的溝回褶皺,這些溝回褶皺可以使體積有限的顱腔里裝下足夠大的皮層,同時也使信息的傳遞變得更有效率。可這些彎彎曲曲的溝回褶皺是如何長出來的呢?

    多種猜測莫衷一是

    過去,科學家們提出了不少理論。有人推測,大腦在發育過程中通過某種生化機制預設了溝回的位置。另一些人則認為,大腦白質當中的神經纖維充當了“牽引繩”,神經連接豐富的皮層被收得更緊,中間區域就在周圍的擠壓之下拱了起來。

    不過,還有些科學家認為,大腦之所以長成這樣,可能單純只是一種物理現象一一位于表面的灰質(或者說大腦皮層)長得比內部的白質快,所以褶皺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實驗揭曉答案

    為此,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根據胎齡22周的胎兒大腦磁共振掃描數據,制造出了精細、逼真的“雙層膠質大腦”模型。大腦模型在己烷中浸泡幾分鐘后,表面逐漸開始顯現出褶皺。這些褶皺不僅和真正的大腦溝回形狀相似,就連出現的時間順序也十分符合大腦的發育過程。

    除了實驗,研究者們還根據磁共振掃描數據建立起了溝回發育的計算機模型。設定好大腦皮層厚度、腦白質和灰質組織的剛性系數、皮層生長速度等參數后,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力學定律了。結果顯示,在這樣的純物理作用下,就足以形成與真實大腦十分相似的溝回結構,真實大腦中的主要溝回在計算機模型中都能找到對應的結構。

    從這個研究來看,大腦溝回的形成似乎真的是一個單純的物理過程。不過,研究者們也指出,不排除分子生物學層面的機制也在其中發揮著作用。接下來,他們還會繼續探尋大腦褶皺背后的秘密。

    No.3腦子進水:大腦里真的有水?

    腦袋真的有“水”

    不管你信不信,我們的大腦里還真的有“水”。不過,這“水”可不是一般的水,這種“水”叫腦脊液。這種看起來澄清透明的液體只存在于大腦和脊髓當中。事實上,我們的整個大腦就完全浸泡

    也許,有同學會問:這些“水”是怎么進入大腦的?這就要說說大腦的結構了。我們的大腦表面看似千溝萬壑,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小空隙,大腦內部也有著很多很大的空隙。較大的空隙被稱為“腦室”,那里生長著一簇一簇樹叢似的小靜脈,因而被稱為“脈絡叢”。這些脈絡叢便是腦脊液的“水源”,腦脊液在這里源源不斷地產生,然后順著腦內外的空隙,流到整個顱腔以及脊椎之內。而在大腦之外,又有一層遍布血管的軟膜。由于膜上血管縱橫交錯如同蜘蛛網,因此這層膜又被稱為“蛛網膜”。腦脊液正是經由蛛網膜上的顆粒狀結構回歸到靜脈中。

    簡而言之,腦脊液從腦室脈絡叢中產生,流遍整個中樞神經系統,最終歸于蛛網膜顆粒之中,猶如腦中奔騰不息的河流。

    “洗腦”全靠它

    我們的腦室脈絡叢每天大約會產生500毫升腦脊液,但由于這些腦脊液又不斷地被吸收,因此正常人腦中一般保持著100一160毫升腦脊液。所以,有人下次再對你說“你腦子進了多少水?”的時候,同學們知道怎么機智地回答了吧!

    腦脊液中,99%以上都是水,其余的是一些蛋白質、糖類和無機鹽類等。不斷更新、流動的腦脊液還日夜不停地洗刷著我們的神經中樞,帶走神經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以及壞死的細胞碎片。可以說,腦脊液循環才是名副其實的“洗腦”!這種“沖洗”作用在人睡眠的時候最為活躍,所以,同學們不要老熬夜哦!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表于 2016-05-31 00:00
    • 閱讀 ( 135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