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班里第一的那位同學么?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那位同學不是銷聲匿跡了,就是混得不怎么滴!當然這里沒有幸災樂禍的意思,但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現象,反思什么?反思親子教育的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就讓他別那么努力
我是一名作家,所以我喜歡聽作家的故事。記得有一次看林清玄《讓你的孩子努力考7-17名》說他孩童的記憶:“我小時候讀書差,考試都考紅字,就是考不到60分。有一年考試,我好不容易超過60分,很高興地拿回家給爸爸看。我爸爸正吃飯,他放下碗哈哈大笑。哥哥姐姐很奇怪,考這么爛還笑。爸爸說:“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在找一個接班人,現在終于找到了。”我一聽,壞了!爸爸是農夫,向上三代都是農夫,我不要做農夫,所以后來就用功努力讀書。”才有了如今的成就,這讓我們在場的都是一陣大笑,是的,在做的我們當年都不是成績拔尖的,甚至有幾個倒數第幾名的。但較之那些名列前茅的,我們的生活的確是被公認的很是滋潤。
回顧中國這些年的教育,真的讓人恐怖。在上海,我的侄女9歲,朝八晚十,周末還有芭蕾、古箏、奧數;家長也知道好似抹殺了孩子的天性,所以再來個游泳、電玩(超級傷腦的智力游戲)······
但其實,現在世界精英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他們在班級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20名。在心理學上,這叫做”第十名現象“,原因就是這些孩子人際關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壓力小,生活更輕松,創意最好。
好孩子就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
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就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好孩子是已喚醒內心種子的孩子,他們認識到了自我;壞孩子還沒有喚醒種子,沒認識到自我,還渾渾噩噩地活著。
孩子生命中應該掌握的能力
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東西,除了學習,孩子更應該掌握這幾方面的能力:
面對挫折的能力:除了讀書,勞動也能鍛煉這個能力。
愛的能力:有人做過個實驗,回家抱自己愛的人,100斤都抱得起來還轉一圈,抱100斤石頭肯定不行。用飽滿的愛面對親人、朋友,才能更好面對人生。
認識生命多元價值的能力:臺灣有個學生,父親是種鳳梨的農民,因為要鑒定鳳梨的甜分,每個鳳梨敲3下,幾年下來,父親敲鳳梨的手指腫得很粗大。學生很心疼父親,就發明了一個可以敲三下鑒定鳳梨甜度的機器,后來得了英國發明獎的金獎。孩子不一定要成績好,要看他對生命的理解。
拓展視野的能力:現在很多孩子去國外念書,家長說是為了培養孩子世界觀。這是好想法。認識到世界的廣大,才能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
表達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孩子學習了解自己,之后還要學會表達,特別是內向封閉的孩子。有個男孩喜歡一個女生,想約她,結果靠近女生就緊張,臉通紅地嚇跑了。
巴菲特說成功從來不是那些考第一的人,我們并不是否定讀書的意義;但我們要明白,努力學習不是為了人生的上限,而是努力提升自己未來人生的下限。當你選擇安逸時,你可以不必為了生計而苦惱;當你選擇繼續奮斗攀爬人生巔峰時,你會發現自己的平臺比很多人都高。你可能不會很強,但也不會差到哪去。一個成功的人只要有大的愿望理想、堅強的意志、謙遜的態度和溫柔的氣質就行了。
微信公眾號:幽俊雪雨(youjunxueyu),這里有些雞湯,但都是從經歷而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