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就好像一對雙生子,心腦血管堵塞會引起血壓升高,而高血壓又容易造成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在診治高血壓時,通常需要檢查心腦血管方面的健康狀態,而在心腦血管治療中,有一種手術是經常被提到的,那就是支架手術!而支架手術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支架手術有什么用?
支架手術的目的是為了疏通堵塞的血管,原理上是通過一種細小的金屬支架,撐開堵塞的血管,從而實現血管重新導通的目的,讓血液能夠順暢通過被堵區域。支架手術的流程是這樣的:首先利用纖細的導管,將金屬支架帶到血管堵塞的地方,然后通過支架置入使得原本堵塞的血管恢復暢通。手術造成的損傷非常小,安全度也比較高,所以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左圖為不同大小的血管支架;右圖為支架裝載到導管后的實際展示)
手術過程是怎么樣的呢?
支架手術并不需要在胸口“動刀子”,手術屬于微創手術,整個過程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首先,在身上其他部位通過刺穿血管的方式,讓已裝置支架的氣球導管沿著血管前行到冠狀動脈開口處;然后,醫生通過特殊傳達系統,將氣球導管送到血管狹窄處,然后氣球膨脹,使支架擴張定型,使血管恢復通暢;最后,將已消氣的氣球從血管中取出,并將導管從血管中撤出,整個手術就結束了。

手術安全性如何?
這個手術雖然不用開刀,但在畢竟是在心臟上進行的,相信很多人不禁會疑惑,手術到底安不安全呢?心臟支架手術,在國內外都是治療冠心病的常見方法之一,技術在國內外已經非常成熟。手術時需要進行局部麻醉,一般在穿刺24小時后便可下床,正常情況下術后三天左右即可出院。對治療心血管堵塞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效急救措施。
關于支架本身的一些問題!
在過往,心臟支架手術的原料一般采用某種特殊的金屬,置入支架后,支架會永久停留在血管內,支撐起血管的流通空間,不讓血管重新閉合,由于金屬的特性,置入支架后,需要服用抗凝藥物,讓體內血液正常流通,防止在支架部位形成沉降,造成血管再次閉合。而后來也有所改進,將支架與藥物結合,術后效果更好一些。而當下最新的支架技術,則是采用了可降解材料,支架置入后,等到血管得到充分修復,支架就會自行被血管吸收掉。避免了后續長時間服藥。讓支架手術更加安全可靠!

關于手術的其他事項
從安全性以及效果來說,心臟支架手術都是比較靠譜的治療方法,但關于支架手術,還有兩點是我們必須了解的。
第一:心臟支架手術不是“一勞永逸”的事;
這個手術只是解決了病人血管病變部位的問題,血管其他部位依然存在阻塞的可能性,術后病人需要從生活以及飲食習慣上進行調理,必要的話還得考慮配合藥物治療。
第二:做不做支架手術得根據病人身體狀況以及病情判定;
在醫生做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后,確定狹窄部位堵塞度,再根據病人身體狀況判定適不適合做支架手術,心臟病專家一般認為該手術適合堵塞程度超過75% ,常發生心肌梗死,年齡在30-65歲的患者。年齡太大或多出堵塞的病人需考慮其他手術方案。
這就是支架手術的全部了~了解過后,是不是覺得這個手術其實也沒那么可怕呢。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